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解决政治、军事、经济等矛盾的最后手段。因此,曹操和孙权的这场决战是不可避免的。但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是实力的较量。所以,孙权始终下不了决心应战,他确是被曹操声势浩大的八十三万兵马吓住了。
犹如角力,力气大的,总是要占优势,这也是共识。但实力强的一方,未必就是最后的胜者。因为战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以生命为代价的最大赌博,是伴随着时代进化演变的魔方游戏。它是个不停地产生误区,又不停地制造机遇的庞大迷宫。
这又是周瑜和诸葛亮敢于和曹操一决雌雄的信心所在。
敌我双方存在着太多的彼此未知之数和无法准确把握的变化与可能性。因此,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会有许多偶然因素,变生不测,打乱部署。措手不及,一错百错者有之;棋高一着,全盘皆活者有之。也有不少以为势所必然的事情,却有意外的结果。于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者有之;得胜之师,全军覆灭者有之。这些,是战场上屡见不鲜的。
善战者便在这误区与机遇、偶然与必然的不停变化之中,扬长克短,把握时机,趋利避害,应变图胜。
赤壁之战,东吴是主体,刘备不过是盟军罢了。实际上,周瑜是三军统帅,诸葛亮也就是参谋长这样一个角色。但经小说家铺陈演义之后,主次位置竟颠倒调换过来。
也难怪以后身居要位的人,对于作家的笔,存一份戒备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