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说三道四 > 默认卷(ZC) 圣人与皇帝

默认卷(ZC) 圣人与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圣人。一位是至圣先师孔子,一位是亚圣孟子。历代的皇帝都需要借助于孔孟之道,来统治老百姓,所以对这两位圣人恭敬得不得了,供在太庙里,四时八节奉祀。定期还要大规模的祭孔,那场面隆重浩大,壮严肃穆,皇帝都要朝他们两位磕头的,因此,孔子有“百代素王”之称。去过曲阜的游客,都知道孔庙、孔府的规格和北京的紫禁城差不太多的,可见圣人之显赫威风了。但是,在历史上,也有过极个别的不买圣人帐的皇帝,那就是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他尤其反感孟子,到了一种神经质的程度。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太庙里撤出来,取消孟夫子的配享资格。这个典故出自全祖望的《鲒琦亭集》,是当朝洪武二年的事实,倘不确切,谅也不敢造朱皇帝的谣。洪武二十二年,这位皇帝心血来潮,把《孟子》这本书给取缔了,他另出了一本《孟子节文》,全国发行。在这新版本里,把他不喜欢不爱听的词句统统删节掉了。并且恶狠狠地咆哮说:“如果这老小子活到今天,落在我的手里,不要了他的命才怪!”从这件事,也可看出出身于流氓无产阶级的皇帝一副无赖凶恶嘴脸,和那种当过要饭花子、当过游方和尚、当过打家劫舍的义军、文化上处于劣势地位而产生的嫉恨报复心理。连死去数千年的圣人都不放在眼里,还要加以收拾,那么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官员士人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中国历史上,当着皇帝的面拷打臣属,叫做“廷杖”,打死,打伤,打得终身残废者,以朱元璋一朝最厉害;案件株连人数之多,地域之广,造成村墟断炊烟、陇上无行人的杀戮,也以朱元璋一朝最恐怖;刑罚之残暴严酷,灭绝人性,例如“剥皮揎草”,也以朱元璋一朝最为骇人听闻;而宦官之多,特务之众,如东厂西厂,残害百姓,为祸之深,也以朱元璋一朝创最高纪录。因为那时没有翔实的统计数字,但可以相信,朱元璋做皇帝后杀的人,绝不比他打江山时杀的人少。其实,历代帝王中,也有文化低下,稍逊风骚者,或一介武夫,唯知行伍,或出身草莽,胸无点墨。汉高祖刘邦当皇帝后,还拿儒生的帽子作尿壶的,这也是那些文化劣势者得意后对于文化的一种反常心态,一种逆反情绪。但他不像朱元璋存有残酷嫉恨的报复心理,最后刘邦不是还强迫和他一块打天下的伙计,按照叔孙通的教导,在那儿学习礼仪了吗?看看朱元璋删掉《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话,就了解他为什么要跟孟夫子过不去的原因了。因为孟子的民本思想,不把皇帝当回事,这可大大触怒了本是一个流氓无赖当上了皇帝的人,又加之他那文化劣势所形成的嫉恨,自然要把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庙了。圣人碰上这样的皇帝,也真是没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