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①为善之名。
【注释】
①邀:求得。
【译文】
将读书作为自己的事业,就应当知道读书的乐趣;思想上有做善事的念头,就不必去征
得行善的名声。
【评点】
隋唐以来,以科举取士,很多家境贫寒的子弟可以通过勤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走向仕途,得以实现理想和抱负,所以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
自有颜如玉”之说。不过真正的读书人并不是为了名利才去读书,而是可以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不断充实自己,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有的人读书懒惰散
漫,不想下苦功夫,这样不但读不好书,还可能认为读书不是一件好事。而喜欢读书的人,把书当做自己的朋友,当做一种精神食粮,虽苦犹乐,嗜书如命,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充实和快乐。
真
正行善济世的人,行为常常是发自内心的善念所致,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名誉或好处。如果行善是为了沽名钓誉,或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从中获取利益,那他们就是伪善者,是为人所不齿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