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是他妹的头号粉丝,可以上升到脑残粉的程度。
庄宁见他们都很有自己的主意不由微微一笑。
这样就很好了。
晚上在饭桌上庄宁还特意提起这件事来,末了语带玩笑的感慨道,“团团小时候那么软,我还以为他长大可能会想做一些比较文艺的工作,没想到竟然会想当空军,真是志向远大啊!”
他这番话一出。
家里几个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哥!”靳嘉泽不满了,“不提小时候,我们还是好兄弟!”
阮芍忍不住含笑道,“为什么不提?我记得特别清楚,上幼儿园第一天我给你们兄妹俩换了新衣服,都准备送你们去幼儿园了,是你自己要求要跟妹妹穿一样的。”
不止如此,后来还一穿就是三年。
以至于学校里好多小朋友搞不清楚团团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穿男装的时候女孩喜欢。
穿小裙子的时候男孩喜欢。
可以说是很受欢迎了。
靳嘉泽顿时无语凝噎。
为什么一个个都要把他的黑历史记得着么牢?
更恨的是他自己,小时候怎么就那么傻,那!么!傻!
“既然你们都想好自己要做什么,那就努力去做。”靳易帮老婆舀了碗汤,对面前的三个孩子温声道,“就算跌倒了,后面还有我和你们妈扶着你们呢,所以尽情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靳嘉泽感动道,“爸,还是你爱我。”
前一刻还温情的靳易立马翻脸不认儿,“不,我只爱你妈,你还是留着等你以后的老婆去爱吧!”
靳嘉泽,“……”
苍天啊,大地啊,能不能别让他再吃父母的狗粮?!
从小吃到大,要噎死了啊!!!
庄宁含笑听着,神情是外人看不到的温柔,这就是他的家人。
他最幸运的事就是小时候来了这个家里。
家里有靳叔叔,有母亲,后来还有了弟弟妹妹,这么多亲人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他爱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
等到暑假都过去一半的时候。
三个参加高考的娃都有了结果。
靳嘉泽毫无悬念的被录取了,靳嘉若也一样。
唯有顾韬是踩着分数线上线的。
这可把他给吓出了一声冷汗,真是差一点就要录不上了。
等反应过来以后还可以继续跟圆圆在一个学校后,他简直高兴的合不拢嘴,升学宴的时候恨不得挨个拉着所有人炫耀一番。
最后还是被靳嘉若拽走的。
太傻了!
越大越傻!
长辈们看着他们和和乐乐的模样倒是一脸欣慰,孩子几乎一眨眼就长大了,不由心生感慨,时间过得真是快啊,不过把刚出生时小小的软团子养成如今的样子,当家长的还是很自豪的!
☆、番外4
阮芍在34岁这年收到了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信。
她名下有关癌症治疗的研究在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后终于成功了。
这个项目从最开始的前期准备,到正式成立研究, 再到研究成功, 一共花了数十年时间, 期间经历无数次失败,又无数次整理错误之后再卷土重来,好在所有人的心血没有浪费。
在研究成功后,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者都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这可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贡献。
阮芍这个项目主要负责人就更是声名鹊起, 不同于以前特效药研究成功的小波澜, 这次可以说是在国际上都掀起了风暴。
不然也不会有诺贝尔奖提名这一回事了。
她这一被提名,还没确定最终会不会得奖,得知这一消息的媒体却已经疯狂想要采访她。
不过都无门而入, 全被拒绝了。
阮芍不会无厘头的张扬,媒体采访又惯爱夸大,在结果出来前她不会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
还是等结果出来再说。
但其他人就没她这么佛的性子了,等结果的这段时间简直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恨不得下一秒就知道结果。
直到阮芍按照受邀的时间前往瑞典。
集中在她身上的目光顿时变得更多。
跟外国人比起来,华国人获得这样荣誉奖项的人到底占少数, 再加上她又这般年轻, 会被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像以前这种颁奖现场观众很多都无法观看。
但现在,央视会特别转播,想要关注这些的人都可以准时准点守在电视机前就可以了。
等到典礼正式开始,转播也准时的开播了。
诺贝尔奖项种类繁多。
每个奖项每年又都有大量的提名,最后能不能获奖,还是要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和评审的最终审的, 难度可想而知。
颁奖现场的人乌泱泱一大片。
其中属于华国的面孔真的不算多。
所以当镜头给到阮芍身上时,看转播的人都会忍不住激动。
为了守个最终结果出来,哪怕等几个小时也不会不耐烦。
而这样的等待也得到了回报。
等到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者名字被宣读出来的那一刻,大镜头瞬间就定在了阮芍身上,这让一直等着结果的人都感动不已。
镜头里的阮芍面露微笑,仔细看就会发现她的神色也颇受触动。
这下可好,国内的媒体人一下就动起来了。
一个个开始打探阮芍什么时候回国,几点的飞机,想要得到第一手的采访权,这可是大新闻啊!
可是等啊等啊,等啊等,阮芍却还是没有回来。
她在国外就接受了不少采访。
回国的时候又是专门错开了时间,为了避开媒体,还特意在其他地方转了机,自然不会被堵住。
但手机却从获奖后就没停过,详细说来从提名开始就没停过了。
阮芍也不是说就不接受国内的采访。
她只是不想被人一拥而上,也没个章法的东问一句西问一句。
所以回国后她就主动联系了国内最大的医学期刊代表,权威性的媒体人,表示愿意接受专访。
双方约好了时间,对方就带着人主动上门来采访了。
这期采访用了足足两个多小时。
问题准备的特别详细而又丰富,阮芍能回答的全都回答了。
等采访结束后,属于她的个人专访内容很快就作为主刊被发表了出来,让人能仔细而又直观的了解她这个人。
发表内容就相当于给她做了一个百度百科一样,不过比百度百科要更详细的多,从她上大学到现在,整整十六年的过往都被做了个详细的整理,挑了重点发表了出来。
18岁,考上京医大。
20岁通过伍教授的考核,成为他的关门弟子。
21岁就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被伍教授以联合培养的名义送去美国读博。
22-24岁完成博士学业并在美国就职一年半时间,并研发了针对术后感染和恢复的特效药。
25回国,接受戚泽院长的聘请,成为医院的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