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藏珠 > 第 34 章

第 34 章

要观星象,在屋中就好,记得多添一件衣裳。您的身子不比常人,一旦伤风感冒便会很严重,一定……”

越发婆婆妈妈的……李晔淡淡打断:“知道了。”他这种不耐烦,很嫌弃的一面,也只有对着李淳才会露出来点。

白虎微笑,知道他听进去了,这才放心地离去。

李晔走到窗边,久久凝望着天边最亮的一颗孤星,也不知是不是老师在天上看着他。世人皆以为白石山人尚在人世,所以天子也不敢轻易动废储的念头。却不知早在他下山的那年,老师便已溘然长逝。这世上,再无白石山人。

白石山人对李晔等同再造之恩,如师如父。跟在老师身边的那几年,他才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原来这世上,并不是人人都如同他的父兄一般冷漠。

“老师的遗志,玉衡至死不忘。”李晔闭目说道。

到了曲江宴这一日,木景清十分紧张,早早起来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浑身出汗。嘉柔也起的很早,在旁边看着他:“圣人考你才学,你抱佛脚也要看点书,打拳干什么?”

木景清回道:“阿姐,我紧张的时候就得打拳,否则待会儿在御前,恐怕话都说不利索!”

嘉柔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也不怪木景清,她上辈子被抓到元和帝面前的时候,也是感觉到天子的气势,大气都不敢出。可那日在骊山见到广陵王,分明是个挺随和的人。大概只有当了帝王,才会有那种天威难测的气势。

广陵王能登基也是九死一生,峰回路转。眼下这个时候,恐怕人人都以为舒王会当皇帝呢。

崔氏拿了一套崭新的袍子给木景清换上,又不放心地叮嘱了他几句。木诚节看天色不早,对母女两个说道:“我们得走了。”他虽然不参加曲江宴,却要跟别的节度使一起进宫。

等父子俩走了,嘉柔见崔氏心事重重的,便问道:“阿娘,您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服?”

崔氏按着心口:“昭昭,你说二郎不会有事吧?”

就嘉柔前世所知,阿弟是完好无损地回了南诏。虞北玄回到蔡州跟她说起曲江宴,也是三言两语地略过。所以她不知道曲江宴上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结果。

她安慰崔氏:“圣人是考才学,阿弟不会有性命之忧的,您别太担心了。”

崔氏嘴上应好,心里却是惶惶不安。她私下问过木诚节身边的心腹随从,才知那日在舒王府宴席上,舒王要他们表态是否支持,木诚节借醉酒蒙混了过去。但是舒王的性子,崔氏还算了解一些。他是个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人。因此她担心这曲江宴可能会另有明堂。

只是这些话告诉嘉柔,也不过是多一个人担心,她才没有明说。曲江宴连兄长都没资格去,还有谁能手眼通天?她也是无计可施,只能等消息了。

用过早膳,顺娘来崔氏这里请安。崔氏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叫阿常拿了一个名册给顺娘:“崔府办寿宴那日,大体有这些人要来。虽然男女是分开的,但我用朱笔圈出来的那些人的女眷,你可以多加留意一下。这几日时间,足够你熟悉了。”

顺娘打开名册,看到上面写着名字,排行,嫡庶还有籍贯,乃至本身有无功名,父亲官居几品。她惊讶地说道:“母亲,您这是……”

“你是云南王的女儿,我也希望你能找个好归宿。你姨娘的心思,我不是不明白。”崔氏顿了顿说道,“这些人大都家世清白,前途无量。你若肯这几年吃些苦,将来会有福气的。”

顺娘知道崔氏是为她好,可她心中已经有了崔时照,再容不下旁人。但这个想法太不自量力,只怕说出来,崔氏也不会同意。顺娘默默把名册收下,心里盘算着只要崔时照不娶,也没有人家看上她,她便还有机会。

她表现得如此平静,倒在崔氏的意料之中。春桃已经向她禀报过,这几日顺娘都是患得患失的,跟初来长安时的兴奋截然不同,心中必定有事。

崔氏还愿给她这个机会,便是希望她能及时摆正位置,不要心比天高,否则只会摔得很惨。

第23章

到了黄昏, 木诚节和木景清都没回来,倒是宫人来传话。今日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去曲江宴的路上, 有官员拦住天子的銮驾告御状。所告的就是户部侍郎裴延龄, 直指他十项罪名。

告完之后, 那人竟然撞剑自尽。天子震怒, 当即返回宫中, 召五品以上的朝官觐见,连曲江宴都没有去。木诚节和木景清也被召去宫中了。

崔氏听后,心中的大石总算落地,叫阿常打赏了那名宫人,吩咐厨房照常准备晚膳。

嘉柔却是知道这个裴延龄的,被民间称为“财相”。他是贞元一朝的重臣,把持财政多年, 一直到元和帝登基以后, 才被斩首抄家。据说抄家的时候, 搜出来的财产十分惊人, 那一年国库都充盈了不少。

朝堂上一直有朝臣不满他的行为, 屡屡上书弹劾。偏偏他得到天子的宠幸,谁得罪他, 他就在天子面前进谗言, 最后弄得弹劾他的人贬官流放。渐渐地, 再也没有人敢与他作对。

虞北玄曾经说过, 裴延龄是帮舒王敛财的。只要舒王不倒, 裴延龄自然会无恙。其实虞北玄很少跟她说朝堂上的事,一直把她当只金丝雀养着,闲暇的时候逗逗趣。所以他口里说出来的人,一般都很重要。

今日那个官员,多半是白白牺牲了。

崔氏心里没了顾虑,便开始挑选要给老母亲的寿礼。她跟阿常商量了半日,列出一张单子,又招手把嘉柔叫过去:“昭昭,你看看这单子上的东西,挑哪个你祖母会喜欢?”

嘉柔仔细看了一下,百年的珊瑚,人参,还有和田玉那些都是很贵重的东西。想必崔府寿宴那日,会有不少人送。比如那个舒王妃,一出手就是那样贵重的夜光杯,云南王府可拿不出来。

她对崔氏说道:“阿娘,寿辰之后我们就要回南诏了。不如你给外祖母留个念想吧?我那日好像看见她手上戴着一串佛珠。贵重的东西她老人家不缺,倒不如送些这样贴身的。”

“是啊娘子,小娘子说得很有道理。”阿常在旁边附和道,“老夫人见过的好物多了,再送多半也就是扔在库房里,转手又送到别家去了。您不如送个贴身的,老夫人可以带在身边,想您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这样才算送到心坎去了。”

崔氏点了点头,笑着道:“还是我的昭昭贴心。知道外祖母要什么,我再好好想想。”她真是觉得这几月来,女儿变化太大了,又聪慧又懂事。要是搁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更不会与之商量。现在的昭昭已经十分可靠,并且能给家人安全感了。

而此时,皇宫中的延英殿,五品以上的朝官尽皆在列,另外还有节度使,藩王以及舒王和太子。今日发生的变故,众人都措手不及,天子震怒也在意料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