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努力,就请甘于平庸吧2017.4.1孩子昨天遭到几项挫败:英语考了前所未有的低分;语文课上做阅读,原文是我给他讲过的,他只记得我给他讲过这篇文了;数学小测就更别提了……出租车里他问我:“为什么啊?”我说:“英语是因为上周末你病了,没有进行例行的作业错题分析和重做。”他说:“我错的那些题,都真的很简单啊!语文阅读也是,原来写成那样就可以得
分!”我说:“不,是因为你看到答案才觉得简单。这是一种错觉。如果你能随手写出答案,才是真正的简单。”“为什么你给我讲过的文我会不记得?”他又问我。
“因为你当时只是满足于听到了一个新知识,”我说,“这是另一种‘我在好好学习’的错觉。听到了,觉得‘哇,好有意思’,但这只是进了耳朵,没走心。”孩子幽幽地叹道:“我是不是很渣?”我说:“不,这只是
平庸。”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所以他问我:“你觉得你自己呢?”我谨慎地说:“我略高于平均水平。不过我的能力高于我的企图心,所以我不会像你这样痛苦。”写到这里我发现这么说好像挺残忍的,后来他没怎么说话。
倒是出租车司机跟我攀谈起来,他也有一个上初一的孩子,感慨现在的竞争激烈,又遗憾当年父母没有管过自己的学习,略懂得用功的同学都已出人头地。
现在水涨船高,略松懈就会被落下。
意识到这一点可能会让人焦虑,但焦虑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努力。
糊涂地活着,或者清醒地战斗。
回家后我给了孩子一篇阅读,做完后请他自己对答案,对照答案钩得分点,修改。
这是用技术手段来控制“走心”的一种办法。要写下来,就不得不去思考。只有经过思考,知识才会被掌握。
听过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人生的人,就
是因为道理只是听听而已吧!
知道,和能应用差着十万八千里。何况只是听一耳朵,到了该用的时候根本也想不起来吧!
但大部分人都满足于知道,满足于去做了而不是做好,满足于一个“我也努力了”的幻觉。
更何况,总能找到阻碍自己深入下去的原因,那些原因都是很能说得过去的。但没做到,就是没做到。
浅尝辄止,就不免流于平庸。条路自己拣,扑街唔好喊(广东俚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