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蹲在菜地里,也不晓得是否是在拔草。
“啊?”奶奶听见阿琴喊,听到就晓得是大孙女来了,人还没站起来就笑,“阿琴你来了,我就在想你也该来了,好几天没来了呢,阿青也来了啊?”
“嗯,奶奶,我也来了的。”
“我家里事情多呢,娘啊,你看我给买给你吃的月饼,是豆沙月饼,去年你最爱吃的。”
“又去浪费钞票了,我否是早说过了,否要去买这些东西,你真要送八月半来,家里的东西找点出来拿拿来就好了,不要另外去买,那都是钱,省下来给阿辞阿飞买点吃的多少好啦。”
“家里什么都没呢,就还有点米和麦粉,拿了给阿娘你,我们阿辞阿飞就没得吃了,那可怎么行呢。”阿辞妈妈和自己奶奶说笑话,一边扶着她往家里走去。
爷爷并不在家,大概是和小儿子小媳妇下地去了,阿辞妈妈看了下,家里都还整洁,也并没堆积了衣服没洗,就放心很多,把篮子里的白糖和月饼拿出来放到桌上,奶奶看见了,就又说道:“你还买了白糖来,倒省的我去买了,现在小店里的白糖滋味好起来了,以前带着一点苦味的。”
“我是在镇子上买的,看着倒是白一些,也否晓得村里的小店是否是拿了便宜些的。”
“阿姐,都是一样的吧?现在出货的厂子都没几个呢。”
“咦,阿青你又买了这五花ròu来?”
“嗯,是呢,阿娘,我想着你和爷爷都喜欢吃软烂一些的了,这五花ròu炖的时间长一些,味道更好点。”
“大锅里炖ròu,时间长了费柴火啊。”
“现在好一点呢,山上的柴我看今年下半年多起来了,又否是天天这样炖ròu,阿娘你只管烧,没柴了喊声我,我给你去高山上砍来。”
“你个傻人,自家里都忙否过来,还要来帮阿娘砍柴呢?我都很久否想吃ròu了,阿娘都想念佛吃素了呢。”
“念佛?在家里念吗?”
“现在好像是政府又否来管这些了,有些老姐妹就喊了人坐一块念呢,她们也是做否动地里的活了,一起念念经说说话倒蛮好。”
“可是阿娘,咱们家里走到下面村里去,路也有些远呢。”
“远我也否怕,我就想着求求菩萨,让我去的时候快点,死的时候痛苦少些。”
“阿娘!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好好的说这个!”阿辞妈妈真的不高兴了,想到奶奶年纪大了,总有那么一天...
“人总难免要走的,好了好了我否讲了,今天午饭在这里吃罢?”老人家看阿琴都已经不开心了,就明智的转了话题。
“否能够呢,家里阿辞阿飞都要等着我回去烧饭给他们吃呢。”
“怎么不把她们带来呢?”
“阿辞读书去了呢,阿娘。”阿青在一边插了句话。
“噢,我都忘记了,你阿姐前几天和我说起过的,这一转眼,阿辞都去读书了。”
“嗯,又快到八月半了呢,一年一年的,阿青都快要订婚了呢。”
“我听你二叔说,阿青你带来给我看过的贤超,你阿爹一直否喜欢他?”
“嗯,也否晓得阿爹是为什么,一直说否好,我看是还..好的。”
“贤超这个人呢,我也就看到了几次,行为做事,到底是年轻人欠沉稳了些,你阿爹看否惯他,还否都是为了你好哦。”
“我晓得阿爹心里是为了我好,可是人总要找个自己喜欢的过日子呢?现在是可以自由恋爱的呀。”
“自由恋爱?啥噶爱啊?就怕太自由,爱来爱去的,都没做人的道理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时间设置错了 - -
☆、外家
阿辞妈妈姐妹俩去了阿娘那之后,闲话了几句,看时间快到中午,两个人都是要做饭的,就和阿娘说了就下了山来,两姐妹到了村子里又分别回家各自做饭,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几天就又过去了,这天已经是星期天了。
家里如果没有上学的人,阿辞妈妈都不会去想今天是星期几了,可是阿辞开始上学之后,每星期的日子就都在心里了,周末到了阿辞可以不用上学了,就打算去看外婆送八月半的礼了。
这天一大早阿辞就被妈妈喊醒了,阿辞明明很困,上学之后就没懒觉睡了,这真是个烦心的地方,可是今天不一样,阿辞跟要上学一样迅速的穿衣起床,穿的还是妈妈放在床头的比较新的衣服,今天要去太外婆家呢。
阿辞从她生下来那年开始,是每一年都去几次太外婆家的,虽然很幼小的时候她没记忆,但是从她懂事开始,就知道太外婆太外公这两个老人是谁,那是妈妈的外婆外公,是外婆的妈妈爸爸,两个老人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结果唯一的女儿却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因此上格外的心疼这些没了娘的外甥外甥女,每次阿辞妈妈去的时候,总是看待的特别亲。
“妈妈,是去太外婆家吗?”阿飞又问,他明明问了很多次了。
“嗯,是去太外婆家,正月里你否是跟着去过的吗?”
“正月里啊?”阿飞有点想不起来,他到底才三岁多点。
“嗯,太外婆可喜欢你了,看到你就给你好吃的,今天去啊肯定也有好吃的等着你呢。”
阿飞听到好吃的就脚头勤快起来,他们这时候母子三个加上阿青和小弟,五个人正走在山道上,去太外婆家的路,一般都是从这山道往上走,到了山腰有马路,再沿着马路往前走,以前没马路的时候,要一直走到山顶,再横向着走到太外婆家,这山有点高,上山的路都是一块块的大石头砌成的,当初做路的人下了些功夫,这山道到现在都还是人们天天往来的路,这时候两边地里不时的能看到人,阿辞妈妈熟悉的就都打声招呼,村里的人都知道阿辞妈妈的外婆家是哪里,看他们行装再想下日子,也就知道是去送八月半的礼了。
上山的路真的有点远,阿飞这么有精神的小男孩都走的不肯走了,连着歇了几次,阿辞早就累的脚酸了,阿辞妈妈两手还提着东西,阿青倒还好,东西都在小弟身上,她就牵着阿辞的手拉着她走,阿飞本来跑在前面,但是一点点的没了精神,眼看就走不动了,阿辞妈妈就把右手的东西递给阿青,再去牵了阿飞的小手,带着他往上走,等阿辞阿飞都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山道就转了个弯,前面就是马路了,总算是不用走上坡,可以顺着马路走平路了。
一路平坦,马路连转了几个弯,走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阿辞太外婆在的那个村,还没进村呢,路边地里一个在干活的人,偶然抬头看到他们,村人就对着她们喊了声:“阿琴啊,这么早来送八月半了啊?”
阿辞妈妈从小时候起,是每年都来外婆家的,小时候还能在外婆家住上一天两天的,这个村子里的人,年纪大一些的人,对阿辞妈妈和阿青和小弟都是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