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 默认卷(ZC) 第二十章 青鸟殷勤

默认卷(ZC) 第二十章 青鸟殷勤

那一滴清脆的鸟鸣,打破了两种陌生文化的阻隔,留在身后那一串青青的音符,为广大的世界染爱。

一九三八年三月三日到一九三九年七月十六日,长达十六个月的书信往来,是从凌叔华阅读了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开始的。后来凌叔华回忆说:

我曾在战时读了伍尔夫的一篇文章叫做《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心里感触得很,因为当时住在四川西边最偏僻的地方,每天出门就面对的是死尸、难民,乌烟瘴气的,自杀也没有勇气,我就写信问伍尔夫,如果她在我的处境下,有何办法?

那时她的恋人伍尔夫的外甥朱利安·贝尔刚在西班牙战争中死亡,她正经受着情感上的折磨,三月三日她第一次给伍尔夫写信说:

除了灾难,我还有内心深处的伤痛,永远挥之不去。

紧接着,凌叔华第二天又写了大体相同的第二封信。信是寄到伍尔夫姐姐瓦内萨那里再由她向伍尔夫转交的。

伍尔夫年长凌叔华十八岁,是一个很有建树的作家,已出版了她的全部主要作品,在英国早已斐声文坛,并有了国际声誉。而凌叔华只出版了三部短篇小说集,此刻正向自传体长篇小说领域涉足。

伍尔夫接到凌叔华的信后,四月五日回信说:

……瓦内萨刚刚又转来你三月三日的信,但愿我能对你有所帮助。我知道你有充分的理由比我们更不快乐,所以,我想要给你什么劝慰,那是多么愚蠢呵。但我惟一的劝告——这也是对我自己的劝告——就是:

工作。所以,让我们来想想看,你是否能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本身就值得做的工作。我没有读过你的任何作品,不过,朱利安在信中常常谈起、并且还打算让我看看你的作品。他还说,你的生活非常有趣,确实,我们曾经讨论过(通过书信),你是否有可能用英文写下你的生活实录。这正是我现在要向你提出的劝告。你的英文相当不错,能给人留下你希望造成的印象,凡是令人费解的地方,可以由我来作此修改。

你是否可以开一个头,把你所能记得起来的任何一件都写下来?由于在英国没人知道你,你的书可以写得比一般的书更自由,那时,我再来看看是否能把它印出来。不过,请考虑到这一点: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种消遣,而是当作一件对别人也大有裨益的工作来做。我觉得自传比小说要好得多。……

无论如何请记住,如果你来信谈到有关你自己的任何事,或者是有关政治的事,我总是高兴的。能读到你的作品,并加以评论,对我来说是一大快事。因此,请考虑写你的自传吧,如果你一次只写来几页,我就可以读一读,我们就可以讨论一番,但愿我能做得更多。

致以最深切的同情。

三月二十四日,凌叔华又致信伍尔夫,告诉她自传已开始动笔。伍尔夫收到信后,四月九日复信说:

几天前,我收到你三月三日的信,当即写了回信,可是我真蠢,竟忘了寄航空信,因此,我补寄此信。告诉你我已经写了信。我所要说的惟一重要的事,是请你撰写你的自传,我将欣然拜读,并作必要的修改。现在,你的另一封信(三月二十四日)又收到了,信中谈到,你已开始动笔,我非常高兴。朱利安常说,你的生活极为有趣;你还说过,他请求你把它写下来——简简单单,一五一十写下来,完全不必推敲语法。我还问你,是否要我给你寄去一些旧英文书——例如,十八世纪的书——以便你可以从中学习词汇。不过,这些事你都可以在我的那封信中读到。如果我能对你的工作助以一臂之力,请来信告诉我。我确信,工作是此时一个人能活下去的惟一途径。此信我将立即寄出,以便你能早日收到。

寄上我们的同情,并随时期待从你获悉有关你和你们的战事及政局的消息。

在这期间,凌叔华给伍尔夫寄去了小礼品,她接到这些礼品后深受感动,并给凌叔华寄了两本小书。七月二十七日,伍尔夫复信说:

我刚去造访了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他交给我你送给我的那只可爱的小盒子及其中的两件小礼品。我无需说,你为我弄到这些礼品,使我深受感动;我将把它们摆在我的案头——不是为了忆起你的音容,因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你;但我仍然时常想念着你,非常感谢。我听朱利安说,他们见到你多么愉快。不过他只在这儿待了一会儿,我来不及从他那儿听到更多的消息,我总在盼着你把自传写下去。现寄上小书两本,一本是(盖斯凯尔夫人的)《夏洛蒂·勃朗特传》,另一本是兰姆的散文集。……以后,我还将陆续给你寄书。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不要谢我。当然,你绝不要考虑付钱。书在英国很便宜,花几便士就能买到一本。你想要什么书,请把书名告诉我。

我们即将迁居萨塞克斯,我希望在那儿能有更多的时间,伦敦是太拥挤了。……

希望你再来信,告诉我你的工作进行的怎样了。

请记住,我将乐于给你任何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将乐于拜读你的作品,并且改正任何错误。不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是惟一的方法。

致以衷心的问候,再见。请称呼我弗吉尼亚,我不喜欢被称为伍尔夫夫人。

凌叔华很快写出了小说的第一章“穿红衣服的人”。她立刻给伍尔夫寄去。因战争的原因,伍尔夫十月十三日才给凌叔华复信说:

