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惊人的发现
这一天上午陈泽正在唐校长的办公室里喝着茶聊着天,两人正聊着首批入驻高新实验园区的项目团队。
陈泽简单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所有与汽车有关的项目全部绿灯优先入驻,而且全国最大的风洞实验室按照计划也是优先建好的。
此时的唐校长也已听说了陈泽在汽车方面的大手笔,对于这方面他没有意见,毕竟无论什么项目,都是有利于学校发展呢,如果能结合商业产业而优先让某些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再好不过。
唐洪哲:“小陈老板啊,那些你费尽周折带回来的外国专家,老头我这有个不情之请啊……”
陈泽:“唐校长您客气,有什么我能帮倒忙的您尽管说。”
唐洪哲:“呃……他们可都是各个专业世界顶尖的专家啊,我想聘他们作为工大的客座教授,不知可否啊”
原来是想聘他们做教授,毕竟这些都是各专业的世界顶级工程师,如果能受聘工大,那么工大无论在教授规格上还是在学术实力上都会有显著的提升。
陈泽:“他们现在都借住在工大教授楼,唐校长你直接去征询他们自己的意见多好,何必问我呢。”
唐洪哲:“哎呀,他们如今不都受聘于你么,你是他们老板,这得优先征求你同意啊,总不能越俎代庖不是。”
陈泽:“只要不影响他们本职工作,我没意见,毕竟能为工大做一点事情我也是欣慰的。”
唐洪哲:“那就当你同意了,回头我亲自去邀请他们。”
陈泽:“我可事先说好,我不反对,但他们自己是否同意我可不确定。”
两人正聊着,就见办公室门一把被推开,两个博士生兴冲冲的跑了进来,满手黝黑,头发支棱着,看样子是好几天没洗头了。
“老师,成了!成了!”一个博士生兴冲冲的说。
唐洪哲:“小李啊,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什么成了,眼瞅着也是博士后了,怎么办事还这么毛手毛脚的。”
小李:“老师,单层二维碳单质材料,发现了!”
唐洪哲听到这句话一瞬间大脑空白,缓了好一会儿,才哆哆嗦嗦的说:“真的?真的发现了?”
小李:“真的!真的发现了!老师!这打破了热力学涨落效应啊!老师!我们推翻了热力学涨落效应了!”
唐洪哲没心思跟他废话,也不顾60多岁的体格,兴冲冲的朝实验室跑去。
此时的实验室里50多人在狂欢,在庆祝,他们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他们见证了一个物理定律被否定,没人会比他们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搞研究的人更在意这些。
唐洪哲冲进实验室,众人都纷纷上来祝贺,他懒得搭理,拨开众人走到高度电子显微镜前自己查看,果然是二维碳单质!果然是!
有了这个发现,他知道他的学术成就将无与伦比,一跃跻身国际知名科学家行列,想到此处,他老泪纵横,毕竟这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啊。
而此时最冷静的人反而是陈泽,就好像他早已知道这单层原子二维材料会被发现一样。
陈泽优哉游哉的走到唐洪哲身边,亲切的提醒道:“唐校长,新材料是发现了,不过,这新材料到底有啥用呢?要是啥用没有,那不是白发现了?”
这一句话点醒了正在激动中的唐洪哲,是啊,这东西虽然发现了,但是有什么用呢?要是啥用没有,那发现他干嘛?
可是多年的科研经验让他明白,虽然目前还没试验验证这新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但既然是新材料,一定在某些方面有着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特性。
想到这里,唐洪哲当即对所有学生激动的说:“今天放假,回去该洗澡洗澡,该收拾收拾,明天一早准时到实验室报道!没到的,按退出试验项目处理!”
看来唐校长是要大干一场啊。
果然,给所有学生放了一天假,可是唐校长自己却没闲着,当即召集了所有还在放假的自然科学教授回校开会。
其中包括超导体专业、半导体专业、热力学专业、电化学专业、材料学专业等等,所有他觉得可能相关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及教授都被他找回了学校。
会上他没有明说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学术发现,而是神神秘秘的对众教授说学校最近将有重大科研课题,毕竟这时候一切还没个定数的时候是不便对外公开说明的。
并让所有教授召集好自己最优秀的博士生统统参与。
一个专家如果想专心投入一件事情其效率是很高的,尤其在有陈泽无限资源的支持下。
第二天,在学校礼堂里召开了石墨新材料专项科研组的成立仪式,其实仪式很简单,就是所有参与的教授,博士,博士生等众人首先签署了国防级保密协议——这种协议工大自然是有现成的,毕竟会宁工大作为华夏航天的半壁江山保密协议大家司空见惯,甚至会宁工大大门口就立着一块大大的匾额,上面写着:保密工作重于泰山。
众人签署了保密协议后,唐洪哲才激动的在所有师生面前宣布:就在昨天,我校科研项目组发现了二维单层碳原子材料。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教授也都不约而同的为之一振,我擦!这可是惊天的学术发现啊!
唐洪哲之后又说:“之所以把大家都召集来,就是要研究这种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众人一听,不禁开始欣喜,这惊天发现看来自己也有机会分一杯羹啊。
唐校长继续补充说:“各位之后的一应学术成就学校不会霸占,但有一点需要提前说明,所有学术产权归玥泽投资所有,而且相关实验的一应资源也都由月则投资提供,想退出的现在还来得及。”
众人才不打算退出的,自己这帮人都是搞科研的,追求的就是学术成就,至于产业以及后续的商业化运作,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再说自己也没那个本事。
于是,一个浩浩荡荡的新材料专项科研团队就这么建立了。
而新材料最终也同前世一样被内部命名为:石墨烯——这名字是唐洪哲定下的,陈泽慨叹怎么科学家脑回路都差不多呢,前世发现石墨烯的英国人就这么命名,如今你这发现石墨烯的华夏人还这么命名。
其实这很好理解,毕竟是石墨碳单质,而且其蜂窝状的原子排列也跟烯一样,科学家么,命名是要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