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现在还苦盼着自己的消息哩!想到此,不由黯然神伤,泪湿衣襟。pingfanwxw.com
‘钟元帅,这个鬼魂私自溜出鬼门关,想逃回阳间,阎罗王吩咐押来交你处治。’一个兵卒报到。
钟馗回过神来,见两个鬼卒押着一个年轻女魂站在面前,那女鬼面容憔悴不堪,见了钟馗也毫无惧色,只顾低头哭泣。
钟馗喝问道:‘你为何要逃跑?’
女魂回答:‘我要回阳间看我的父母。’
‘你既然已作鬼魂,为何还要思念凡尘。’
‘我父母都快七十岁了,中年得子,好不容易才养下我这个独生女,养儿养女为送终,谁知白发人送了黑发人,我死了,父母还不知怎样哭得死去活来哩。要知道,我今年才二十八岁呀。’
‘地狱律条严明,你私自逃出鬼门关,你不怕遭受阴间刑罚么?’
‘只要能见父母一面,就是打入第十八层地狱我也情愿。’说着,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钟馗陡然感到非常难过,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咬着他的心一样,挥了挥手,道:‘你走吧’
两个兵卒在一旁看了,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急道:‘她违反阴律理当严惩,要是被阎王知道了’
钟馗说到:‘阎君那里,自有我去交代!’说罢,快步离去。
钟馗来到天子殿,阎罗王见他脸色忧郁,十分不解,问道:‘孤派你去斩鬼,为何闷闷不乐?’
钟馗交出宝剑,伏地奏曰:‘陛下,臣不称职,请你另派神明去吧。’
阎罗王说:‘爱卿来道地狱阴曹,一向办事神速认真,斩妖除魔,立下赫赫战功,从没打过退堂鼓,今天是怎么啦?’
‘陛下,这次我实难从命,卑职情愿受罚。’
‘莫非爱卿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
钟馗突然抱头痛哭,泪如泉涌。阎王见此,更是惶惑不安,不知何故,走下宝座,双手将钟馗扶起,温言说到:‘爱卿有事尽管直言,孤决不怪你。’
钟馗擦了擦眼泪,颤声说道:‘那些来到地狱的鬼魂,因思念阳间的亲人而伤心痛哭,人都是父母所生,岂能无情呢?卑职不忍下手,故只好请万岁罢免我这平鬼元帅之职。’
阎罗王听了,沉默不语。晚上,他脱下官袍,穿上便服,来到山崖遍暗暗察访,见钟馗之言果然属实,心里顿感急躁不安,一连几天都沉默寡言,茶饭不思。判官见此很是担忧,建议到:‘如能让地府亡魂与他们阳世的亲人见面’
阎罗王眼睛一亮,茅塞顿开,大喜到:‘你说得对,想法让他们见见亲人,不就了却了他们的思念之苦!’
阎罗王立即召集地府文臣武将商议,决定修一座‘望乡台’,让地狱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前的家乡与亲人。
从此以后,鬼魂的哭声消失了,阎王天子殿旁边就多了一座望乡台,高楹曲栏,巍峨宏伟,耸立云端。最初望乡台设在第一殿,因包老阎罗原执掌第一殿,由于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屡放还阳伸雪,被降调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
子健听完了故事,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他又问到:“本来是好事,可为什么上面如此的恐怖?”
“上仙有所不知,这望乡台上有孽镜台,那是专门对那些罪孽深重而又假话连篇的恶鬼所设,他们来到这里后,往往利用五殿阎罗天子的善心,谎称自己在凡间做了好事情,而且对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心有挂念,经孽镜照射为假话后的惩罚。”
“那上了望乡台照了孽镜台可知何事?”
“在那望乡台上,那些撒谎的恶鬼就可以听到世间对他的评述,听到自己的谎言。”
“那又将如何?”
