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大唐往事 > 分章完结阅读45

分章完结阅读45

他是你生死兄弟,担心你才告诉我的。33kanshu.com”

“好了,我谢谢你们,现在你病好了,我的伤也好了大半,就不要再哭了,惹我也跟着伤心。”说着李恪擦去我眼角的泪水,接着说,“这几天好好陪陪兰儿吧,过几天我们要会长安了。”

“这么快吗?”

“已经耽误不少时间了,再不回去,父皇该担心了。”

“好吧。”

终于又到了离别的时候,不知不觉,时间就都溜走了,不知道何时才会再见。冥冥之中有一种预感,今生今世不会再和兰儿见面了。不知从何说起,只是隐隐的感觉。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该将多么残忍。

【3】

离开长安已经近五个月的时间了,今天就要离别,做再一次的告别。清晨,凉风习习,远远望去,还是那么的空旷与大气,长久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变得豪壮起来,因为这里的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人的性格。这里瞭望天的博大与山的智慧,内心会如鹰一般翱翔与释放。但是,今天,我要和这里的山山水水,还有天空作别。我爱这里,我把他们都存入脑海,永远映刻在了心中。

“兰儿,你们回去吧。”我说。

“姐姐,舍不得你。去年你们送我们,今年我们送你们,唉。”

“好了,兰儿,你和董越要好好的。”

“是呀,我们等着你们回长安,到那个时候我们在长安再聚。”李恪说道。

“嗯。殿下,你可要好好待我姐姐啊。”

“这个我知道,你就放心吧。”

“殿下,一路保重。”董越说道。

“好好照顾兰儿,再不许说出‘找不到我就不回来的话了’。”我嘱托道。

“是,我再也不说了。”

“等我回长安,有机会把你调回去。”

“谢殿下。”

“跟我还客气。行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赶路了。”

“姐姐,一路保重。”

“再见,兰儿。”

李恪骑马带着我,把他们留在了身后,我没有回头,也不想回头。心中的那份隐忧又出来作怪,但却并不十分伤心。

“我觉得你好像没有上次分别的时候伤心啊。”李恪问我。

“或许吧,可能是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事,所以,不再畏惧什么了。”

“你没想到分别不到一年你们就重逢了,所以,你也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在长安就会相聚?”

“没有,我隐隐感觉到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或许你太紧张了。”

“我不知道,可能还有其他缘故吧。”

“什么缘故?有没有我的原因?”

“也许有吧!”

“有多少?”

“也许很多。”

“什么叫也许啊?”

“你知道的,一年前的离别我和你还不是很了解,那个时候突然觉得失去了一切。而现在不同了,我早就把你当成了我的亲人,就算再有分别,我也知道你不会离我而去,我不会孤单寂寞。”

李恪沉默了,久久没有说话。

“为什么不说话了?”我问他。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那么依赖我,如果有一天我……”

“没有如果。你去哪我都跟着你,郡主的头衔算什么,我可以不要的。只要你,别不让我依赖你。”

“好,我答应你。”

我不知道为什么渐渐的开始为兰儿担心,我们一起热闹了那么多的日子,而今天我走了,留下她会是多么难过。她的视线里没有了我的身影,变得冷清,多么残忍,被闪了一下,估计需要些时日才能够缓过劲来吧!

“在想什么?”李恪问我。

“担心起兰儿了。你说,她那一下子安静了,她该多难受。”

“你可不可以不想那么多,你总是在为别人着想,难不成你真想把天下的苦都你一个人受?”

“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你放心,有董越呢,他不会让兰儿不开心的。就像我一样,不会不让你开心的。”

第三卷 兄弟相争各自飞 第二章 一种美好(3)

更新时间:2012-1-20 8:52:46 本章字数:7241

【4】

我们走了一天又一天,离当初约定回去复命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我在外面的无拘无束的日子却让我野起来,真的不想回去了。

其实,回去的速度已经放慢了很多,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走下去,肯定不能如期到朝。

“殿下。”

“赵卓,怎么了?”

“殿下,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走下去的话,我们七月底怕是也到不了长安啊,到时候皇上……可是,殿下和郡主不是伤就是病的,这也快不了啊!”

“我知道你的顾虑,要不这样,你先回去,我们随后,顶多晚你们半个月,你看怎么样?”

“这个主意倒是还好,殿下、郡主,那我先走,回去禀报给皇上,然后回来迎你们。”

“行,带上人马一起走吧。”

“那不行,要是有危险……”

“你记着吧,就我和若儿更没人怀疑我们,给我留下两个人就行了,剩下的都带走。”

“是,殿下、郡主保重。”

“一路平安。”我说。

赵卓带着二十几个人走了,我和李恪会心的笑了。终于找到借口让他们离开,也终于留下了只属于我们的特有的好时光。

“我带你去个地方。”

“哪儿?”

