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便可不相恋。kanshuboy.com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但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没想到你还记得。”我说,“到了吐蕃,我会为大家转经,保佑我们早一日重逢。”
黎明前的黑夜,终究挡不住时间的过往,东边的天泛起光亮,我们面面相觑,不愿离别。
“今日一别,不知道你走之前我们还能否再见你一面了。”李煜说。
“最迟最迟是我走的那一天,你、纳兰、还有恪哥都算是朝廷官员,一定会看到的,只是媚儿,我们……”不自觉的又掉下眼泪。
“好了,你们放心有我呢,我高阳什么都能做到的。到时候你们一道去长安城外等着,若儿出了长安,父皇母妃就管不了了,没准你们还能够说上几句话呢。”
“谢谢你,高阳公主。”媚儿说。
“但是我担心一点,怕是三哥不行。”
“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定会偷偷溜进来看若儿。这样吧,天也亮了,纳兰,先送你们出宫,然后我送若儿回去。高阳,你今天先别回去,陪陪若儿。”
“是,三哥,你放心。”
依依不舍的送别,心里的留恋,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潸潸落泪。李恪为了不让我太难过,没有做太久的停留就拉着我转身走了。
宫里的一切恢复如常,高墙阻断了空间的距离,我们只能够活在彼此惦念人的心中。
第四卷 生死离别话情缘 第六章 无法避免(2)
更新时间:2012-1-20 8:52:50 本章字数:4500
【3】
隔天高阳给我送来了一幅画,我打开一看,竟是花灯节上我和李恪拥在一起的写照,是纳兰画的。高阳告诉我一共两幅,一幅在我这,一幅留给了李恪。
后来的日子,母妃不让我和李恪再见面,说怕我们哭伤了心。这对于我,对于李恪来说都如同晴空霹雳。杨妃高高在上,自从长孙皇后不在之后,后宫之事大多由杨妃做主。我们不论是谁,都无法和杨妃来抗衡,只有悉听遵命。
转眼就到了年底,那日的花灯节情景成了支撑我度过宫廷日子的最主要动力,可是每每想起,眼睛都会发涩的干枯难过,却掉不下一滴泪来。高阳不忍见我这样,和我商量着怎样在小年的时候让我和李恪碰一个面,因为这有可能将是走前的最后一面,我也越发珍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腊月二十三的一大早我和高阳就借着出去走走的借口出去了,想尽办法把嬷嬷给甩掉,一头扎进媚娘的寝宫。我就在这儿苦等着,后来过了约定的时间,可是李恪还没有来。
“他会不会有什么事啊?”媚娘疑虑的问。
“不应该啊,我和三哥说过,如果来不了一定会派人送信来,而且他不可能不会来的,一定是出什么事了。”高阳说。
我开始担惊受怕,“高阳,你说母妃会不会知道了啊?”
