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洲岸边的海面上,六条色彩斑斓的巨大海蛇纷纷腾出海面,冲我吐出鲜红的舌头,然后我在白衣仙子的轻笑声中,手足疼痛地吓昏过去。yuedudi.com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幽幽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屋子里,窗外,星光璀璨,竟是夜深时分,屋子里没有点灯,室内却一片明亮,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屋子墙壁和屋顶的石头在发出莹莹的光芒,如果没有猜错,这些都是未经细细琢磨过的夜明石,夜明石,即夜明珠的璞料,我曾在前世的某次远足中见过一次。
我身下躺的床很硬,是木头质地的,这木头散发出一阵淡淡的香气,是举世罕见的金丝楠木,可以历经千年而不朽。
书桌上放着一本薄薄的纸质手札,所用纸张竟然是我带来的落霞纸,洁白坚韧,手札上的墨迹还很新鲜。我随手打开手札,见里面不过是记载了上古四大美玉的传说故事,这四大美玉分别是,垂籍,结绿,蓝璞,玉璠。结绿我知道,某年中秋节被秦公祺有意无意地赏给了秦建之。
提起秦建之,我不免想起秦桓之,这个人,明明文采不凡,为何那次他不肯作诗?难道是有意把美玉让给秦建之?为什么呢?
我的心口突然剧烈地疼痛起来,手札掉落在地上,发出一点小声响,门口处一道白光闪过,一名白衣仙子出现在眼前,捡起手札,对我说话,她的声音柔媚动听,可是眼中分明幸灾乐祸:“姑娘想念情郎了吧?”
我默不作声地点点头。
仙子的声音还是那么婉转动听:“姑娘每想念情郎一次,心口就会疼痛一番。原本以为,姑娘在醴泉中浸泡了那么久,已经脱胎换骨,没想到还是丢不掉凡夫俗子的欲念。”
她的话里包含着深深的讽刺和鄙夷,仿佛我是酒醉误入怡红公子卧室的刘姥姥,在人家温香软玉的卧榻上猪一般的酣睡,还狂放酒屁饱嗝,生生玷污了怡红院的清白。
我没有理会她的嘲讽,任由她将我扶回到床上,见她打算转身离去,才冷不丁地问道:“仙子,我什么时候能见到天神?”
白衣仙子瞥了我一眼,讥笑道:“姑娘现在还是凡胎肉眼,料想时机未到。”
我反驳她的谬论,慢悠悠地说:“正因为是凡胎肉眼,才求见天神,如果已经成仙,还找你们作甚。”
白衣仙子明显对我这种傲慢无礼感到十分不满,她好看地蹙眉瞪眼:“姑娘,还是耐心等着吧。”说完再不理我,飘然而去。
我乏力地倒在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这种感觉很可怕,于是决定换一个人想念,就这样,一个坐在柳林中看书的绿衣少年出现了,他在等我,很深情的样子,我大胆地凝视他的双眼,这回我敢肯定:他的眼瞳的确是有点发绿的。。。。。。
心口竟然又剧烈地疼痛起来,疼痛中我吓了一跳:原来我一直都脚踏两只船,竟然同时喜欢两个人,而不是结束了一段感情才开始另外一段......
白衣仙子毫无预兆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颗黑色的药丸,不怎么温柔地让我服下,我将药丸咽下时,差点翻了白眼,白衣仙子替我不停拍背顺气,她的手,十分冰冷,即使隔着两层衣服也能感觉得到,莫非她是活死人?我心里害怕起来,后背变得僵硬,只盼她快点结束。
冷美人冷冰冰地开腔了,打断我的揣度:“姑娘的情郎不少啊,刚想完一个又念另一个,如此下去,怕是天神也难救你。”唔,她是怎么知道的?读心术?
她似是不屑于对我解释:“岛上之人能读懂这岛上所有生灵心中所想,姑娘还是不要费神猜测了。总之,我不是什么活死人。”
她将手抽了回去:“我劝姑娘还是不要再犯傻,那样只会减少你的寿辰。”
黑色药丸看来还有安神作用,白衣仙子出去前,我就睡着了,这一觉不知道又消磨了多少日子。
我再次醒来,唯一的消遣就是看那本手札,其实手札上的字迹不怎么样,写的偏又是古篆,如果不是我以前的一番苦功夫,这字我很难看得懂,都是托秦桓之的福,他让我在“图书馆”修复他那四本怪里怪气的书籍,书籍上全是篆体字。
可我无意中又动了情念,心口火辣辣了的疼痛,又是一道白光闪过,满以为白衣仙子又送一颗药丸进来,可没想到进来的是一位坐轮椅的老者。
老者仙风道骨,白衣白发,白髯垂胸,手中一支白色佛尘,他标准的丹凤眼中一派痛惜之情:“姑娘和令尊一般,始终放不下一个情念,每每受这情念之苦。”
难道这老者就是岛上的天神?那他为什么是残疾的呢?仙人连自己都治不好,如何能解救世人?
