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千亿赘婿 > 第174章 武功将军

第174章 武功将军

第174章 武功将军

指挥过北非中亚法属殖民地多次侵略战争的孤拔,没想到在台岛遭遇大败,输给了黄龙国人,他带着利士比等残军败将,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乘坐剩下的五艘战舰,狼狈逃回东南沿海,他想到江浙沿海碰碰运气,舰队向北驶入了镇海港,可惜,他又去错了地方。

镇海位于甬江入海口,在今天江浙的东北部。当时,镇海为浙东门户,宁波府的咽喉,筑有重炮台。坐镇江浙的巡抚刘秉璋是毅王爷手下又一名文武双全的儒将,进士出身,身经百战。孤拔去台岛之前,他就积极督兵备战,封锁了甬江口,开始筑长墙,钉丛桩,就等着高卢国人的到来!

孤拔的舰队到镇海后,多次企图登陆,但进攻均被民勇敢击退,伤亡惨重。

双方进入了一场持久战,为孤立高卢军,刘秉璋下令当地百姓不得向高卢军提供给养,鸡蛋茶水什么的都统统不许卖给高卢国佬,饿死他们,违令者斩!洋鬼子在黄龙国老百姓心中都是蓝眼睛红鼻子的妖魔鬼怪,这禁令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积极响应,高卢军失去了给养,越往后战士气越低沉,最后终于奔溃。

最终,孤拔的座舰“巴夏尔号”,在和黄龙军的军舰炮战时,舰首主桅被炮火击中,横木下坠,正好掉在舰桥上指挥的孤拔头上,他躲避不及,被压成重伤,不久,这位高卢国海军的名将,就客死于台岛的澎湖湾,客死他乡。

高卢国海军在台岛完败,陆路同时展开殊死战斗。高卢国内阁费里茹任命波里也为高卢国陆军统帅,在北山疯狂增兵至一万六千人,甚至派出高卢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非洲军团,他们一个个是冷血屠夫,三千军团就扑灭了阿尔及利亚十万民众的起义。可惜他们的运气不好,碰到的对手是天地会首领出身的老将段子材。

当时高卢国陆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非洲军团,是职业的军事屠夫。他们一般每十人一排,十人一列,每一百人形成方正的整齐方队。他们和其他高卢国陆军不同,穿干净的白色燕尾军服、头戴白色高帽,进攻时,由一名军官执刀指挥,士兵举起查尔维尔滑膛枪,踏着战鼓的乐点前进、开枪。

刚开始,这支三千人的军团在北山所向无敌,克山西、下北宁、陷谷松、破谅山,黄龙军没见过这种洋鬼子,时任广西巡抚的新军主将潘鼎新,带着鼎字营、龙字营九千多人,被高卢国非洲军团像赶兔子一样追杀,从北山逃回广西,一路狂奔入境九十多里,到了广西的海村还惊魂未定,征用民船,躲到海上。

在非洲军团的带领下,高卢人驱直入,入南镇关内十多里,没遇到黄龙军的抵抗,黄龙国南大门洞开,举国震惊,广州的乡绅地主都吓得赶紧变卖家产,准备逃难了。

这时,一位年过花甲的广东人勇敢站了出来,他就是段子材!潘鼎新不战而逃,毅王爷大怒,将潘鼎新就地免职,让年过花甲的段子材就任广西军务帮办,提子弟兵入关,领导大局。

冯老爷子,字南干,是广东客家人,他的身世符合所有励志英雄人物的“范本”:父母早亡,从小流落街头,当过木匠,贩卖过牛,练过武艺,当过流.氓,年轻时还做过天地会的首领,后来被毅王爷慧眼招安,勇猛无比,一路追杀洪秀全、杨秀清到天京。曾国藩不太信任段子材,多次让毅王爷节制他,被毅王爷婉言拒绝。这也是毅王爷比曾国藩聪明的地方,老曾对将领的道德有苛求,但毅王爷呢,在乱世求实用,用人很生猛,只要你有本事,不管什么出身,氓流也好,进士也好,他都敢用,而且用而不疑,所以段子材和段铭传这样草莽出身,也有机会名留青史,这在极为重视科举功名和门第的晚清,实在难得,所以毅王爷的新军集团才坐大,人才济济。

