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天下劫 > 分章完结阅读30

分章完结阅读30

了,生病也从没去看过他……”说到后来,德妃声音都有些哽咽,那是第一次,妍汐见到这个精明而坚强倔强的女人红了眼圈。502txt.com “娘娘您放心,奴婢……奴婢会好好伺候四阿哥的。”妍汐郑重答道。德妃的意思,她明白,德妃需要她来表达自己的母爱,她也需要德妃给自己这个机会,不再做下人的机会。 而那一晚,正是佟皇后病逝的那一晚。 守孝期过后,胤禛来永和宫请安,德妃特地派人来招她,此时她知道,机会来了。这个时候,康熙已经下了婚旨,给胤禛指了嫡福晋。妍汐告诉自己,还有三年,自己还有三年。 可是跟着胤禛回了南三所,妍汐才知道,自己实在想得太天真!德妃给自己分派的任务是胤禛身边的大宫女,可是胤禛本身是有大宫女的,她横插一脚,便是抢了别人的位子,刚去的第一天,整个院子里的下人,就没人给过她好脸色。 第二天当值,她便知道,最大的麻烦来了,胤禛不喜欢她。 虽然胤禛这个人,绪都不表现在脸上,也没有责罚过她,不对,甚至骂一句斥责一句都没有,但这只能更让妍汐心惊。 她给胤禛泡了茶,胤禛只喝了一口,便放在一边不再理会,然后,春纤进来了,看了她一眼,泡了另外一杯茶,胤禛这才喝了。 妍汐觉得很委屈,她在那晚给德妃回话的时候,就说自己笨,不懂事,伺候不了四阿哥,只会惹他讨厌。德妃当时笑着道:“你这个傻丫头,他不喜欢你不会改么?改到他喜欢为止,他会习惯你的,只要你这心里是真个儿为他着想。” 妍汐仔细想了这话,然后,从第二天开始,她努力注意胤禛生活的细节,努力去改变,让自己改变得合他的习惯胃口。 几个月的功夫,她还是成功了!胤禛几乎已经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了,有时候安静地在书房,也会允许她在一旁收拾,在一旁静静看着他。 妍汐很开心,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次永和宫,德妃会很细致地问她,胤禛最近的起居怎么样,有没有生病?然后,那天,德妃告诉她,康熙要派了胤禛去徐州,她会让胤禛带着她去。最后,德妃意味深长看着她,说道:“机会本宫给你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可惜,这次德妃硬要她跟着胤禛的举动明显是惹恼了胤禛,本来稍微缓和下来的气氛顿时又僵硬起来,在船上,他冷漠地吩咐她照顾八阿哥,那晚,妍汐哭了一晚上。 后来,他更是在苏州就断然地将她赶回了宫。 然后,春纤死了,不得不说,妍汐心里头对这个消息是高兴的,春纤在胤禛心里,很有分量。虽然她很清楚,春纤还并不是胤禛的房里人,但胤禛亲口承诺过要纳了她,满院子人也都把她当半个主子,暗地里骂自己是狐狸精,不自量力要跟春纤抢。如今,她总算死了,胤禛在娶嫡福晋前必然还要纳个通房丫头,没有她,自己岂不就是最有可能的? 年节准备了许久,胤禛却是没有回宫过年,直到二月初,他才赶回宫来,没想到,这一回来,居然是天翻地覆。 这一刻,妍汐在胤禛眼里看到的是厌恶!明明白白的厌恶。 “爷,这是妍汐的分内之事……德妃娘娘她嘱咐奴婢……” “你别忘了你是爷的奴才!”不想她一提到这胤禛顿时拍桌而起,大怒道。 妍汐吓了一跳,她这是第一次见胤禛发这么大火,他以前从未如此大声训斥下人,对她更是连狠话都没说过。 “妍汐姑姑,您还是先下去……”苏培盛叹口气,出声提醒道,并一个劲儿向妍汐使眼色。妍汐强忍着泪,浑浑噩噩回了房,顿时大哭起来,但哭了没一会儿,她就擦干了泪,她本就不笨,胤禛刚回来时明明心甚好,如今却雷霆大怒,自己确实没做过什么,如果说起能让他大怒的原因……最近……也就只有春纤的死,再加上他发这通火…… 想明白前因后果,妍汐顿觉委屈不已,看来胤禛是,以为是自己害死了春纤?不对……他该是以为是德妃了,妍汐捂着脸痛哭出声:“我你不信,她是你亲额娘啊!你也不信么?”燕 .in

正文 户部

