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吹出生活的泡泡儿 > 第16章 16. 语言与穿着

第16章 16. 语言与穿着

16.语言与穿着

窄看这个题目,读者也许觉得这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拿到一块做文章,未免有点荒唐。然而,听听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说法,便会感到在情在理。这位老先生在台湾某校的毕业典礼上,曾大声疾呼:“讲演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的确,语言的长短与穿着的长短同样需要考究,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有趣的是,时下的语言有趋长的态势,而衣着则有趋短的潮流。当初林老发出讲演要像裙子论长短的时候,就是在那个毕业典礼上前边不少达官贵人一个接一个发言、一个比一个冗长之后,轮到林老发言时他有感而发的。在大陆亦有这样的情形。开会了,有些领导一上讲台便说今天我只说“两点”,下边的听众似乎就吃了定心丸,想必今天的这个会好快就散。怎知,此领导的“第一点”下边却有“第(一)、(二)、(三)……点,”“第(一)点”下边又有“第1、2、3……点”。如此这般,仅说的“两点”滔滔不绝已耗去大半天。此领导讲完散会便罢了,可是又有另一领导要补充“一点”,补充下去又有若干小点。这位领导信口开河,难以控制,大有与先发言的领导比比短长之势。

讲话作报告如此,写文章亦然。不少作者的文章越写越长,似乎认为长文章大部头才足见作者的份量。也许因为我在报社供职,能够与不少文学青年接触,对他们的境况了解多一些。早几日,有位上海的青年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沾沾自喜地向我透露,他的一部长篇小说近日完稿。此君的短小文章我曾拜读过一些,只是稚嫩得很,看来他的长篇也不会老辣到哪里去。恐怕他掏自己的腰包去出版这部长篇,也未必能出版。试想这些连短篇都写不好的人,就像走路还未懂就要跑步一样,哪行呢?毛主席就给这些长文章大部头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即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看来语言要拜穿着为师了,来点“短”效应。衣服短了,可节约针线布料;语言短了,可节约笔墨口舌。那些口若悬河的“演讲家”、下笔千言的“大作家”不知懂不懂这个道理,但他们到了街上见到时髦丽人时,总嫌弃人家不盖肚脐的上衣,尽露玉腿的裙子还太长太长。

现代人懂得了穿着上的时髦化,为什么就不懂得语言上的时髦化呢?在这个快节奏、讲效率的年代里,请不要让人们的生命和钱财都让那些横飞的唾沫、乱洒的笔墨给浸泡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