“不会吧,嬷嬷肯定不敢回去,上次把你丢了,母妃说过再把你丢了,第一个就先饶不了她们,她们肯定四处找你呢。”高阳说。
我和高阳经常涮嬷嬷玩,因为实在太无聊了,我们躲,她们找,跟藏猫猫似的,增添了不少喜剧的元素。
思索片刻,我突然说道,“高阳,我们去宫门口等。”
“为什么?”高阳问。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媚娘,告诉你们上上下下,都没见过我和高阳。”
“若儿,没事的,大不了就被发现,有什么大家一起扛,你不用担心我。”
“不,母妃知道我老上你这,会怀疑你。如果为了我让你受到牵连,我不愿意这样。再说,我没有几天就要走了,她也不会拿我怎样。高阳是皇上最疼爱的女儿,也有面子。就这样了,别说了,赶快行动。高阳,我们走。”
“哎……”
媚娘喊了我们一声,我拉着高阳走掉了。在宫门口,焦急的等待着,或许李恪来,或者杨妃来。我还是心存侥幸的希望能够看到他一眼,哪怕一眼也就足够。因为我有预感,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错过,不会再有了。这种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感觉到李恪不会来了,可我依然执着的等着那个影子,那个幻想。
“你们两个在干什么?”。
我等来的不是李恪而是杨妃,嬷嬷就站在杨妃的身边,看来,我被骗了。她们没有因畏惧而隐瞒什么,而是如实的禀告了杨妃。
“没,没什么。”高阳说。
“母妃。”我立即跪了下来,说,“与高阳无关,您要罚就罚我。”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为什么不听,非要一意孤行?本来想着你们老实回去我可以不追究,可是你们偏以为我好说话不理你们你们就不在乎我说的话是不是?如果这样,我倒是要让你们知道知道我的严厉!带回去。”
自从这件事开始,就发现杨妃和以前不一样了,我越来越畏惧她,越来越发的不敢看她的眼睛,不知道等待着我们的会是什么,或许不那么容易逃过了。可惜最后唯一的机会被杨妃给阻断了,阻断了。
我和高阳被杨妃带了回去,无论杨妃怎么处置我,我都可以欣然接受。唯一的是高阳要也要跟着我受罚,真的好对不住她。
“高阳,对不起,都是我连累了你。”
“快别这么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你还有心思说笑。”
“不是说笑,已经这样了,我们只能接受了。想开点,母妃现在也就是生气,待会跟她认个错就没事了。”
回到寝宫,我和高阳跪在外面的地上,杨妃一句话都不说,也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异常安静与阴森。
“母妃,我们错了,您别生我们的气了。”高阳说。
“母妃,高阳是为了我,都是我让您生气,违抗您的命令是我的错,但是见恪哥,我还能够见他几面,这怕是最后一面了,我有什么错?”我哭着说。
“若儿。”高阳拽我。
“你还敢狡辩?我说的话你们是一句也没听进去,好,非让你们受点皮肉之苦你们才老实。来人,把她们两个一人杖责十下。”杨妃命令道。
“要打您就打我一个人,我一人承受,饶了高阳。”
“你现在还逞能是不是,你别以为你马上就出使吐蕃,我就不敢责罚你了。”
“我从没这么想过,既然答应去就没想过不去,您还担心什么,是为了恪哥吗?我已经答应走了,求您,为了高阳,她受我牵连,求您饶过高阳吧!”
“不饶。”
“母妃,您就这么狠心吗?”
“你们还等着什么?”
“是。”
又要挨板子,害的高阳和我一起,对不起了,高阳。板子重重的打在身上,打在高阳的身上,心好痛。
“皇上驾到。”
皇上来了,能救救高阳吗?
“这是干什么呢?都住手。”皇上命令道。
“皇上。”我忍着疼痛说道,“您饶了高阳吧,要罚酒罚我一个。”
“不,父皇,我要和若儿一起承担。”高阳喊道。
“杨妃,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你也不至于用这么大的刑罚打她们吧!行了,你别生气了,给朕一个面子吧!”