“去了就知道了。”

李恪真有意思,每次去哪都不说,总是要给我个惊喜。

我们又慢慢的行进了两天,终于到了李恪说的地方。

我们还骑在马上,李恪指给我,说:“看。”

远远地看去,高山环绕着水域,山是绿的,草是绿的,天是蓝的,水是蓝的,太美了。我们渐渐走近山水的怀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了绿装,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湖泊,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

“这个湖真的是太美了。”我由心发出感慨。

“这就是柏海了。”

“柏海?这就是柏海?

“是啊!吐蕃人都这么叫。”

“你看它多蓝啊,天蓝水蓝,我们都叫它青海湖。”

“青海湖?”

“青是一种蓝色啊!”

“看来还真是哪个地方和哪个地方都不一样啊!”

“看来是这么回事。”我笑着说道。

“你看它的东边是赤岭,是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来,我们下来看看吧。”

“恪哥,我喜欢这里。我觉得这里的色彩是那么通透,那么明亮,我真希望在这住下。”

“嗯,住多了是不行的,不过可以陪你在这住两天。”

“真的吗?你太好了。”

“就知道你会喜欢这里的。”

“青海湖,其实她是个美丽传说。她的前世今生,和当朝的一位公主有关。”

“你是说文成公主?”

“嗯,跟我讲讲她好不好。”

我和李恪坐在湖边,听他讲文成公主的故事。

“文成公主不说父皇的女儿,而是宗室之女,她长得端庄丰满,知书达理,朴素大方。后来就被选中了,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成为和亲人选,因此被封为公主。”

“她心甘情愿吗?”

“她的家族会因为她的举动而繁荣,也会以她为骄傲。其实从她自身来讲,有哪个女子愿意远离家乡啊,都是无奈的举动。不过,这可不是大唐打不过吐蕃,而是为了两个民族的和睦,是松赞干布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父皇经过深思熟虑才答应这么婚事的。”

“原来如此。她比王昭君幸福多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幸,只是我们无法理解罢了。当年,文成公主途经此地也被青海湖的景色深深吸引,也在这居住了几天。今天我们也在这里,可以怀念一下她了。”

“嗯,我们祝福她吧。现在该我给你讲个故事了吧,你听不听?”

“好啊,你讲,我耐心听。”

“你给我讲了一个女子的故事,那我给你讲一个男子的故事吧。先给你念一首诗: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我轻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这首诗的作者表现出那种对爱的执着,也是那么单纯,而且听他的诗仿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我被感动了。”

“我也是,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已经被震撼了,他的心那么决绝,描述的画面与感情却是那么真挚。”

“诗的作者就是你要给我讲的主人公吧,快说说。”

“他叫仓央嘉措,他是佛教徒,也是一位浪漫诗人。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六世达赖喇嘛,是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达赖喇嘛是什么意思?”

“这都是佛教术语,就如同少林寺的方丈一样。只不过他们与众不同的是一位达赖喇嘛过世后,要找到他的转世来继承他的位置,不论他在什么地方,都要找到。”

“那怎么判断?”

“据说是舌头上有佛的印记。”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达赖喇嘛的事,他是哪个朝的人?”

“是……不是本朝的,但和吐蕃地区有些渊源。”

“我对佛教没什么了解,你可以问问高阳,她喜欢佛教。不过他这个佛教诗人真是挺与众不同的啊!佛教都让人看破红尘,他可倒好,居然对情念念不忘。”

“他是一个悲剧结局。仓央嘉措成为地区首领之后,其实他并没有实权,而是被当成傀儡,后来又遭陷害,最后病死在了青海湖畔。也有说他在青海湖畔脱身,从此过着隐姓埋名周游世界的生活。”

“原来也和青海湖有渊源啊!那他的那些诗歌是来自于什么灵感呢?”

“相传他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被选为达赖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一个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拉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那个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并把仓央嘉措关了起来。”

“那些喇嘛也太残忍了,要是我遇见,一定不饶了他们。”

“想必这也是他能够写出那么多情诗的缘由吧,但是他写的都是那么的美好,也是那么的伤感,只是心有所向,并没有怨天尤人。我真觉得他不容易,仓央嘉措去世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好了,他这样的好人,老天一定是叫他去做神仙去了,以逃离那些苦难。”

“希望如此。我再为你念一首他的诗吧,让我们在青海湖畔也纪念他。”

“好。”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但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首诗让我想起我来到唐朝的种种,无法控制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