燕 胤禛这一闹,德妃在永和宫知道后,顿时气得半死。燕 .n第二日晚间胤禛去请安的时候也就没给他什么好脸色。胤禛也还在气头上,他本就不是个爱说话调节气氛的人,如此一来,两人到反像是在赌气抬杠比谁脸色更难看般,不欢而散。 胤禛虽是想着要给妍汐个教训,却也不敢真把她怎么了,还是大宫女的身份,月钱也还是以前的份利,只胤禛给苏培盛下了死命令,他在的地方就不想看到妍汐这个人!胤礽知道这事儿的时候就笑得几乎岔气。 当时胤禛从永和宫的低气压中出来,想着回来还没去见过太子,便带着那盒子借花献佛的湖笔去了毓庆宫。其实就在胤禛他们回来前没几天,胤礽刚刚结束了他的听政习课业,康熙在考察了他对政务的理解处理手段后,相当满意,决定给他一个实践的机会。这也让胤礽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不再是个挂空名头的太子,而是掌握了一定的实权,虽然这权利还得可怜。 康熙命人将除加急以及密折以外的折子,都先送毓庆宫给太子过目批阅,然后送到乾清宫自己再批过,指出一些不足,或者不周到之处,批完后再送到毓庆宫让太子看了习领会,如此反复,最后才发下去。 康熙如此用心,太子也没有让他失望,虽然刚开始处理政务,很多意见见解都还显得有些稚嫩,但仍然能看出,这个亲手教导出来的儿子,的确是有才,也让他觉得骄傲。 胤禛来的时候,胤礽就还在看这一天的奏折,康熙这一举动也带来了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胤礽对政事的兴明显很大,以至于这些天来天天窝在毓庆宫看奏折,也没时间出去鬼混了,那些个荒唐事儿的流明显减轻了不少。 高连跟胤禛也很熟了,听见下面人来报说四爷到了,一想这两位爷的关系,也就没有特意回去禀报胤礽,倒是直接去门口把胤禛接到了书房。 胤礽穿着一身绛地彩云金龙妆花缎的袍子,辫子尾端坠了一颗东珠,左手拿着一本折子看得入神,右手摩挲着拇指上的扳指,似乎陷入了沉思。 胤禛不想打扰他,把湖笔放在一边的几上,便自己在椅子上坐了。 几上放着一壶茶,几碟点心,主要是因为太子这几日正在兴头上,几日里经常看奏折看得废寝忘食,所以高连就让人做了点心放在旁边,若是太子饿了,也可以用一点。 胤禛仔细一看,这点心也全是些荤食,便没了兴致,见几上居然放了一管玉屏箫,随手拿起来,入手细腻光滑,箫管上雕刻着一株分枝玉兰,花蕊与箫孔重合,恰到好处,却是上好的和田玉。这一管箫,绝对价值千金。 “四弟也对乐器感兴了?若是喜欢,便拿去……”太子不知何时已经从折子上回过神,笑着顺口道。他这的确是顺口了,自以来,胤禛也不知从他这儿拿了多少东西了,每回只要他看上,太子都没二话直接就送了。 胤禛倒是觉得这箫外形的确喜人,但他素来不擅音律,自是不会要这东西,刚想回绝,又突然想到太子本人虽然音律不错,但从不自己弹奏,书房里怎么会有这东西?莫非是准备了要送什么人?如此居然还敢大话要给了自己……莫不是看折子看糊涂了。想到此便起了开玩笑的心思,把箫往口一送,淡淡道:“恩,的确不错,那弟弟就拿走了。” 胤礽一愣,他是知道胤禛不喜这些个的。每回从他这拿的,不是孤本的古书,便是些难得的字画或者一些西洋的新奇玩意儿,玉器装饰一类他连看也懒得看,不喜欢的东西更是从不过手,今日这倒是出乎他意料之外。 其实这管箫是他特地命内务府订做的,也的确是要送人的。明日便是柳玉的生辰,柳玉自跟了胤礽以来,倒是颇得胤礽宠爱,前几日胤礽因为能接触实权而心愉悦,一个高兴,便许了要送他一件他喜欢的礼物。柳玉便道他想要一管好的洞箫,凌普得了吩咐,不敢怠慢,这才紧赶慢赶,今日差人送到了毓庆宫来。刚才他还没从政事里回过神,也就一时没想起来这箫的来历,才嘴一快,莫名其妙就把它送出去了。 胤禛见胤礽表奇怪,心下暗暗好笑自己果然猜中,这东西怕是要送人的,这二哥居然还如此豪爽让自己喜欢就拿……咳嗽两声,胤禛一脸天真好奇道:“二哥怎么了?莫非这箫是你心头所好?” 他本是一心想要看胤礽发窘,谁想胤礽只一愣就回过神来,笑得随意道:“一个物件罢了,你拿了就是。”说完就再不看那管箫,径自走过来坐在胤禛旁边,拿筷子拈了些点心吃起来。 胤礽心中其实还真没觉得有什么,待会儿再让人另寻一管箫送给柳玉便是,他刚刚发愣纯粹只是好奇胤禛的爱好什么时候居然变了,全没想到这位弟弟是在捉弄自己。 胤礽这一举动顿时让胤禛如同打出去的拳一下子扭了弯,打着空气不说,还害得自己差点脱臼。