“臣妾并没有真想打她们,只不过她们说话太气人了。算了,从今往后直到若儿走,高阳不许再进宫了。还有那个武才人……”
“母妃,若儿知错了,您别再追究了。”我不得已不想再累及他人如此说道。
“行,我答应你。”
就这样,我连高阳都见不到了,媚娘那里我也不能够去了,就剩下我孤身一人,除了煎熬与痛苦再无其他。说心里话,我真想早早离开皇宫,早早去吐蕃,早点脱离这个非人的地方。
第四卷 生死离别话情缘 第六章 无法避免(3)
更新时间:2012-1-20 8:52:50 本章字数:6121
【4】
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字。还记得恪哥教我写字的情形,我们一起练字、弹琴,没有争吵,多好。一曲挽歌在脑子中闪过,一首诗在笔下生花。
是什么让我对你情有独钟/是什么让我对你厮守终生/是什么让我为你甘愿付出/走过万里长途与你相遇/成为人生最大的乐事/走过艰难困苦的好多年/唯独缺少我们自己的时间/为什么你会对我一见钟情/为什么你会为我牺牲一切/为什么你将会独守空房等我归来/与你的结识是一生中最乐的事/但太多的不得已指使者我们的抉择/在选择离别的时刻/忆起当初的种种/一起送别董越与雅鱼/会稽山上低诉陪伴/与纳兰结识称兄道弟/行侠仗义翻案为忠臣/太子之位争夺后的无奈/也不会忘记/为你挡箭的瞬间/感叹每次你及时出现的救场/狱中听你倾诉衷肠的自责/而今/我要做别长安/到一个遥远的国度/无奈之下的无奈之举/盼望离开前能再与你相见/却被束缚住自由无法实现/再见了/等待着我的回归/我知道这个抉择是如此残忍/可是眼前无路可走/原谅我/等待着重逢的时刻/或许那个时候我们不再是彼此/或许那个时候我们不再熟悉/或许那个时候我们不再心有灵犀/但我们谁也无法忘记/曾经梨园之中如鸟的呢喃/曾经琴房之中古琴的绝唱/曾经四处云游骑马的幸福/今天/写下我们的故事/为了给自己一份记忆/边疆之远路途之险/重逢之日又遥遥无期/夜晚对着明月洒下我的思念/可我知道你也在思念着我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首诗寄给李恪,现在没有人帮我,或许我能够等到见到媚儿,或许可以,可是就怕万一。我看着李恪亲自为我带上的戒指,会心的一笑,希望这朵藏蓝色的小花能够保佑我顺心一次,让这首诗能够传达到他那里。
【5】
过年了,大多数的人却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而少数人却要沉浸在痛苦当中。泪已哭干,没有泪再流了。
走,不是一个人的事,很多同行的人,令人更加悲苦。
使节已经到了,我也在收拾着行囊。其实无需我准备什么,只是在试穿着官衣。来来往往的人,似都与我无关。
初一各方使节及官员拜见了皇上,相信其中一定有李恪,只是,我们没有机会见面,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度过新年的第一天。
初二的下午,皇上特地来看望我,我也拜见了他和杨妃。
“若儿,初七你就要走了,现在有没有心愿让朕替你完成。”
“没有了,只是若儿有几句话想跟您和母妃说。”
“好,你说。”
我给他们跪下,行了大礼,说:“我和父皇、母妃就要分别,等我回来那天,父皇已不再,而母妃,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您。对不起,我的存在,让恪哥和太子有了那么大的矛盾。在宫里住的这些时日,给母妃添了许多的麻烦,请您原谅我,别再记恨我,原谅我的任性,我的固执……”
“好了,若儿,你别说了。快起来。”母妃扶我起来,“你不要嫉恨母妃才是,前几日打你,母妃也不愿意。你选择离开,对你不公平,你还坚持这么做,你已经做了你最大的牺牲,我和你父皇都会感谢你的。”
“您放心,太子已经在学着放下,我的离开,他会好起来的,你们要相信。我也求你们,不要难为恪哥,让他等我回来。”
“你放心,朕会让恪儿回封地,他一直想回去,也好,离开长安,对他来讲是件好事。这是诏书,你收好。”
“让我抱抱你们可以吗?”
“好,来。”皇上说。
有些事和有些人看来只能够永远的留在记忆深处了。
初七,我穿上富丽堂皇的官衣,和杨妃告别。一出门发现下雪了,白白的雪,已经有了一定的厚度,看来已然下了一夜。我在宫女的陪同下走上了麟德殿,以一种威严的姿态出现在百官面前。我缓步上殿,两边的大臣面对面的站着看着我。站在皇上右手边第一位的就是太子,他穿一身黄色的官服,很容易认出来;他后面便是李恪。从一进殿门就留意了他,却不能表现出什么。
我照着嬷嬷交给我的宫廷礼仪叩见了皇上,按照大礼做最后的道别。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念文成公主在吐蕃思念家乡,顾派遣若儿郡主前往陪伴,钦此。”
听完诏,我该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