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红楼之将军 > 分章完结阅读17

分章完结阅读17

。newtianxi.com振威将军秦凡自救驾后就一直重伤不愈,这其中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如今竟是得出消息,已然清醒,伤势也在痊愈当中。各方反应自然不提,倒是皇帝下了一堆的赏赐,又亲自御驾到将军府上探病,一时间,振威将军皇恩浩荡。

皇帝穿着一身明黄常服,轻冠而来,听了御医的答复,丹凤眼中便有了些许笑意,似是松了一口气,挥退御医,行至秦凡塔前,坐在锦缎软座上,温声道“秦爱卿这一伤,着实让朕心忧,如今大好,朕亦安心了。”

秦凡披着宝蓝色的外衣,半靠在床上,脸色已然好了许多,“微臣让陛下担忧,实属不该。”

皇帝摇了摇头,笑道“说来,还是秦爱卿救了朕,朕若是不投桃报李,倒是无义之人”

又叹了口气,道“只是那日的刺客,竟是查不出来历,王子腾作为京城节度使,办事不利,朕虽是罚了他,却也于事无补。”

秦凡闻言,心中冷笑,王子腾如今是你手中的王牌,只怕这罚也是重重拿起,轻轻放下,至于那刺客,恐怕就是不查,皇帝心中也知道是谁了。面上却只装作不知,“想来是有些来历的,”

皇帝眼眸微闪,手下意识的转了转拇指上的白玉扳指,“朕闻言,虎贲军秦战,扣留了太上皇的密使,是也不是?”

秦凡一顿,愣了一下,急道“微臣倒是不知,”

皇帝忙道“秦将军莫急,朕也是听闻而已,只是若是真的,少不得要罚上一番了。”

秦凡却道“皇上若真是要罚,只罚微臣即可,当日秦战回营,臣曾经交代,边关虽远,却要谨记皇令,若真是出了这事,只怕是那位密使下了违逆皇令之事,秦战才会出此下策。所以万般皆是臣之错。”

皇帝闻言,默然半响,定定的看着秦凡,却见秦凡面色如常,无作伪之色,笑着安抚道“秦爱卿何罪之有,朕自会查明原因,再做决断,定不会让边疆战士寒了心。”

秦凡微微弓腰,正声道“微臣先在此谢过圣上。”

君臣二人又说了一番闲话,皇帝便起驾回宫,因体谅秦凡重伤新愈,也免了恭送之礼。

一室静谧,秦凡眯着眼半靠在床上,半响,一道黑影便出现在床前,恭敬的跪伏着,沙哑的声音道“主人”

秦凡微微睁开了寒眸,眸色清明,复儿闭上,微声道“这次做的不错,能将消息压下一月”

秦隐道“谢主人夸赞”

“让秦战将人放回来吧,在边关被关了一月,估摸着也不成样子了,便留他一命,回来见见他的主子吧。”秦凡冷笑道。

“是,主人”一阵风吹过,黑影消失无踪迹。

振威将军秦凡伤重昏迷后,太上皇派心腹亲信携密旨前往虎贲军大营,想取而代之。岂料双方冲突,此人竟是被副将秦战当场扣押。消息传回京城,文武百官皆哗然不止。

皇宫万寿宫

“砰”一个汉白玉玉如意被摔的粉碎,皇帝放在腰后的手,紧紧的握了握。一言不发的低着头。

两鬓斑白的太上皇早已从龙纹黄金大椅上站了起来,手指颤巍巍的指着皇帝,一时说不出话来,“你的臣子竟然这般犯上,你竟是放任他这般了吗?”

皇帝松开了手指,抬起头,温声道“秦凡重伤在床,此时夺兵权,岂不是寒了边关将士之心,况且父皇您是下的密旨,那秦战不识得,也是常事,若是这就惩罚,恐不能服众。”

太上皇眼中闪过一道厉色,“恐怕不是如此吧,那秦战口口声声宣称只认皇帝旨意,朕倒是不知道,你何时比朕的地位还高了!”

皇帝无语,只站着任凭太上皇责骂,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帝王,朕这还算帝王吗?!