嘴角抽了抽,如今也不能问他到底是要送给谁了,胤禛在子里的手捏着这管玉箫,心中无奈之极,自己实在不喜欢这东西啊。 “这是你给我带的礼物?”胤礽吃了些东西,看见几上放着的红木镂空八宝盒子,好奇道。 “恩,当时看着这个就想要送了来给二哥,如今……”胤禛看了案上堆积如山头的折子,接道:“倒是正好用得上了。” 胤礽收了礼物,又在位子上坐着,偏了头不住的上下打量胤禛,胤禛被他看得迷惑不已,便皱眉道:“怎么了?” “四弟,听说近日你跟德母妃关系紧张啊?”胤礽拖长了声音,“德母妃”几个字更是咬了个重音。 胤禛一惊,顿时瞪大了眼,他跟德妃虽然不对付,那也是内里的事儿,表面上可一直母慈子孝,请安问候从没短过,太子怎么会有此一问? 胤礽看着他瞪大眼就觉得想笑,于是他也就真笑了出来,直看到胤禛脸色越来越黑才止了笑,安慰道:“你放心,这事儿宫里没几个人知道,皇阿玛应该也不知道,我知道也是机缘巧合。更何况,一点矛盾罢了,只要没闹大,就不是什么大事儿。” 不是什么大事儿?胤禛心里翻白眼,他可不想别人说他不孝,这罪名可大了去了。 “说说看,为了什么?德母妃可是这宫里出了名的和蔼,你们怎么闹成这样?”胤礽笑完了见胤禛神色间郁闷,便想着开导开导他,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诱导道。 胤禛也是憋了这许久,如今能说出来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把这事儿前因后果详细给太子说了一遍,说完也是长吐口气,轻松许多。 太子一脸惊诧,似是听到什么不可能的事儿般反问道:“你是说你们就为了一个侍妾吵成这样?” “不是这个问题……”胤禛无奈道:“只是……春纤毕竟照顾我那么久,还是额娘……还是额娘留下来的人……” 太子眯了眼,突然凑过来,怪声怪气道:“你不会是喜欢上那个女的了?” “喜欢?”胤禛眉头皱得死紧:“怎么可能!” “四弟,不是我说你,感这玩意儿可千万不能沾……”胤礽松口气回到座位上,笑道:“那位……”说着这话,他压低了声音,抬头朝天上看了看,声道:“为个女子弄成那般窝囊样儿,你可别他,皇阿玛也最忌讳这个。” 不得不说,胤礽作为康熙最喜欢,也是跟他最亲近的儿子,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很了解康熙的,他花天酒地虽然康熙经常斥责,却也不曾真的为此惩罚他,可若是他真的对谁动了感要一心一意,怕是康熙就要警惕了。感这东西,总是会让人发疯然后便做出些不理智的事来。 从毓庆宫出来,胤禛还有些恍惚,太子就是太子,的确与众不同,非但不劝自己跟德妃搞好关系,反倒是给自己出了不少馊主意怎么不动声色地跟她顽抗到底。 第二日胤禛就抛下了这些杂乱思绪,开始忙活起来。这一日开始,他每天的业都集中在上午完成,下午则要去户部做笔帖式。 户部尚书张鹏翮此人,是个有名的清官,康熙九年进士及第,历任礼部郎中,兖州、苏州知府、江南政、浙江巡抚、河道总督、两江总督、刑部尚书、直到去年迁任户部尚书,可以说是康熙的爱臣,他本人也是不偏不倚,从不掺和皇子这些事儿,既不跟太子亲近,也不跟大阿哥亲近,算得上是作风廉明,书行高尚,才干非凡。 胤禛在知道他的事迹后,便对这位自己的上司颇有好感。他在苏州一行后,最是厌恨专横跋扈的贪官,此刻见张鹏翮才人书更是觉得若是满朝上下都是这样的官员,大清何愁不兴? 户部此刻也正是最忙的时候,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二,康熙谕示张鹏翮:去年陕西西安等处年谷不收,很少积贮,以致百姓困苦至极。今年丰欠尚未可知,陕西省府州县现存米谷数目应当察明,缮册报部,以备赈济。二月初三日,差往陕西赈济的户部侍郎阿山、内阁士德珠从西安返回,向康熙奏报有关况。康熙问:“听说受灾百姓有流亡到襄阳的,况到底怎么样?”阿山回答:“百姓没有流亡到襄阳的,听说有流亡到河南的。自赈济以后,人民安定,而且正月两次下雪,不致流散失所。”康熙听罢说道:“正月虽然下雪,二三月雨水不调,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