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椭圆形的身材和左右摇摆蹒跚行走的模样,很令人怜爱。企鹅妈妈下完蛋后,它就把蛋交给企鹅爸爸,自己则长途跋涉到不结冰的海岸,为未来的宝宝寻找食物。负责孵蛋的企鹅爸爸会把蛋摆在两脚之间,用它厚厚的皮下脂肪轻轻盖住。在冰天雪地中,企鹅爸爸如老僧入定般不动不吃达六十天,等到小企鹅孵出时,企鹅爸爸已精疲力尽、形销骨立,体重竟因此减轻了五分之二。这时出外觅食的企鹅妈妈就会带着食物及时赶回来,接着由饿坏的企鹅爸爸开始出外觅食给宝宝吃。小企鹅就是这样在父母亲的细心呵护下慢慢长大。
澳洲草原上有一种野羊,在看到另一只野羊死时,会悲伤地哀鸣,并用头上的角用力地撞击树干,以表示对同伴的哀悼。
动物不但有情义,而且有佛心,能与人感应道交。在《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二中记载,唐朝法融禅师十九岁就学通经史,后来放弃儒学,落发隐居在牛头山幽栖寺。禅师精进用功,修行有成,林中百鸟有灵,衔花供养禅师,于是有了“百鸟衔花”的美谈。
“虎溪三啸”的典故,也是动物有佛心的最佳实例。慧远大师定居庐山东林寺时,发愿三十年不踏出山门一步,送客若超过虎溪,山中老虎会发出吼叫声。有一回,陶渊明、陆静修来访大师,三人相谈契机,不觉超过虎溪,直至吼声传来,慧远大师才警觉起来,三人于是相视而笑。
动物与人相伴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有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毋庸置疑,它们已经成了人类存在的一部分,甚至是人类血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