太上皇见皇帝一直未说话,怒气稍减,转过身子坐到龙椅上,正声道“若是成儿,定不会如你这般管不住自己的臣子。”

皇帝听了这话,心里一紧,半响,微声道“父皇,皇兄如今是义忠王了。”

“朕自然知道他如今是义忠王,朕也知道,你不如他!”太上皇寒眸定定的看着下方的皇帝,寒声道。见皇帝又不说话,冷笑道“当初朕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自然也能再给他,你需记着,朕的儿子不是只有你一个。”

“谨记父皇教诲”皇帝微微低着头,恭敬受教。

对上这样一个毫无脾气的对手,太上皇显然很是没了说教的意思,摆了摆手。皇帝便受意而出。

坐在御撵上,看着两旁的雕镂玉砌,亭台宫宇。皇帝深深的吸了口气,丹凤眼中透露出一股坚决的意味。

到了乾清宫门口,便见到一个身穿枣红色蟒袍,身材微合的中年男子,正抓着一个执勤的宫女调笑着。

“皇上驾到”尖锐的声音响起,宫人们忙匍匐在地,气都不敢喘一下,中年男子慢悠悠的跪下,对着御撵中的皇帝笑道“恭迎皇上”

皇帝眼眸中精光一闪,片刻便又消失不见,微怒道“成何体统!”

中年男子呵呵一笑,并不当真,待皇帝下了御撵,进了宫里。方站起身子,摸了摸旁边跪着的宫女娇嫰的小脸蛋,笑嘻嘻道“等着本王去向皇上求了你回去。哈哈哈哈”

留下一脸通红的宫女,便自顾自的进了乾清殿。

进了内殿,便看到一地的奏折洒落在地上,笑嘻嘻的走过去,捡起地上的奏折,微肥的脸上因为笑容,显出两朵菊花,看起来颇为滑稽。

“皇上,有什么事情和臣弟说说便是,莫要动怒。”笑嘻嘻的将奏折放到桌上,对着皇帝道。

皇帝憋了眼桌上的奏折,忍不住一拳敲到桌案上,“都是些芝麻绿豆的事情,都拿来给朕看,那些国家大事,便都拿到万寿宫去,忠顺王弟,朕还是皇帝吗?”

忠顺王见这般,也不再笑,脸上正色道“皇上,都忍了这般久了,还在乎这一时吗?”

皇帝捏了捏拳头,靠坐在明黄靠椅上,叹了口气“今日老头子又提起废太子了,他若是这般舍不得他的宝贝儿子,当初就别废了,如今旧事重提,难道还想让朕将这皇位让出来不成!”

忠顺王笑道“他一向偏爱那人,这有何奇怪的,当初若不是出了那事,只怕他还舍不得废了那位了。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是皇上您,他还能如何,这废太子容易,可没听过随意废皇上的。”

皇帝泛出一个冷笑,“他倒是想,如今正想将秦凡手中的虎贲军兵权拿到手上,这天下还真就让他说了算了,可惜那秦凡倒是不卖他的帐。”

忠顺王道:“臣弟此次前来,也是和您商议这事,秦凡竟然不是废太子那边的人,何故又与贾府扯上关系,如今那贾府的人气焰颇盛,前日子还包藏了臣弟府上的琪官。”

皇帝拿起一个奏折,翻了翻,又扔在了一边,思索片刻道“朕也看不清此人的想法了,不过照目前的形式来看,他定不是老头子和废太子那边的人了,冯唐的镇东军,还需要此人牵制,朕现在手上只有京城附近的兵力,只能拉拢他,在图其他”

忠顺王叹道“只怪当年只顾着与那人相争,那般的好时机,偏偏让此人得了去,如今那虎贲军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恐怕这虎符都没有用了。”

皇帝转了转拇指上的白玉扳指,站起身子走下台阶,默然半响,方道“若是此人能臣服,他手上的兵力,再加上洛阳秦氏的助力,废太子何惧?”

忠顺王眼珠子转了转,笑道“自古以来联姻是最有利的,”

“你是说?”皇帝微微愣了一下,似乎是豁然开朗。

忠顺王呵呵一笑“如今皇族中适婚年纪的,便只有皇后娘娘娘家的这位尚阳郡主了,郡主貌美之名远扬,秦凡少年得志,也过不了这美人一关。”

皇帝点了点头,“如此倒是可行,只不过,”突然想到什么,微微皱眉道“他与那林家女儿已经有了婚约,天下皆知了,尚阳总不能去做妾室吧。”

忠顺王笑意更重,颇不以为意道“皇上,如今那林家女儿年纪尚幼,若是此时给秦将军赐婚尚阳郡主,郡主先进了门,自然为大,那林家女儿过了门,再好也不过是个平妻,那也是莫大的恩典了,还有何人敢多说一句。”

皇帝听罢,丹凤眼微微眯着,半响终于盈满笑意,“忠顺王弟,你果真是朕的智囊啊,如此甚好,”看着忠顺王点了点头,又微声道“这段日子为了避人耳目,委屈你了,日后定会让他们加倍偿还的。”

忠顺王忙跪下道“臣弟自当为皇上鞠躬尽瘁”

