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先生在大观园里,能和许多漂亮女孩子自由来往,过着泛爱的生活。只有一位小姐,他接近起来,有点难度,那就是在栊翠庵里带发修行的妙玉。有一次,他沾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光,得以到她那里参加了茶艺俱乐部的活动。
妙玉对宝玉说,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三杯则为饮驴了。他志不在茶,只希望了解这个女孩子,由她奚落,也并不在意。这是《红楼梦》四十一回里的故事。
由此可知,茶,从杯里到嘴里,英文只有一个词,drink,而汉语里,至少有喝、饮、品、吃、灌,好几种说法,可见茶和中国人关系之密切。所以,把它放在开门七件事之中,虽名次排在最末,但却是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提到茶,就想起老舍先生《茶馆》那出戏,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卡拉OK、迪厅、夜总会、桑那按摩这些高消费的名堂以前,适合中国人国情,消费不多的廉价大众茶馆,曾经很时兴过的。改革开放以后,大概没时间去泡茶馆,是衰微的一个原因;解放前,我在南京读书,那里出了名的是,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前者指泡茶馆,后者指泡澡塘,那都需要时间的消遣。另外一个振兴不起来的原因,可能因为大家忙着挣钱,也可能因为茶馆本小利微,没多大赚头,这一行业便逐渐地没落了,这真是很让爱茶的饮客,伤脑筋的。
如今,在大城市里,茶馆的数量屈指可数,广东虽有早茶一说,但那里的吃喝与茶馆的茶趣,已不完全是一回事了。北京也有大碗茶一说,而且冠以老舍先生的名字,可外宾日多,堂会日盛,与旧日平民百姓的茶馆大众文化,颇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我并非国粹主义者,从来不认为凡旧东西皆是古董,就必定应该珍惜,应该保留。但这种绝对中国式的联络感情的交往方式,渐渐退出社会生活,走向消亡,实在是有点遗憾的。
这种天南海北,胡诌八咧,云山雾罩,谈笑风生的茶馆,与西方注重精神的交流,讲究繁文缛节的文化沙龙,品位是迥然不同的;也与现代年轻人喜欢的,倾向于享受人生,主题在于谈情说爱的派对,也毫无相似之处。中国人的茶馆,说实在的,是一种大众化的乐趣,是一种比较雅致的俗文化,是一种老少咸宜,对谁都敞开门户的活动,是一种绝不强求一致,允许自行其是,不受左右纷扰,但愿心安理得地讲究怡悦二字的聚会。中国人好喝茶,但很多中国人却不懂得按照茶的宽容精神去生活,实在很奇怪的。
它不必像沙龙那样都得谈一个高雅的题目,有话没话,总是要诌上几句,以示自己不是傻瓜,还得作出绅士或贵妇状,作出有学问的深沉状。泡茶馆的饮客,那可自由多了,衣着不必整齐,坐姿不必考究,花钱不必太多,更重要的,言谈不必装大瓣蒜,在那里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卖弄学问,摇头晃尾。更不必学文坛上那些假洋鬼子,二道贩子,撰几个洋名词来吓唬人。坐在长条板凳上,喝着滚烫的热茶,想说就说,愿骂就骂,谈天说地,神侃胡聊。或陈谷子烂芝麻,旧日情怀,往事余韵,沉湎于回忆之中,不觉日之将午。或街谈巷议,稗史演义,小道消息,花絮轶闻,以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讲者信口,闻者随便,喷饭叫绝,拍案而起,那该是何等爽快和惬意啊!
做一个自然的而不是矫揉做作的人,那岂不也是难得的幸福嘛!
再说,派对的“对”,这个字的音译,实在是很传神的,于是,就有男女的成双成对的好戏,必然出现或卿卿我我,喁喁情话;或搔首弄姿,撒娇嫉妒,很费心力去应付的场面。到茶馆里来坐一坐的饮客,很少有不识相在那么多双眼睛下,示爱调情的。这些喝茶的,本求一个轻松自在的忘我境界,恐怕就不会在这种场合,掀起感情上的波澜了。所以,一杯在手,虽然说不上四大皆空,万念俱灰,但至少在茶水的香味中,暂时把生活的烦恼,日子的艰窘,工作中的不愉快,事业上的阻难,家庭里的纠葛,妻子儿女丈夫情人之间的矛盾,上级的白眼,小人的不可得罪等等头疼事,放在一边,这就只有一盏清茶能起到的功效了。
对一个在沙漠中跋涉的旅行家来说,有一片歇脚的绿洲,岂不等于上帝的笑脸吗?
琴弦绷得太紧,就有断的危险,茶杯陡冷陡热,很可能就会爆裂,一个人,神经要是总处于紧张状态之中,没准会生出毛病。所以,要学会饮中国茶,要懂得饮茶的宽容放松之道。君不见茶馆里何其熙熙攘攘,又何其气氛融洽?高谈阔论与充耳不闻并存,大吃二喝与清茶一杯同在。在茶馆里,没有什么一定要领袖群伦的人物,你在你的桌上哪怕你称王称霸,我在我桌上也可以不必理你,大家平等,谈不上谁买谁的账。也只有这样一杯清茶的氛围,心能静得下来,气能平得下去,这就只有茶能起到调和作用,如果是酒的话,火上加油,双方肯定剑拔弩张不可。
因此,以茶代酒,永远不会胡说八道。以茗佐餐,必然会是斯文客气。这世界上只有喝茶人最潇洒,最从容,不斗气,不好胜,我们听说过喝啤酒的冠军,喝白酒的英雄,但饮茶者才不屑去创造这些记录呢!有一份与他人无干,只有自己领受的快乐,就足矣足矣了。
咖啡太强劲,可可太甜腻,饮料中防腐剂太多,汽水类含有化学物质,惟独茶,来自本国土地的饮品,有着非舶来货所能相比的得天独厚之处。清心明目,醒脑提神,多饮无害,常饮有益,尤其茶的那一种冲淡清逸,平和凝重,味纯色雅,沁人心脾的品格,多多少少含有一点做人的道理在内。
茶馆是渐渐地少了,但饮茶之道还是应该提倡的。多一点恬静,少一点狂躁;多一点宽余,少一点紧张;多一点平和,少一点乖戾;多一点善自珍摄,少一点干扰他人。也许,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倒是莫大的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