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传中华美德 讲成语典故-智慧篇 > 44、裴行俭粮车藏兵

44、裴行俭粮车藏兵

公元679年(唐高宗调露元年)的一天,唐朝的单于都护(官职名)萧嗣业的粮车正在道上缓缓行走,忽然,突厥(西北少数民族)首领阿史德温傅率领一支叛军呐喊着冲杀过来,杀死了这批押车的唐军,夺走了粮车。

第二年,唐高宗任命裴行俭为定襄(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南)道行军大总管(相当于元帅),率军前去讨伐突厥人。

裴行俭领兵来到朔州(今山西省朔县)时,叫士兵拉来300辆大车,更挑选了1500名手持大刀强弩的精兵,对他们说:“以前萧嗣业的军粮大多被突厥人抢劫去,所以兵败。现在,突厥还会来这一套的,我们要出其不意,方能打败敌人。”这些精兵强将领会大总管是将计就计,镇静地藏进粮车之中。裴行俭又让一支部队埋伏在粮车必定经过的险要之处,等待战机。

再说一支突厥的部队远远望见唐军的运粮车又到,喜出望外地说:“唐军又送粮上门啦!”于是闪电般冲上前去。押车的都是老弱残兵,一见来势凶猛的突厥兵,故意惊慌地丢下“粮车”,四散开去。

突厥兵兴高采烈地驱赶着“粮车”凯旋而归。来到一个碧泉涓涓流动、绿草生意葱茏的地方,他们解开马鞍,让马去喝水吃草。

突厥兵说:“现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粮食吧?”

于是,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雾气,准备去打开粮车。

这时,粮车突然打开,从车中跃出一个个骁勇无比的唐军,突厥军大惊失色,一时手足无措,当场就被砍下无数脑袋。剩下的都仓皇而逃。窜到险要之处,猛听得一阵鼓声。又闪出一支唐军,前后夹击,把这批抢粮的突厥兵杀死大半。后来突厥兵再见到运粮车,就不敢轻易接近了。于是,裴行俭运粮畅行无阻。粮草充足,终于打败了敌人。

简评“儒将”这种人物,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以文质彬彬而纵横沙场,裴行俭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次战突厥,前面已经有不少名将栽过跟头,唯有裴行俭能够取胜,原因是他把握了战斗的关键点,在这上面做文章,出奇制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