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思维对于万事万物能够做最圆满的理解与思考时,这就是你幸福人生的开端。
为什么不圆满呢?因为我们习惯把局限的东西视为是完美的,把生灭的东西视为是永恒的。在这里,大家恰恰忽视了一个事物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运动、变化、无常、生灭。把世间的事物视为是永恒、不变、静止、常住的,那就如同是指鹿为马一样地可笑了。
那么事物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好比说你今天买了一个很漂亮的木雕,拿在手里把玩,爱不释手,想要把它一直传承下去。你似乎认定它会永远像你今天看到的崭新动人。你根本不会去想,有一天,它可能会被虫子蛀坏,有一天它可能会被小偷偷走。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你就会非常伤心、失落,甚至像猩猩一样地捶胸顿足。殊不知你在看到它的第一刻起它就已经在坏灭的过程中了。异、灭是每一个事物的最终宿命,人也好,物也好,都是一样的。
傅大士写过一首有名的偈子:“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四句看起来像是大反话,却真正在提醒我们生与灭之间、有与无之间、动与静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转变。手里拿着的锄头会永远都在吗?身下骑着的水牛会永远都行走吗?在你的眼中,可能桥梁比水流要坚固得多,因为水似乎总是在流动的,而究其本质呢?百年以后,水不是还在那里流淌,而桥梁早已坏灭了吗?
事物并不像我们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单一。正反两方面都是同时存在的。你的先生如果不追求美的东西,那么怎么会被你的美貌所吸引呢?他既然追求美的东西,那当你衰老以后,他是不是会有不忠诚的可能性呢?你看到一个男士幽默风趣,其他的女人也一样感受得到,一样会被他吸引啊。如果你只是想接受其中的一面,而不接受另一面,那你怎么会幸福呢?
要怎样经营自己的婚姻,怎样获得幸福呢?还是要将自己的心打开,让它看清这个世界的基本原理,而不要注目于自己的甜蜜或者苦痛之中不可自拔。我在这里,推荐《平凡的世界》、《绝对的隐私》、《合理的出轨》这几本书给大家看,书里面对于婚姻的本质以及婚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分析都比较透彻。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一定有一些根本的至理是要靠自己去参悟的。悟透了这些道理,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使你的人生走向幸福的彼岸。如果总是执着于错误的观念和一己一时的得失,你是不可能用俯视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的。格局没有打开时,自然只能与幸福擦肩而过了。
世间的规律说到底不就是“成住坏空”,或者是“生住异灭”吗?这个规律早在古希腊的司芬克斯之谜中就已经完全被揭示出来了。狮身人面的司芬克斯是巨人与蛇妖结合所生的怪物,他有人的头、狮子的躯体,还带着翅膀。司芬克斯生性残酷,他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了许多谜语,所以守在大路口,等每一个行人经过。过客必须猜谜,猜错了,它就把他们统统吃掉。由于谜语很难,因此蒙难者不计其数。有一次,一位国王的儿子被司芬克斯吃掉了,国王极为愤怒,发出悬赏的命令,谁能把司芬克斯制服,就把王位让给他。勇敢的青年俄狄浦斯,应国王的征召前去报仇。他来到了司芬克斯把守的路口。司芬克斯拿出一个最难的谜语给他猜。“能发出一种声音,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这是人。”聪明的俄狄浦斯很快猜了出来。俄狄浦斯胜利了,他揭开了谜底;司芬克斯原形毕露,立即跳崖自杀以赎回自己的罪孽。在这个谜语中,我们看到,人的本质无非就是从爬行的婴儿长成青年、壮年,最后衰老而死的过程而已。这个过程中的财富、名利都不是人生本有的东西,也终归都会消失殆尽。
想要得到什么果,自然就要种下什么因,缘木求鱼当然不会得到任何的果报。比如说你想让一个人留在身边,那你就要有值得他留下来的理由。如果他需要的是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你的企业内部总是勾心斗角,那他怎么会留下来呢?自己种下什么因,就必须接受什么果。只有当你得到一些报应的时候,这才是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时刻。所以人生中的苦难更多的是历练自己意志的良方,它帮助你更好地成长,所以我们不要去抱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