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後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
——刘邵《人物志·英雄第八》译文必须是既能谋划开始,又能见机行事,胆气刚、果断决,然后才可以成英才,张良就是这样。如果武力过人,却不敢于行动,只可以为力士,不可以当先锋。武力过人,又敢于行动,但智略不足以断大事,可以做先锋,而不能当将帅。武力过人,又敢于行动,智谋足以决断大事,然后才可以成雄才,韩信就是这样。人之本体与所得分数本自不同,只以分数多少设立名目,所以,英才与雄才之名目不同,然而皆为独擅其一之偏材,可以任用为臣子。因此,英才可以任用为宰相,雄才可以任用为将帅。如果一人之身,兼有英才与雄才之长处,则能为当世之尊长,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羽便是此类。
纵横家智慧故事英雄一流的人物不但胸怀奇谋,智划超群,更可贵的是他们有敢于行动的勇气和策略,刘邵举例文臣武将的典范——张良与韩信——来说说明这个道理。
张良是著名谋划家,刘邦的智囊,出身于贵族世家,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被秦攻破以后,张良流失他乡,并变卖了全部家产,四处寻求大力士,准备刺杀秦始皇,为先人报仇。
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现在50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张良与大力士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然而,被大力士击毙命者为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幸免于难。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在这里遇上传说中的神秘人物“圮上老人”,张良不惧刁难,为他拾鞋,获得兵书。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