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了。辰正的时候要敬茶。正房外的丫鬟笑着请她们两人到西次间坐下。
不出须臾,她们就听到了外面响起了脚步声和一些说话的声音。临清的心反而镇定了下来。如果今天连敬个茶都敬不好,自己也就不用混了,先就被比下去了。
安芷的手伸过来,握了临清的手。
临清看着她的担忧的目光,感激地笑了笑。婆婆毕竟不好太插手自己儿子房里的事,不是吗?
之前的那个丫鬟又进来了,请临清出去。
临清站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今天早上的团拜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她先扫了一眼屋里大概的人,发现还不算多,也就十多个,心稍微安定了些。
端着茶盘子的丫鬟已经候在了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旁边。临清已经知道了她就是昨天给自己送东西的祖母。她低着头垂着眼帘走过去,跪在了早已准备好的团蒲上,从托盘上接过了茶,然后双手高举过头顶:“孙媳妇陆氏请祖母用茶。”
话音刚落,祖母就道:“抬起头,让祖母瞧瞧。”
临清微微地抬起了头,飞快地扫了祖母一眼,是一个看上去很威严的老太太啊。
祖母点了点头,声音里稍微和缓了许多:“是叫临清是吧。该说什么该做什么,相信你母亲也教导过你了。我也就不再多说了。”说着,祖母接过了茶,抿了一口,然后将一对白玉镯子亲手递给了临清。
入手就是温润的感觉,并不似其他的玉那般,而且颜色也好。临清心里吃了一惊,羊脂白玉的一对手镯,起码有一指宽,没有一点杂色的。她郑重地说了声多谢祖母,才站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坐在正中间的老爷和夫人。本是该傅三和临清一人敬一杯的。现在只有她一个人,因此得全部敬。临清先是给老爷敬了杯茶,老爷笑着道:“好好。是个灵透孩子。”说着,接过了茶,给了她一个漆木盒子。
临清转而对着夫人跪了下来。她的手刚将杯子举过头顶,夫人就笑说:“是个懂礼数的孩子。看着就让人喜欢。暄儿也算是有福了。”说完话,就将茶端了过来,语气温和地道:“这暄儿不在家,你一个人,若是有什么缺的不对的,尽管和我或者和你大嫂说便是。不要拘谨。安芷这些日子,好好陪着三嫂。”声音到最后变成了威严。
安芷忙站起来答应了。夫人才转回头给临清一对玉如意。临清也同样郑重地谢过了,并没有对谁厚对谁薄。
然后就是叔伯妯娌们。临清随着引路的丫鬟来到了现在昌顺侯,也就是傅大哥的面前。现在不需要跪了,她弯腰将茶递了过去。傅撒哥接过了抿了口茶,给了临清见面礼。
侯爷夫人看起来很温婉,她笑着打量了一下临清,说道:“三弟妹真是好模样。”说着,也递过了见面礼。
临清同样谢过了。
走到了二哥的面前,临清同样递过了茶。二哥只是淡淡地应了声,依着礼给了她见面礼。临清看到他身边的位置并没有人坐着,不由地一愣。
还没等她说什么,夫人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老2,菡南呢?”
傅二忙站了起来,对着夫人揖了一礼:“早起她本是要和儿子一道来的。因着琪哥儿仍旧发着热,手足有些抽搐,她放心不下,就留下了。”
“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不叫大夫!”夫人的声音里微微有些威严。
回答夫人的是门口传来的一个声音。临清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桃红色短袄的女子急急地走进来,就给夫人跪下了:“菡南来迟了。”
临清听着夫人的声音变地柔和了不少,声音里还有微微的宠溺:“既然是孩子的事,也不必拘礼。你三弟妹也不会怪罪的。琪哥儿怎么样了?”
“回母亲,琪哥儿现在手足仍在抽搐,还口吐白沫了。眼睛闭着也不睁开。额头烫地怕人。”二嫂的声音里带着焦急。
夫人正色道:“怎么不请大夫呢?也没派人来告诉一声。”
二嫂却是犹豫了片刻,才道:“前几天就有些低热,我想着不是很严重,又是三弟的大喜日子,不敢惊动母亲,只给大嫂的路嬷嬷说了一声,让她回大嫂请个大夫来。许是路嬷嬷当时忙,忘了。今日是见琪哥儿实在有些怕人,儿媳才来向母亲讨个主意。”
一番话说出来,临清顿时对这位二嫂刮目相看。看来自己以后的日子,一点也不会孤单寂寞,可有得忙了。
卷一 第七十四章 印象
第七十四章 印象
二嫂这话一说出来,气氛顿时就冷了下来。老爷的面儿上有些挂不住了,微咳了一声,想说些什么。夫人却抢在了头里说道:“语彤,这是怎么回事?”
大嫂站了起来,脸面上有些委屈:“儿媳并没有听路嬷嬷说起过这回事。”
临清看了大嫂的神色,再看了看现在一点也不着急的二嫂一眼,心里有了个大概的揣测。大约这样的事情是经常上演的。
夫人还想说什么,老爷却脸色不虞地说:“现在大夫请过来没,没有请的话让陈管家马上去请。”说着,他的语气软了些,说道:“这几日大家都在忙三弟的亲事,{奇}也没有顾上那么多。{书}三媳妇也是才来家的,{网}对家里也不熟。大媳妇平日里也上些心。别的也就揭过不提了。”
夫人见了临清怯生生地一个人站在那里,很恭敬的样子,心里才稍微舒坦了些。她也就道:“老爷说的是。平日里语彤一个人在忙着,也有些照顾不过来。那以后菡南也帮着分担点吧。”
大嫂没有任何异议地答应了,闷闷地坐了下去。二嫂却推辞道:“母亲,这大嫂一直管着家里的事。儿媳也不熟悉,若是做错了,岂不辜负了母亲的一份心和大嫂的教导。”
临清现在还不了解情况,也不敢贸然出口。
夫人的脸色微有些惊讶:“那依你倒是有什么法子?”
“儿媳想,三弟妹也是新来的,并不清楚这府里的事。倒不如我们一道跟着母亲和大嫂学些待人接物。以后府里若是再有这样的大事,才好有个帮手啊。”二嫂笑眯眯地说道。
临清在心里暗叹,这二嫂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啊。这样一下子把责任全推了出去,出了事也不会让自己担着,还把自己牵扯进去,有了错也可以借着教导自己的机会。临清还是决定默不作声,她还不信了,自己都能看出二嫂的用心,这家里还会有人看不出来?
夫人在沉吟的时候,老夫人站了起来,说道:“我身上也乏了,就先回去了。菡南,你的三弟妹是才来的,也是新媳妇,先立规矩吧,其他的先放放。”说着,她就拄着拐杖,一个嬷嬷扶着她就往外面走了。
二嫂听了,只好再不出声。夫人说道:“既然母亲开了口,那就照母亲的意思做吧。三媳妇先跟着母亲学些规矩吧,菡南你就跟着我。语彤若是有什么忙不过来的,菡南再过去帮忙。”
临清连忙答应着是。老爷见差不多了,就挥手让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