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云中有个玉娘子 > 第二十七章 药食同源

第二十七章 药食同源

第二十七章 药食同源

沈璧把毯子放回房间,隔壁老太太一直咳嗽不停,过去查看,老太太吐了不少黄痰在痰盂中,她赶紧出来和掌柜说:“老太太今儿大早吐黄痰,这是怎么了,可是害了风寒?”

韩云中大步跨入母亲房中,母亲舌苔发黄,痰多,这种情况,湿邪侵体。

“娘,这段日子外头凉,你不能出去吹风了,我熬药给你喝三日,三日后会好转。”

他仔细叮嘱老太太,老太太说:“不让我晒太阳,我成日憋死在屋里了。”

“这不是没办法么。”

韩掌柜转头又改了口风:“只有正午出去晒晒太阳,在院中转转,其余时候都得在屋里待着。”

老太太也不和他闹唤,反正他常不在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韩掌柜侧脸对玉娘子说:“这段日子不能给她吃肥肉,吃了痰多。”

玉娘子脸色一僵,这几日他不在,自己做了好几顿红烧肉,全是肥肉,吃下去,肠胃不消化,湿邪更加严重,她觉得对不起掌柜的,只能低头认错。

韩掌柜猜到她做了什么,一个劲的摇头:“你也不懂医术,基本的医理我慢慢教你,所谓药食同源,有些病症通过食物可以调理,比起吃药,好好吃饭不是更容易么?”

他出去了一会,拿来一本书,老太太都认得这本书,笑呵呵地说:“《本草纲目》么?”

沈璧奇怪道:“老太太您认得字啊?”

“这有什么奇怪的,云中这孩子教我了,教了这么多年,早认得了。”

老太太答。

沈璧盯着他手里的书,他把书交给老太太:“往后娘有空,就给玉娘子讲一讲这里头写了什么,让她也学习学习。”

沈璧俏生生地答:“不需要老太太念,我也认得字。”

这下换做掌柜的感觉很奇怪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多少人家的闺女大字不识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玉娘子却认得字,还能通读此书。

“你怎么认得字,难道你也上过学堂?”

李府对她刻薄,不可能花银子供她去学堂。

她摇头道:“小时候在沈家时,有先生教过我的,那时候我的功课还挺好的。”

韩云中了然,大笑几声:“原来玉娘子还是个读书人,失敬。”

她轻声一笑:“小时候记性好,那会背的书现在还记得呢,不过我也就只能认得几个字而已,多深的学问没有,不能与掌柜的相比,你可是要考功名的人。”

老太太见他们相谈甚欢,心里倍感欢喜。

韩云中出去做饭,沈璧也没歇着,取了井水,坐在院中清洗上回买的新布,新布要过水,等它回缩一点才可以裁剪,不然尺寸不对。

老太太憋不住又走出来瞧她洗衣裳,新布颜色艳丽,悬挂在竹竿子上都养眼。

“玉娘子,你得给我也做一身新衣裳啊,你瞧,我身上的都烂了,云中也不会补补,我眼睛也看不见”

沈璧指着一匹暗红色的布料说:“那匹布就是给您买的,您要做什么花样,我来做。”

“我喜欢有花的,要红色的花才好看。”

老人怕白色,喜欢红色,花朵要大个才行,沈璧都记在心底了。

韩掌柜做了早饭,吃过之后,他又生了炉子在沈璧房中,让她坐着搓手。

沈璧的手很小,十根手指头和葱白一样,没有那些难看的冻疮,一定是双玉手。

今日情况比昨日好了许多,脓肿之处消下去大半,还有些微红,韩云中温暖的大手握住她的小手,传导过去许多热度,她从手掌心暖到了心眼里,耳根子都红透了。

“玉娘,我备了一包药材,你今儿有空可以送到你娘那里去,让她一日吃两回,药材可以坚持个七日,七日后,我再给她换药。”

沈璧说:“好,多谢掌柜了。你还时刻惦记着我们母女俩,真是怪惭愧的。”

他缓道:“你知道那日我为何花六十两银子赎你么?”

“哎?是为何?”

她也一直闹不明白这件事,好端端的,见过几面,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他如何会那么好心。

“其实我家情况也不富裕,我一年卖出去那几个棺材,大多给我娘换药吃了,山上挖的药不多,名贵的更没有,我攒六十两银子攒了大半年,全花在你身上了。为何赎你?我的身世也挺可怜的,看见你,就仿佛看见我自己,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他说着,拿手指轻轻捏着沈璧的手指头,给她按摩,她吓得回缩了一下,被他握住了。

“掌柜的,我不明白你到底是出生在什么样的人家……”

“不是什么好人家。”

他轻描淡写了一句。

她很想问他,阁楼上那个房间是做什么用的,话到嘴边,又吞下去。

她的手和脚都治疗过了,韩云中烧了一桶热水端来,让她泡半时辰的脚再起身,他自己换了身衣裳,不休息片刻,又出了门。

韩掌柜这个人精力旺盛,每日不休息都十分有气力的样子,沈璧极其佩服他。

洗了脚收拾了屋子,她打了个哈欠,捧着烘干的布匹上隔壁房间,便裁衣边陪老太太说说闲话。

老太太坐在床上纳鞋底子,她站在窗前的桌子边裁衣裳,寒衣要求厚实,穷苦人家不舍得买棉花,便在衣裳夹层里塞稻草御寒,可是稻草不能碰水,还会生虫,长虱子,很不清洁,沈璧从柴房搜出一袋老棉花,正好用得上。

家中三人,每人准备两件寒衣洗换,她在衣裳的胸前做了个夹层,塞了棉花进去,棉花又用针线固定,不会乱跑,如此,这衣裳就厚实多了。

可是仅靠一件外衣是不成的,冬日冷得路都结冰,里头也得多穿几件衣裳。

她又按照三人的尺寸做了三件夹袄,夹袄穿在里衣和外衣的中间,不必经常喜欢,可以穿一个冬天。

老太太在旁边念叨她:“我怕冷,你可得给我做厚实一点。”

她笑着回应:“都给您加了棉花,您的衣裳棉花最多了,冷不着您。”

“往年成衣铺子做的,都偷工减料,云中那个孩子又不懂,由着他们坑钱。好歹今年家里有了你,我就放心多了,云中还省了不少钱呢。”

老太太对她十分满意。

她却不敢说自己给掌柜的省了钱,那六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掌柜的攒了大半年,一下子全空了。

屋外的鸭子与鹅“呱呱”大叫,恼人的很,她见那些扁毛畜生,忽地想起有个地方的人专门养鸭子来做寒衣,据说鸭子毛和鹅毛保暖效果特别好,跟身上背了个汤婆子一样暖和。

她拿了个竹篓子出去,把家里的鸭子与鹅全都抓起来绑住翅膀,拴在水井边,院中鸭子与鹅的惨叫声此起彼伏,老太太走到门边去,正见这丫头眼疾手快地给扁毛畜生们拔毛。

“呀,丫头,你拔它们的毛做什么,云中可稀罕这些小畜生了,说留着过年杀了做腊味呢。”

老太太大声唤她,她回头甜甜一笑:“正好,拔了毛我给杀了,做腊味留着过年吃。”

“呃……”

老太太不明白她拔毛做什么,毛被捡成一篓子还有多,只见她一个人蹲在水井边清洗这些白色的绒毛,不晓得用了什么东西,绒毛晾晒后,闻不到丁点臭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