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早上到卡点后不久,我收到了一个好友申请。
微信名是jt,头像是一栋面朝大海的房子。
我思索了一会儿,最后选择不搭理。
这年头诈骗多,还是趁着潮水没涨玩玩手机好。
单身久了,人会无意识地选择回避社交。
即便这样会更加孤独寂寞,也在所不惜。
中午将近一点,所里来人送餐。
我打开“二百五者也”的探店视频,打算边看边吃。
这时,再次弹出了那个好友申请。
“这人还有点执着。”我心想着,然后再次选择无视。
万般皆下品,吃饭皇帝大。
在午餐时间,没有什么比看人花二百五十元探店还下饭,如果有,那就是看名侦探狄仁杰。
时间来到傍晚五点。
我准备收工。
提前一点准备,回所里还能吃口热乎的。
但这时,电话来了。
陌生号码。
只是没有人标记为骚扰电话。
我于是接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
它还真是骚扰电话。
只不过,骚扰的这人我认识,就是昨天没对我说88的班长闺蜜。
她加了我两次好友,我都没搭理。
于是直接打来了电话。
真是,有够骚扰的。
以前的她可不会如此。
路上单独见了,若是我没开口,她是不会招手,也不会点头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倒是主动多了。
但我们还是不习惯单对单的谈话。
沉默再次出现。
她于是说微信上聊。
我顿时想起了以前我和她在晚自习时传纸条的事。
当初我们聊了很多。
那些纸条我还保存着。
小心翼翼地保存在盒子里,但这么多年了,那盒子也没打开过几次。
也不知道为什么。
总之它就那样默默地放在我家三楼的纸箱里。
但我记得纸条上是没有沉默的。
毕竟沉默的时间,我们都用来修饰文字了。
这样好。
她发来了第三次好友申请。
我本想马上同意,但却犹豫了。
她应该是通过昨天来接她的那个男的的手机通讯history,找到我的微信的。
我并不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
但想来应该很亲密。
不然她不至于能背他的电话,并且在随后找他求助。
那么我加她为好友,就有几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不过,这样好像更有一番风味。
“我在想什么呢?”甩了甩头,我把刚升起的想法甩出了我的脑海。
身为一名协勤,虽然是临时工,虽然是看海的,但我偶尔还得值电话班或者看人,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是懂得敬畏法律的。
况且,加了又能如何?
无非是几句闲言碎语,最多外加三天可见。
但她都加了三次,刚才电话里我也应成了。
那就加吧。
说实话,在加她之前,我是真的没想到这会给我的看海生涯带来什么。
我的期待感很低。
但不至于没有。
同时也有一点小兴奋。
但也仅此而已。
若是换成班长主动加我微信。
我怕是会激动得浑身战栗。
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对于我来说,
班长还处于幻想世界。
而她在现实。
并且她应该已有所属。
点击了同意,系统提示我和她可以开始聊天了。
那就聊。
但多日的看海,迟钝了我的神经,我能想到的,竟然是给她发一个“握手合作”的emoji。
真是够了。
我们又不是同事。
我想到这时,她的消息已经发过来了。
出乎我预料的。
她用的竟然是emoji的谢谢。
得,我真是栓q。
而我还能怎么回?
无非是笑脸。
但发出笑脸的人,又有几个真的在笑呢?
至少我基本没笑。
笑脸过去,她回复得很快。
这样的行为有些掉价。
一点女孩子的含蓄与矜持都没有,很容易被人看轻。
但我喜欢。
只是喜欢的同时,我的一颗心也在往下沉。
她终究不是当初青涩的她了。
熟了的可能性,又多了几分。
“我得克制,不能太过逾矩。”我在心里这样对我说。
于是我回复得越发谨慎。
多年未见,我们能聊的除了当年,当然还有之后。
但我不敢多问。
一是因为那个男人,二是考虑到她昨天还寻死觅活的。
于是一直聊到接班的综合巡查到来时,她对我已经知之甚详。
并且,我对他说的全是实话。
和其他人聊天时,我未必会如此。
但在她面前,我打算尽可能的真实。
这倒不是因为我这人坦诚。
我只是想避免一些无所谓的麻烦。
毕竟此时的我已经过了粉饰自己的年华。
我不想别人,尤其是她,产生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如果自爆能让重逢的喜悦变成一地鸡毛,那么加速它进程的坦诚,无疑就是极明智的选择。
因此,我没有隐瞒。
至于她的道谢,随后的我也归功于四目仔。
毕竟人真是他救的。
而我只是出于职责。
当然,我也知道了她的一些。
不过,不多。
她高中毕业后就没再读书,考了一本什么加油证,在某个加油站工作。
这很reality。
我本以为她会从事文字类工作,毕竟高三时,她还挺会写的。
但没想到她竟然不读了。
这……
很不应该。
诚然学历什么的只是块敲门砖。
但没有它,很多门你都敲不开。
只能撬。
回去的路上,我耳朵里塞着拼夕夕买的蓝牙耳机。
耳朵里传来的是“逮虾户”的歌曲。
听这样的歌曲,两眼抓瞎,把车子开进海里抓虾很合适。
似乎不能引人伤感。
但事情并非如此。
回忆纷至沓来。
最终定格在她写给我的一张纸条上。
“越是听着狂暴的音乐,我的内心就越是平静。”
我知道这有些违反常识。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
我今天终于算是明白了。
当时高三的她,其实是在向我呼喊。
如果我阅读理解能再好点。
能读懂藏在这句话里的她的“心意”,对她多加体贴,而不是一个“坤”儿地,去追问她为什么会如此……
那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
应该是会的。
但当时的我,心里也在呼喊啊。
彼时的向日葵和月亮都在向太阳索求能量。
而月光洒在向日葵上,就好像在问,向日葵晚上向谁一样。
皆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