言归正传,南镇关,也即今日的友谊关,是一栋两层门楼,广西通往北山的重要关口,朱元璋当皇帝时,南镇关就是“南疆要塞”,关城背靠金鸡山,附近山峦叠翠,茂林深谷,地势险要,黄龙军还在金鸡山的陡壁上修筑炮台数座俯控关口。高卢军占领南镇关后,后援没到,不敢深入,也就撤回北山了。但临走前,开炮炸毁了关门和附近修筑的炮台,并在关前废墟前插上一块木牌,用汉字写上:“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羞辱黄龙国人。

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冯老爷子带着十八营两广子弟兵出山后,前线各路将领们推他为敌前总指挥,湘军、新军、桂军和粤军都听他指挥,率部向南镇关进发,总兵力大约四万人。对付在北山的一万六千名高卢军,人数上有优势。可惜当时已不是冷兵器时代,黄龙军的武器太差,有枪也是以老式滑膛枪为主,火炮更大多停留在“红衣大炮”的水准,所以段子材面对装备精良的一万多名高卢军,压力还是很大的。

不过,段子材也清楚,自己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招募的十八营共计一万五千名子弟兵们,他们保家卫国的热情高涨,尤其是广东人,当年和洋鬼子打交道最多,岭南自古多豪杰,有深厚的报国传统,大多愿意捐躯赴国难。于是,冯老爷子在南镇关前十里布防,在金鸡山隘口,挖筑了一条横跨东西山岭的长墙,墙高七尺、长三里、底宽一丈,墙外挖了两三米长的堑壕,筑成了完备的防御阵地,他准备跟高卢国佬硬拼。

高卢军的三千非洲军团一看,冯老爷子这眼也花了,胡子也白了,这把年纪不在家好好抱孙子,却提大刀来战场,大清国无人呀,于是,又气势汹汹朝南镇关前的壕沟杀来。

段子材一生征战,知道这群高卢国佬不简单,赶忙下令壕沟里的士兵射击。但这些非洲军团就像穿白军装的僵尸,面无表情,倒下一排,后面又补上。黄龙国人看洋鬼子,都长一个样,就像没变化。而且段子材的子弟兵,毕竟多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打着打着看非洲军团像没事一样,就心虚手抖了。高卢军一反击,火力凶猛,密不透风的子弹网,很快要击溃段子材的防线。

眼看子弟兵就要溃败,段子材带着身后的两个儿子,勇敢地跳出壕沟,挥舞着长刀去跟高卢国的非洲军团肉搏,一边杀敌一边大叫:“杀呀!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

段子材这话说得很明白,南镇关后面就是两广,子弟兵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家乡,那里有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他们的眼睛都在盯着子弟兵呢,决不能让洋鬼子祸害父老乡亲,否则有何面目回去见两广父老?于是一万多子弟兵个个热血沸腾,跟着段子材冲杀了出去,真刀真枪跟高卢国佬肉搏。

肉搏战是战争里最血淋淋的,基本上是一命换一命。不过黄龙国人最擅长的就是人海战术,两广子弟兵们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心态,跟训练有素的高卢国非洲军团厮杀,英勇可嘉,很多高卢军硬是被他们活活掐死。如果没谁喊停,这一万多黄龙国热血好男儿估计要跟高卢国的非洲军团血拼到底。

不过,双方厮杀了两个小时,有一个人就不肯干了,他就是高卢军的统帅波里也。眼看着自己训练有素的精英兵团一个个被段子材的一帮辫子军扑倒掐死,他死不起这人。看到高卢团伤亡惨重,急眼了,赶紧让号官吹号角收兵,往北山方向撤。

段子材一看,高卢国人逃了,赶紧乘胜追击。这时,广西提督苏云春的毅新军和镇南军也同时出击,从侧翼攻击溃逃的高卢军,高卢军被三路人马一夹击,死伤无数,恨不得长了四条腿,一路朝北山狂奔。段子材和苏云春率军追击高卢军到南镇关后侧的油隘村水田处,这时,村子里突然冲出一队高卢军,排火枪,布重炮,段子材大叫一声:“不好,中了洋鬼子的诱兵之计!”