“他们从望乡台下来后,自然会受到更加无尽的惩罚。您看!”说着,老周将手指向一地。
子健谣望过去,果然是阴风凄凄,血肉横飞。在一处平整的地方,埋着很多的木桩,在木桩之上盘旋着黑色的铜蛇,有很多的铁色大狗在两边蹲着。正有几个鬼卒将那下台之鬼捆绑起来,并用一小锋利尖刀,把犯人的胸膛慢慢划开,并用一铁钩将那恶鬼的心脏挖出,并细细割下。将那心用一根竹秆挑给柱子上的毒蛇食用,把那勾出来的肠子挑给旁边的狗吞下。
“这些都是些什么恶鬼?”子健略感恶心地问到。
“都是些不遵守先人医嘱、说话不守信用、欠人钱财、害死亲人的家伙。”
“哦!该着的!”子健对这些恶鬼原有的一点同情心都消失了。
正文 第九十九章 奈何桥头
更新时间:2010-3-22 8:32:50 本章字数:4001
(无知而有勇,这就是人类悲剧的来源。——摘自《李岳宗语录》)
他们又走了不长的时间,翻过一座大山后,又一场景呈现在子健面前。在一条大河之上设有金银玉石木板等桥六座,上面有很多人行走,不过只有去者,却未见还者,虽不恐怖,却也不爽。
子健问到:“那是何处?”
“奈何桥。”
“我在人间的时候确也听说过此桥,我记得在《宣室志》中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中的描写的:‘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我说的对吗?”
“上仙说的不错,真是对此处的记载。”
“敢问阁下可知这桥的作用?”
“这是那些在阳间有罪恶之人死亡后的灵魂都必须要经过的地方,稍善者自有自身的善业护佑顺利过桥,恶极者则被打入血河池受罪。‘此桥分三座,稍善之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阴兵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不过,此桥绝非对善良之人,修佛之人,他们是来这里,来这里的都是需要重新鉴别善恶的。所以,此桥可通天国,也可以通阴界、通人间、通地狱。凡是通往人间的,则以此桥为界,开始新的一个轮回。上仙可看,此桥青石桥面,五格台阶,桥西为女,桥东为男,左阴右阳。‘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千年的回眸,百年的约定。说的就是一世的夫妻情缘,开始于斯,恩断于此。”
“这是为何?”
“奈何桥下几千丈,云雾缠绕,等待来生的是什么道,谁也不知。来生的约定,只是此生的一种后续,喝过了梦破汤,已经把所有忘却,来生的相见,只是一种重新的开始。奈何桥之名是说:奈何今生的相见,无奈来世的重逢。四维界以下的生物都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梦破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生命之魂魄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吧。”老周说的是情理均在,十分动情,子健听的十分的钦佩。
“可那桥头的凉亭何用?”
老周看了看笑到:“那桥尽头的凉亭,名叫梦破亭。”
“为什么叫这样奇怪的名字呢?”
“所谓梦破亭,就是专门给那些转世鬼魂喝梦破汤的地方,也就是凡间传说的孟婆汤。”
“哦!难道孟婆就是梦破的语误?”
“正是,孟婆本不是一个人的称谓,而是地狱里一个机构,机构的名称就是叫梦破堂。”
“梦破?”
“是的,顾名思义,就是让那些鬼魂忘记自己的前世和地狱里的情况。去做牛马畜生和饿鬼。可惜我们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啊!”
“你说什么?”
老周感到自己有些失言,忙笑着说到:“没说什么,你看那边!”
子健顺着老周的手看去,原来在梦破亭边站着几个人,凡走过之魂必须喝一杯桶中的汤羹才准过去。而那尽头就是与阴界轮回一部看到的类似的几个大坑,那些喝了汤的魂按照分类都被那些鬼卒剥皮、抽筋、换肠后无情地用铁刀背砍了下去,隐约中听到一阵阵凄厉的叫声,但是,子健知道,那是宇宙行使正义之声。
“那是什么坑?”
