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头脑特别好,例如其发明“九九归原”的乘法实在高明。而谈到“归源”,佛教讲真理,也重视归源,诸如轮回、生死、业报等,都不离“缘起缘灭”。道家讲“一归万法,万法归一”,也讲究归源。兹述“归源”之道如下:
一、江湖入海。江水滔滔,湖水平静。管它是江湖,还是溪流,水都是流动的。流动的水,流到哪里去了?是水一定都是流入到海洋里,因为海洋才是水的归宿。
二、落叶归根。再高大的树,只要落叶,一定会飘坠回归树根。落叶不会往上飞升,所以世界上的人,移民到各地,等到年老以后,有些民族,尤其中国人,总希望像树木一样,落叶归根。
三、倦鸟还巢。飞鸟展翅,尽管一飞数十里、数百里,但是一到黄昏夜里,它们都会还巢,就如同人类回家。所有的动物,都懂得回归到自己的居住之处,可见万物的立身之本,不可易也。
四、物归原主。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就是“物归原主”的最佳范例。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失物招领”,都是希望能物归原主。让东西回归到原来的主人手上,既是美事,也是人类道德的表现。
五、游子回家。天涯的游子,在他们的生命里,最重大的事就是回家。因为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家是团聚的乐园,家没有挂碍,没有恐怖,所以人都很爱家。爱家的人,总会维护家的名声、家的名望、家的清誉,这是家的可爱。
六、情还故人。古人交友,谈情叙旧,诸多往来。即使事隔多年,不管路隔多遥,有的人把情化为义,希望能交还故人。所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所以古人对情爱的执著,不像现代人,即使结了婚的夫妻,说散就散,说离就离。对于“情还故人”,不妨三思。
七、认祖归宗。世界上的人类,从家族到宗族,对伦理都非常重视。一个流落他乡的儿童,事隔多年,已在当地成家立业,有的甚至已有很好的归属,但是只要一知道自己的身世、父母的籍贯,想要认祖归宗的心念,谁也阻挡不住。认祖归宗是一项道德的行为,是人伦情义的风范。“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为什么不让那许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都能认祖归宗呢?
八、回心转意。归源,只要是好事,都该去做;归源,凡是善事,也该为之。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贪嗔邪见,假如肯得回心转意,恢复自己人性的本源,这也是美德。海峡两岸,回心转意,恢复了民族的感情,会走上和平统一之路。东德、西德,敌对多年,因为回心转意,恢复友谊,围墙就会拆除。人,不能一意孤行,不可一味执著。回心转意,是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