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这是个很美好的名词,就等于永恒一样。但世间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佛教说人生、世间都是无常的,所谓“无常”,就是迁流、变易的意思。例如,我们的心念,前念后念,念念不断,快如瀑流;我们的身体,根据科学家研究,组成身体的细胞,时时都在新陈代谢,每七日或七年就是一个周期,尤其是七年一次的新陈代谢,能使我们完全脱胎换骨,变成另一个人。
“无常”是佛教的真理之一,然而一般人因为不了解无常的真义,因而心生排拒,甚至感到害怕。其实无常并不可怕,只要对无常有正确的认识就会知道,因为无常,才有希望;因为无常,才有未来。例如,上古时代,帝王专制,人民毫无自由,假如不是无常,而是一成不变,哪里有今日的民主政治;过去的石器时代,民智未开,人们茹毛饮血,如果不是无常,而是一成不变,现在不是仍然停留在文化未启的蛮荒时代吗?
无常,不限于某一人、某一事,它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无常,不受权力大小的影响,它具有平等性的意义。无常不是完全消极的,例如:我贫穷,因缘际会,就发财了;我愚笨,经过勤劳苦读,一变而成聪明了。
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许多房子倒塌,不少人受伤、死亡,可以说灾情惨重。但是因为“世间无常”,从无常中可以重新建设,所以地震后许多大楼、学校都更新了。所谓没有破坏,哪有建设?没有无常,哪能更新?因为无常,一切都可以改善、改好;因为无常,我们的未来才有无限希望。
有人说,今生好苦,我要赶快好好修行,寄望来生会更好,这就说明因为“无常”,所以人生才有未来。这就等于汽车坏了要报废,不报废怎么会有新的汽车?人的身体会衰老,身体不衰老,怎么能换一个新的身体呢?
无常,让人珍惜生命;无常,让人珍惜拥有;无常,让人珍惜因缘;无常,让人珍惜关系。无常是人世间的真理,永生也是真理;无常苦空虽为人生实相,但在无常之中,吾人皆有一颗不变的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命本来就是“永生”,就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体。例如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茶杯打破了,要把茶杯复原已不可能,但是茶杯里的水流到桌上、地上,我用拖把、抹布把水擦起来,一滴也不少。身体虽有生老病死,生命之流、生命的水是永恒不灭的。
有一户人家老年得子,老夫妇欢喜的不得了,正在家里欢喜庆祝的时候,门口来了一个和尚,对着众人放声大哭。主人当然很不高兴,说道:“出家人,你要化缘我可以给你钱,干嘛在我们家门口哭哭啼啼?你不知道我们正为生了个儿子在庆祝吗?”禅师回答说:“我不是来化缘的,我所以在这里哭,我是哭你们家多了一个死人。”
这一段话很耐人寻味,因为一般人都是“生之可喜,死之可悲”,所以生了儿子当然要庆祝、欢喜,只有死的时候才要悲伤,才需要哭。但是禅师了解到的是“生死轮回”,生了必定要死,所以不需要等到死的时候才来悲伤,生的时候就知道必然会死,因此他说我哭你们家多了一个死人。
生时就注定有一天必然要死,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人死的时候才哭呢?我们一般认为的“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也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看法。死,有时候也是可以很欢喜地“含笑而去”,甚至“怀抱希望”而死。
印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日本记者访问他:“老人家,你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什么?”老人家回答:“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快点死!”“为什么呢?”“哎呀!老朽的身体,吃饭已没有味道,走路也走不动了,快点死,可以换一个新的身体啊!”所以,死并不可悲,甚至还要欢喜,因为死后可以赶快换一个新而健康的身体,就如汽车坏了,也要汰旧换新。
生与死是一体的两面,“生”就是“死”的开始,“死”也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生命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基督教说“永生”基本上没有错,不过唯一有意见的是,只有信上帝才能得永生,其实,不信也是永生!因为物质的身体会坏、会死,而真心的生命是不死的。相同的,道教的“长生不老”之说也可如是观之,因为身体不可能不老,只有人的真如自性才是长生不老的。
生命的流转,它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世间上有形的东西,有生死、有得失、有好坏;可是真心的生命,它是超世间、超物质,它是无形、无相、无头、无尾、无来、无去,它是“绝生佛之假名,离空有之两边”,是永恒的。
生命究竟是“永生”,还是“长生不老”?其实生命是流转的。依佛教的看法,凡夫俗子在一期一期的生命中有生死,这一段一段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甚至证悟成道的罗汉、菩萨,还是有烦恼,有“变易生死”,仍要慢慢进步、净化。能够超越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当然就是永生;但即使不能达到这个境界,生命也还是永生不灭。因为人人都有一个不死的生命,那就是“自性”,又叫“佛性”。
因此,“信我者,得永生”,这话只说了一半,应该再补充一半:“不信者,亦不死。”信,我们的生命固然生死不息;不信,也依然要在轮回中出生入死,因为生命是生生世世,是死死生生的。
·佛光菜根谭·生命的去来,如同薪尽火传,生命的火苗永不停息;
生死的转变,如同搬家乔迁,生命的主人仍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