突然又笑嘻嘻恳请道“皇上,门外老头子派来的宫女,就赏给臣弟吧,呵呵”

皇帝会意,“竟是忠顺王开口,朕自然不好回绝,便赏了你也罢”

“臣弟谢皇上赏赐”忠顺王再次跪伏在地上,恭敬谢恩。

正文 21第二十章 省亲

天朝十一年十月,荣国府建好了省亲别墅,一应安排皆以妥当。贾政上了折子,皇帝思虑片刻,御笔一挥,定于次年正月十五之日,恩准贤德贵妃省亲。贾府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忙活,片刻不得闲,眨眼便到了元宵佳节。

贤德贵妃之尊,自然是阖府迎接,贾赦贾政等男子在西街门外,贾母领着女眷们在荣国府大门前迎候。

到了晚间,终于看到小太监小跑着过来报信,贾母等人皆往前迎了几段,稍定,便看见红衣太监骑马而来,站至两旁,垂首敬候。过了片刻,便见龙旌凤羽,缓缓而来,中间伴着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黄绣凤版舆。贾母等人忙恭敬跪下。那边又来了几个小太监,扶起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版舆过了中门并未停下,直接入了门内。众人依次行至里面。黛玉因是外姓之人,自然站在最后面跟着便好,眼眸往前面看了眼,见到薛宝钗等人靠着王夫人后面站好,心里叹了口气,到底是亲疏有别。

紫鹃见众人皆屏声静气,也不敢说话,稍后见众人都已经进去,忙靠在黛玉身边,拉着黛玉的手,探了下温度,只觉得触手温热。细声喜道“秦将军的那方温玉果真有效,戴着竟是不怕冷了。”

黛玉下意识的摸了摸心口,一阵阵暖意自那里扩散自全身,向来畏寒的身子竟是在这寒冬里也不觉得冷,抿嘴甜笑。

主仆二人见众人行远,也忙跟了上去,按照身份,自然是不用在里间去见贵人的,只在旁边的小隔间中敬候召见。薛姨妈和宝钗二人早已在里面候着,二人见了面只是点头一笑,也不敢说话,紫鹃服侍着坐在一边的檀木小椅上,担心待会见了贵人失了仪态,又帮着梳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额发。

黛玉倒是觉得自己不是贵人的至亲之人,应是不会召见,只在这边过过场子便好,想着那条玉带完工了,还不知道如何送与那人,今儿个元宵佳节,不知他会不会来?脸儿微红,心中暗骂自己不矜持,哪里总想着他夜半而来的,有违闺训!

突然一个红衣小太监拿着拂尘走了进来,断了黛玉的胡思乱想,只见太监眼眸扫了一圈,声音细细道“娘娘召见。”

黛玉闻言微惊,下意识看了眼薛宝钗,只见宝钗眼中闪过惊喜,心内叹气,不动声色的跟着薛宝钗施施然而出。

行至殿中,贾母和王夫人并贾府一众女眷皆在台下恭敬候着,眼眸都红红的,殿内只有两三个小太监一旁候着。两人先给贵妃行了宫礼,待贵妃恩准后,方才起身,皆低头不语,只待贵妃问话。

元春一身黄袍贵妃正装,头戴黄金宫冠,仪态雍容的看着台阶下的薛林二人,仔细对比了二人一番,见果如王夫人说的,薛宝钗圆润大方,林黛玉略显单薄。心里却感叹林黛玉倒是福相好,得了好姻缘,连圣上都特意高看了一层。想着今日出宫前,圣上特意交待自己的话“今日省亲,待你那林家表妹定要较亲姐妹还要亲厚。”自然也不敢薄带了这位自家母亲‘看不上’的表妹了。

元春雍容的走下台阶,行至二人面前,却只拉着黛玉的手道“这便是姑母家的林表妹了,果真是仙姿佚貌,难怪日前总是听母亲赞美之声,今日见了果然如此。”言语温和,举止亲热。

贾母等人自然惊讶之情油然而生,刚刚便是自家人叙旧,因为顾着身份之别,担心让人看了会失了规矩,让人抓住错处,也只能隔着距离,说一番旧话。却不曾想娘娘竟是待黛玉这番亲厚。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元春受了皇帝的意,必须为之。

旁边薛宝钗见状,脸色只是一瞬间有了异常,便恢复如常,端着娴雅的笑容,静待一旁。

黛玉心中自然是震惊无比,自己和这位贵妃姐姐可是自来不识的,二舅妈待自己不喜,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如今贵妃这番举止和话语,倒是让黛玉心里犯了疑惑。面上却只能恭敬道“娘娘谬赞”

元春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