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言之有理?言之有屁!
唐朝距今一千余年,可这差距也真是颠覆了李阵的想象!
他们甚至于都不知道,猪血煮了之后就会自发的形成块状……
“陛下请看,这是新鲜的猪血,加热之后,就会变成刚才的块状!”
李阵将一碗鲜血放入到了锅中,然后敦促王岚烧火。
“鲜血是液体,怎么可能加热之后就变成块状?”
“如此说来,那岂不是羊奶、牛奶加热之后也会成为块状?”
杜如晦望着李阵,满脸嘲讽道。
听了这话,李阵不禁翻了翻白眼。
就这水平,也能当上大唐的兵部尚书?
这根本就是在偷换概念,而且也充分彰显了他的无知。
“杜相言之有理,我也认为只是单纯的加热,是无法让猪血变成块状的!”
李靖观摩了一下那鲜红的血液,也是不相信李阵所说的话。
“言之有屁……能不能变成块状,很快就能有分晓!”
李阵满脸不服道。
“你这逆子,怎么对老子能用如此粗鄙的语言,你是想要气死老子么?”
李阵犀利的语言,李靖在李世民面前感觉倍儿没有面子。
“李靖,你就静心观摩,说不定一会儿另有乾坤,虽然朕也不信,但朕也没有煮过猪血,自然不知道加热之后猪血会形成什么样子!”
李世民抬眸看了一眼李靖,徐徐说道。
听了这话,李靖顿时缓缓点个了点头,眸光盯着那锅中的鲜血,眼神之中也是充满着浓烈的好奇!
因为唐朝人不食动物鲜血,所以对于这一点也是真空。
少刻,李阵打开锅盖,众人放眼望去,顿时惊骇的发现锅中的鲜血已经凝聚成块了,并且散发出一阵浓香的味道。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杜如晦无比震惊。
“有什么不可能,血液加热之后就会凝聚成块,无论是什么血,都是如此。”
李阵说到这里,指了指杜如晦,“你这个兵部尚书得补充一下知识,不然要是下次再出丑,丢的可是我们大唐的人。”
“李阵说得对,幸亏这次不是在外邦面前,不然的话,让那些外邦小国可就把我大唐那屁股笑了!”
李世民一皱眉头,眸光看向了杜如晦。
杜如晦脸色如灰,忙是抱拳道:“陛下说的是,下去之后,微臣一定竭力学习。”
“走,我们去尝尝猪血的味道如何吧!”
李世民抬眸看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
毕竟他们唐朝人从小到大都是不食用动物鲜血的。
因此对于动物鲜血的味道非常的好奇……
下一刻,李阵取出一个小刀,切了一小块猪血放到了众人盘子中。
“陛下,吃猪血要蘸着调好的汤汁吃才更好吃,你们尝尝!”
李阵夹起一块猪血,在那鲜辣的汤汁之中蘸了蘸,送入嘴中,轻嚼了起来。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遵循李阵的方法夹了一块猪血蘸了蘸汤汁,送入嘴里。
杜如晦与李靖见状,脸色像是吃了一颗苍蝇一样,非常难看!
因为在他们传统的意识里,仍是觉得动物的血液是无法使用的,因为那玩意儿看着都觉得非常的恶心!
不料想随着李世民将猪血送入到嘴中的下一秒,脸盘顿时流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这猪血实在是太好吃了,尤其是蘸着调好的汤汁吃,味道非常的鲜美!”
“两位也尝尝吧!”
“这猪血真的非同一般,今天我们可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不然的话,我们都不知道动物血竟然能吃!”
看到李世民脸庞之上无比夸张的表情。
此刻,就连杜如晦与李靖的脸庞之上也是产生了一丝动容!
“那臣等也尝尝?”
说着,杜如晦捉起了筷子,将一块鲜血送入嘴中……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得出他的表情是有多么的痛苦!
李靖与杜如晦神色差不多,像是吃苍蝇一样难受。
可叫他们吃猪血也是李世民的命令,他们自然也不敢违抗!
“真是不错,软软的,口感非常的不错,就像是豆腐一样!”
杜如晦在感受到猪血的味道之后,表情顿时大变。
他吃下了一块猪血之后觉得很不过瘾,又捉起筷子夹了一块猪血,送入到了嘴里!
“真不愧是人间美味,越吃越好吃。”
杜如晦此刻感觉自己已经停不下手中的筷子了。
李靖与杜如晦的反应简直一摸一样,把真香定律演绎的淋漓尽致!
“哈哈,直到今天,朕才知道猪肉不仅好吃,而且还有这么多种的吃法……”
李世民吃饱之后,坐在那正席之上,面露悦然之色!
“养猪技术的问世,真是造福了我大唐啊,用不了多久,我大唐的百姓,都将能够吃到可口的肉食!”
“陛下,时间不早了,我想我们应该回朝了。”
杜如晦眸光看向了李世民,扬嘴说道:
“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筹办国立银铺,只有成立国立银铺,接下来,朝廷的政策才是施之有效!”
“对,杜相说得对!”
李世民抬眸看了一眼李阵,“今日朕就不久留了,等国立银铺的事情有进展之后,朕再过来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
“陛下,如若在国立银铺成立之际遇到了什么麻烦,也大可来找我!”
李阵眸光看向了李世民,满脸认真的说道。
毕竟只有朝廷成立国立银铺,李阵才能依靠自己现有的这些技术慢慢的割韭菜!
不然的话,就算自己搞出一个新的发明,以朝廷目前的财力,也无法在大唐推广开来啊!
户部没有钱,即便李世民有天大的志向,也根本很难实现!
离开翠云宫之后,杜如晦对此次前来看到的这些成果非常的满。
,“陛下,李阵这小子可真是我大唐的天才,这次国立银铺一旦成立,朝廷做事儿再也不用为钱而束缚住手脚了!”
“李阵的这个想法的确很先进,如若大唐早几年就实行国立银铺,恐怕现在的大唐早已经国富兵强了。”
李世民背负着双手,对于杜如晦的说法非常的赞同。
在没有绝对资金的支持下,他们甚至想要修筑一个简单的水利工程,都是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