我用打字机打下了此信,以便省你的眼力,因为我的书写体太难认了。你寄来的大作一章,我终于拜读了。由于某种原因,我将它搁置了一段时间,现在我要告诉你,我非常喜欢这一章,我觉得它极富有魅力。自然,对于一个英国人,初读是有些困难的:有些地方不大连贯;那众多的妻妾也叫人摸不着头脑,她们都是些什么人?是哪一个在说话?可是,读着读着,就渐渐地明白了。各不相同的面貌,使我感到有一种魅力,那些明喻已十分奇特而富有诗意。就原稿现在这个样子来说,广大读者是否能读懂,我说不好。我只能说,如果你继续寄给我下面的各章,我就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这只是一个片断。请写下去,放手写。至于你是否从中文直译成英文,且不要去管它。说实在的,我劝你还是尽可能接近于中国情调,不论是在文风上,还是在意思上。你尽可以随心所欲地,详尽地描写生活、房舍、家具陈设的细节,就像你是在为中国读者写一样。然后,如果有个英国人在文法上加以润色,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容易理解,那么我想,就有可能保存它的中国风味,英国人读时,既能够理解,又感到新奇。

……你寄来的手稿,我都妥善保存,你的手书我读来毫不困难,因此。不需要打字。

在这以后,凌叔华陆续写出了“母亲的婚姻”、“搬家”、“一件喜事”、“中秋节”、“第一堂绘画课”、“一件小事”、“贲先生”、“叔祖”、“老花匠和他的朋友”等章节,给伍尔夫寄去。

一九三九年四月十七日伍尔夫复信说:

我高兴地得知,你终于收到我的信,今后我仍将给你寄航空信。我收到你的几封来信,你寄来的各章,我也都妥为保存。但我希望你留一份底稿,以免邮寄中丢失的风险。究竟应该建议你怎样来写,仍然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不过,我敢肯定地说,你应该坚持写下去。困难之处,正如你所说的,是在英文方面。我感到,如果某个英国人把你的文字修改成正规的英语散文,全书的情趣就将破坏无余。然而,如保持现有状况,英国读者自然是不容易充分领会你的意思。我想,你大概是无法将它口授给一个有教养的英国人吧?如能那样,也许就能意识和情趣统一起来。这就全看你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人,他能较快地理解,并且善于表达。

这一点,我只能听凭你自己解决,因为,我不知道你能遇到什么样的机会。同时,我想最好是,把尽可能多的章节集在一起,然后整个通读一遍。零零星星地读是无法获得一个真实印象的。不过,我所看过的部分,已足以使我感兴趣和入迷。出版的问题自然是要取决于许多因素,有些事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现在考虑它也无用。

不过,请写下去,让我们希望有朝一日书籍的前途更光明。眼下,出版一本书真是难而又难,人们除了政治,什么都不读。……我常羡慕你,你生活在一片有着古老文化的、广阔荒凉的大地上。我从你所写的东西里体会到了这一点。你的画给瓦内萨寄过吗?你高兴写信的时候就写吧,不管发生了什么事,请把你的自传写下去。

尽管我还不能对你有所帮助,把它做到底将是一件大事。我把劝告自己的话奉送给你,那就是,为了完成一桩非属个人的事业,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七月十六日,伍尔夫给凌叔华来信,报告了她近期写作和生活情况,感谢她寄给她”红黑两色的招贴画”。她信上说:

我恐怕是太疏于给你回信了。这部分是由于我不是一个写信的能手。那天整个上午,我都在写罗杰·弗赖,所以,我对打字机已厌烦透了。然后,我们就去法国度假,驱车游览布列塔尼。紧接着,我婆母发生了意外,病故了。现在,我们不得不迁出这所房子——屋里堆满了书籍、文稿、活字、家具,搬到另一所房子里去。九月份我们的地址将是梅克兰堡广场三十七号,届时请将信寄往该址。

再者,也很难想出有什么值得奉告的消息。人们只一味大谈特谈战争轶事,这类轶事,你们自己已经听够了。……我总在想,要是朱利安在,能帮助我就好了。我把你寄来的各章都归在一起了,我告诉过你,在全书完成之前,我不拟读它。请继续写下去,因为它可能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多谢你寄来的红黑两色的招贴画,我很喜欢,你说你要给瓦内萨也寄点什么,我正要去和她共进晚餐,这是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我真希望你也住在附近,可以前来参加。眼下,这些小小的聚会是我们的最大享受,我们谈论绘画而不谈战争。我们为你们所受的一切苦难深感遗憾,然而,万里迢迢相隔,谈这些又有什么用?

任何时候你想写信,就写吧。来信会转寄到新址。……

这是保存在《弗吉尼亚·伍尔夫书信集》中的最后一封信。

读着伍尔夫的这些信,凌叔华的心里生出一份感慨,一份快乐。伍尔夫的信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一滴助燃剂,催人奋进,催人向前。

乐山小城生活着的凌叔华,从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美丽与哀愁,飞扬与落寞,生活中总是并行不悖地存在着,而那含苞欲放的花朵,正需要这和煦春风吹拂,果实将挂在秋天的枝头。一年多青鸟殷勤传书,成为凌叔华自传体小说《古韵》创作的一份丰厚报尝。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