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第20章 乖女儿
李秋兰有点惊讶小天霞在卖东西这块儿无师自通,而且似乎还天赋异禀。
村民哈哈大笑,扛着锄头埋头闻了闻,惊讶道:“真挺香,比我家婆娘做的饼香多了,真是李秋兰做的??”
李秋兰作为正主终于不耐烦的发话了,“不是我做的你做一个我瞅瞅,买就买不买就走,磨磨唧唧的耽误事儿。”
村民习惯了她刁钻,也不恼,反而道:“那我可要尝尝李秋兰做出来的饼到底是个啥味儿了,咋卖?”
天霞道:“一个铜板一块,两个铜板三块。”
“两个铜板的便宜,给我来三块吧。”
朴实的农民没想那么多,从怀里掏出布包数了两个铜板出来。
没多久,陆陆续续回来并且对李秋兰的饼感兴趣的村民看热闹般围着几人把饼买了个光,一个接一个铜板进入了李秋兰的口袋,竟然还有没买到的人。
李秋兰得意的挥挥手,“下午再来下午再来!”
中午回到家,早已经听说了李秋兰卖饼这件事的刘婆子乐疯了一样使劲抱着李秋兰笑,眼睛都快斜到天上去了。
“不愧是我刘婆子的闺女,乖囡囡,你真给娘添光啊,咱家谁还能比你聪明能干,你可让娘高兴坏了!”
习惯了刘婆子的夸张偏爱,李秋兰也不说再啥,直接把赚到的钱交给了刘婆子。
刘婆子一数更是眉开眼笑,“宝贝女儿,娘可真是积了几辈子的福生了你啊!瞅见没,这几十个铜板可值你们这些个人下地干活两天的量,你们大大小小加起来都比不上我兰儿的一个手指甲盖儿!”
李家在整个村里属于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一来家里人多但踏实干活的人没几个,二来田地也比早些年少了不少,三来刘婆子只会一味克扣其他人用度宠女儿,并不会管账。
是以别家稍微踏实点的干一天就能有几十个铜板进账,他们家却总是入不敷出。
这下好了,李秋兰卖烙饼不一会儿就赚了几十铜板,刘婆子觉得腰板挺得更直,女儿看着也更加熠熠生辉。
周氏忍不住道:“娘,小妹做饼用的面粉也是我们辛苦种了麦子磨出来的,那鸡也是春兰一把米一把米喂的。”
刘婆子眼神尖利的看着她,“咋,你是说这钱你也有份,要分几个铜板给你?”
周氏连忙摇头,“没有啊娘,我哪能有这个想法。”
她不过是想提醒婆婆这些钱其实这一大家子都出了力,她家汉子作为干活主力更是了。
刘婆子却骂道:“呸,你想的啥都写在饼一样厚的脸上了!嫉妒我兰儿赚钱那你叫你女儿也去赚,看她能赚几个钱!”
无辜被牵连的李春兰憋红了脸,咬着嘴唇埋头不说话。
周氏为女儿争道:“娘,我们春兰也是每天勤勤恳恳干活,这些年为家里赚的钱也不少啊。”
刘婆子瞪大一双带了弯钩的小眼睛,“咋,你要跟老娘算总账?赚的钱去哪了,都不是被她自个吃了霍霍了!”
周氏争不过刘婆子,扭头狠狠的抹了一把眼泪。
李秋兰实在看不下去,于是扯开话题道:“娘你跟大嫂置啥气,她左不过是见我赚钱了心里不平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娘别理她,咱们来说说下午还要做饼去卖呢。”
刘婆子啐了周氏一口,扭头又笑成一朵皱巴巴的花,“好好好,乖女儿,咱不跟她计较。
下午要多少面粉鸡蛋娘给你拿,多做几块饼卖个够。”
李秋兰却道:“娘,下午还是只能做那么几张饼,不能让他们一次吃个够,而且咱还要限制他们每人只能买三块饼。”
“为啥?”
“要是他们一次就吃个够,下次就不会想着再来买了。
就是要让他们买不够买不到,吃个半满,才会惦记着下次还来买。”
刘婆子看宝贝似的看了李秋兰半天,拍手赞道:“乖囡囡你可太聪明了,谁家有你这么个女儿不得天天做梦笑醒!天爷,我可要去上柱香谢他老人家赐我这么个乖女儿。”
李秋兰耳朵麻木的接受了刘婆子的彩虹屁,吃完饭就回房算账去了。
要实每天烙饼,家里母鸡下的蛋肯定不够用,她打探过行情,村里鸡蛋卖一个铜板三个,赵家的苹果四个铜板一斤,面粉暂时不记账。
六个鸡蛋和半斤苹果可以做出两张大饼,一张大饼切十二块,可以挣八个铜板。
一张饼的本钱和利润各占一半。
要想做得长久,村里的生意不够,最好能去城里,这样她就需要更多的食材和靠谱的伙伴……李秋兰主意拿定,下午的大饼烙出来后叫来春来,用油纸包了几块饼,“这个送去赵秀才家,就说是我们用他家苹果做了饼的谢礼,一定要保证送到,不许偷吃。”
春来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姑,你确定是送给赵哥哥而不是……”
而不是那个似乎被你遗忘了很久的王家公子吗?李秋兰细眉一皱,“赵秀才三个字听不懂吗?赶紧趁热给我送过去,到时候饼凉了惟你是问!”
春来不懂啥叫威尼斯问,接过苹果饼一溜烟跑了。
晚饭时分的烙饼生意又十分火爆,并且按照李秋兰的计划张弛有度,想买多的没买够,想买鲜的没买到。
村民纷纷道:“明儿多做几张饼!”
李秋兰傲娇的昂昂脑袋,带着柳氏母女转身走了。
又是大获全胜,刘婆子笑得眼睛缝儿都埋到皱纹里了,拉着女儿夸个不停,好像她这辈子都运气都花在有这么个女儿身上了。
李秋兰心中鸡皮疙瘩起了一地,要是这会儿还是原身,指不定咋折腾呢。
不过原身咋折腾,宠女狂魔也还是觉得好运气吧。
可怜天下老母心啊。
吃过晚饭,李秋兰坐在院子里乘凉,逐渐习惯了家里人都忙里忙外的时候她摆架子休闲。
春来探着小脑袋挪到她跟前,小声道:“姑,有人找。”
李秋兰疑惑,“谁?”
按照原身的性格,在村里应该没有这种会私交的朋友才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