“轮回坑,从左到右分别是飞禽、畜生、饿鬼等轮回坑。跳到那里就要转世为什么了。如上仙想看,在下可陪您一观。”
“恩!我在阴界的时候看了一些,正好在此做一对比,我倒要看看此处与阴界轮回有何不同了。”说着,即刻飞到轮回坑穴旁边看了起来。
这时正好有一个恶鬼被几个兵卒押着走了过来,巧的是子健竟然认识,此人竟然是极善于撒谎骗人的柳剑明,此人身居省局高位,但却撒谎骗人,并与省委一巨贪有些来往,据说他这个位置还是因为走此关系得来的。可是,子健想不明白的是在他穿越巫界的时候他还是很健康的,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
于是,他走到那恶鬼的面前问到:“你可是省局柳副局长?”
“是!您是?快救救我吧,我实在受不了了呀。”
“可你怎么来到这里的?”
这时一个兵卒走了过来踹了那柳副局长一脚,然后对子健说到:“仙人有所不知,此人尚在人间苟延残喘,不过今只是将其灵魂拘来,让其经受地狱刑罚。他之生命已不远了。”
子健问到:“此人犯何罪过,为何受此恶报?”
“呵呵,这个恶鬼总以假话骗人,说帮助人家,可是如不给予金钱他是不帮的,因此,耽误了很多人的生活机遇。扰乱了阴间的生死大业。为此,阎王派我等每夜拘留此人一个时辰,在此受一次轮回大刑。然后将其送回。”那兵卒笑着说到。
“那此人寿命尚有几何?”子健问到。
“尚有十年,死后发往石磨地狱,来世转为饿鬼。”
“哦!谢谢。”子健听完后,不再看那副局长一眼,因为他对此人十分清楚,子健也受过此人的欺骗,所谓恶有恶报吧。
他走到那正在行刑之地开始看了起来,果然其残酷场面较阴间轮回更重百倍了,那个副局长自然也被压至刑场……
刘静看得显然有些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当他看到对“奈何桥”的介绍后,自己也不知怎么了,心里似乎有一种远方的呼唤,他似乎对自己的前世有了领悟和记忆,他感到无比的伤痛,不由大叫了一声后,思维从书中冲了出来。
“怎么了?”红薇显然被刘静的喊声所震,忙走了过来关切地问到。
“没有什么,只觉得好象有一种呼喊,使我难以自制。”说着刘静擦了擦脑门儿上的汗珠后说到。
“可你的脸色为什么如此惨白,我看还是休息一下,不要再看了。”
“南无阿弥陀佛!”突然一声佛号从殿外传来。
“啊!方丈,您怎么来了?”红薇此时正扶着刘静,当他听到有人颂念佛号的时候,转身看到是方丈走了进来。
方丈并没有说话,只是用手作了一个手势,示意她不要站起来。
这时刘静听到了红薇的话,忙努力地站了起来,双手合十说到:“劳顿方丈夜半来此,谢谢您了。”
“不谢,今日让你俩在此研读,自是还有他事,这些事情白天是无法说的,所以,应该是老僧谢谢你们才是。”没想到方丈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也使得二人明白,今天晚上方丈一定有重大的事情要告诉他们。
“请方丈指教。”这时刘静和红薇都已站立起来,恭敬地迎接方丈坐在了大殿前面的黄色蒲团上。
“恩,你们听过奈何桥边这首歌曲吗?”方丈有些与环境不太协调地问到。
“您是说一百多年前一个叫谢华的人唱的那首歌吗?”红薇问到。
“是的。就是那首。你还记得歌词吗?”方丈问到。
“记得,不过时代太久远了,不一定准确了。”红薇微启朱唇喃喃地说到。
“呵呵,不妨,你可以说说看。”方丈说到。
不过这可使红薇有些嘀咕了,心想:难道方丈来就是为了问这首歌曲吗?不,一定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也许这只是个引子吧。想到这里,她笑了笑说到:“恩!我记得这首歌词是这样写的:我,不是不想再骗自己;而是我,已无能为力;身,上长满你给的淤泥;它早已,让我苦涩无比。
就在那一天,最后看你模糊的脸;刹那间,发现自己越走越远;抬头看看天,就快到了奈何桥之前;手心画上个圈,当作祝福的语言;放在心间。
我已经走到了奈何桥边,不要逼我继续往前;你早已对我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