但此时身后大队人马都已经赶到,一退就成了高卢国人火炮的活靶子,段子材当机立断,命令部队继续向前冲杀。

“轰隆轰隆轰隆”,这时,高卢军的重炮突然开火,却自己炸了起来,把开炮的几十个高卢军都炸上了天。一声锣响,高卢军背后竟然又冒出一队人马,正是大将王德榜的定边军。不过,这对人马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来到油隘村纯属巧合!

王德榜的定边军原本镇守北山琼山,被高卢军击溃后就一直躲在油隘村附近的山林里,一听到枪声马上钻了出来,正好看到高卢国佬在列队布炮。王德榜是身经百战的大将,曾被朝廷赐号锐勇巴图鲁,他马上带人潜入村后,把堆放在高卢军空地上的炸药给引爆了,这一炸起火了,引起连锁反应,把高卢军布置的重炮都给炸了,连环爆炸的威力惊人,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高卢国统帅波里也,都被爆炸的产生的气浪冲击落马,摔得鼻青脸肿,由手下搀扶着一瘸一拐跑了。

段子材当然不会坐失这个追杀高卢军的良机,带着一万多名子弟兵穷追不舍,高卢军抱头鼠窜,段子材一路追杀高卢军,进北山境内二十余里,高卢军被斩杀的将佐就有三十六人,被杀的法兵两千多,遭遇了自色当战役以来的最大惨败,从此高卢国兵提起段子材就两腿瑟瑟发抖。

苏云春带黄龙军夺回南镇关,这个蒙山汉子把先前高卢国人书的“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木牌拔起,当柴火烧了,换上了一块“我们用高卢国人的头颅重建了黄龙国门户”,作为给各国侵略者的回答:这是我们黄龙国的国土,哪敢来犯,把头颅留下!!

段子材在南镇关痛杀高卢国佬,得胜回乡,受到两广父老乡亲的夹道欢迎,当时有诗为赞:“南人鼓舞咸嗟叹,数十年来无此战。献果焚香夹道迎,痛饮黄龙何足算!”

南镇关一战,确实是黄龙帝国对列强绝无仅有的大胜仗,各国驻华公使纷纷对毅王爷表示祝贺,赫德甚至说:“自此以后,黄龙国在外交场中,将不再被认为‘不足道’了。”

南镇关惨败,高卢国兵战死两千多人,早就对战争不满的数千名高卢国民众冲到高卢国国民议会所在的波旁宫门前,高呼:“打倒费茹理!打死费茹理!消灭费茹理”。高卢国议会当晚就召开了紧急会议,罢免了费茹理和他的整个内阁。

这时,乔振飞上奏朝廷,呼吁朝廷要赶紧抓住这有利时机,跟高卢国人议和。他之前一直是主战派的代表,这时为什么会突然要求议和呢?

乔振飞明白,高卢国当时毕竟还是工业强国,黄龙国可以一战打败高卢国,也可能再战打败高卢国,但绝不可能三战还打败高卢国!所以,打赢之后,赶紧议和,割地赔款什么的都可以免了。他深知对高卢国而言,内阁不像黄龙国皇帝,内阁倒台就是屁大点的事,马上就会有新内阁上台,甚至内阁关门都没啥问题,这是很多黄龙国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事。

毅王爷此时的想法,和乔振飞是一样的,见好就收。因为这一战,乔振飞几乎把新军的老本都赌上了,最后南镇关大捷还有运气的成分,不能再打了,也没钱再打了。打仗是要烧钱的,这是清流们永远不会明白的道理。开战黄龙国以大福海防、援台规越、滇桂借款等名义向洋行所借的外债共计七次。这还是直接用于军费的数目,如果算上新军伤亡要发的抚恤金和损失的战舰船厂,黄龙国库空虚,耗不起了。

高卢国当时跟黄龙国开战时,还进行着侵略马达加斯的战争,毅王爷提出停战,双方一拍即合,讲和了。这次高卢国败得太惨,别无所求,乔振飞答应象征性地开放了通商口岸:“房子门窗关久了,里面容易发臭”。

这一战,敏太后意识到台岛的重要性,听从毅王爷的建议,在台岛设置行省,段铭传任首任巡抚,乔振飞因战功,封为武功将军。

这一战,内部也发生了大地震,乔振飞的声誉日隆,他和皇帝段浩然这对“黄金搭档”相互配合,再等两年,敏太后就控制不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