正如白衣仙子说的一样,老者毫不费事地读出我心中所思:“姑娘想的没错,按理说老朽连自己都医治不了,实在不该在这岛上妄称天神。”
我虽然恼他让我平白无故受情念之苦,可能永远不能再谈情说爱,但见他年纪一大把,可怜兮兮地坐在轮椅上,一开场又是自嘲自讽,觉得自己有点刻薄了,连忙陪笑道:“晚辈无礼,还望天神莫怪。”
老者呵呵地笑了起来,十分欣慰:“姑娘和令尊性子很像,连道歉的语气都一般无二。”
他两次提到我的父亲,让我很兴奋,我好奇地望着面前的老人,希望他不要再兜圈子,快点告诉我真相。天神笑吟吟地阻止了我的冲动:“姑娘不必着急,你听完老朽的故事后,再想一想要不要认这个父亲。”
老者真是幽默,认不认这个父亲?我千里迢迢地来,为旳是什么?不就是想弄清楚自己是谁吗?见我有点抓狂,天神觉得自己的关子已经卖得够多了,于是莫测高深地开始讲“故事”,讲故事的方式是和我互动的,故事的结局是开放式旳。
天神看着我手中的手札,笑问道:“姑娘是否知道这四大美玉的故事?”
我先是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垂籍,采于晋国,本是晋国的国宝,后来晋国借道虞国讨伐虢国,便将垂籍送到虞国作抵押,虢国灭亡后,虞国不肯将垂籍归还,晋国借机灭了虞国,垂籍在混战中不知去向。至于其他三大美玉,恕晚辈才疏学浅,无从得知。”
天神捋了一下长髯,微微摇头:“姑娘所说乃是普罗大众皆知的事情,是写在史书上供世人阅读的,远非事实的真相。”
这个我信,公共媒介上的信息大概只有百分之十是真实的。
天神微微颔首:“事实的真相是,四大美玉包含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如果有人能揭开这个秘密,他就能得到四大神兵的鼎力相助,取得天下。”
看来又是一个黄龙出现般的预兆,黄袍加身式的作秀,我微笑着接过翎子:“不知道我朝高祖夺得天下,也是因为揭开这四大美玉的秘密?得到四大神兵的相助?”
天神意味不明地看着我,嘴边飘过一丝微笑:“姑娘似是不相信有秘密旳存在?那姑娘是否知道高祖是如何取得的天下?功劳最大的开国元勋又是谁?”
吴允节曾在书舍里告诉我当前的时势,说起过高祖的发家史,因为里面掺杂着太多旳受命于天旳政治手段,我当时有点不屑,只依稀记得一些残缺暋酢醵巍?br>
所以斟酌字眼般对老者说:“我朝高祖曾是秦中小吏,为人圆滑,虽然官小,倒也丰衣足食,家庭和睦,后来不知怎地,三十岁那年去了一趟汉中,回来后突然举兵起义,同时得到一名同乡旳大力支持,势力不断扩大,渐渐成了力量最强大旳一支起义军,再后来嘛,又得到一名军事天才旳加盟,更是势不可挡,终于打败了前朝腐败旳朝廷,夺取了天下。至于功劳最大旳开国元勋当然是高祖旳同乡,就是曾经辉煌冀州皇甫氏,还有那名军事天才,人称神威将军旳姜瑜。”
老者的佛尘轻扬,提出一个简单旳问题:“高祖得到天下后,是如何对待这两位大功臣旳呢?”
我想都没想:“高祖得天下后,并没有上演飞鸟尽良弓藏的把戏,而是将同乡皇甫氏封为丞相,辅助朝政,封姜瑜为楚王,加九锡,诏告王位可以世袭。”
老者点点头:“姑娘所说不错,高祖夺得天下后的确没有赶尽杀绝,那为什么楚王没有善终呢?”
我想起吴允节在双清苑和秦桓之论道的时候说过,没有政治头脑的武将下场都不太好,原因在于打完仗后,他们不懂收敛,继续在和平岁月里充老大,结果被别人玩死了。楚王姜瑜就是这样:“楚王自幼家贫,食不果腹,母亲曾外出讨食,受尽欺凌,所以楚王受封后,在封地大兴土木,建造了巍峨的宫殿,布置得富丽堂皇,又掳了诸多民间女子,充当宫娥,侍奉他的母亲和妻小,对于世间的珍宝和财富,更是来着不拒,渐渐地变得跋扈骄横,在封地接受官员百姓的跪拜也就罢了,可到京城给高祖祝寿时还让百官给他行跪拜之礼,引起了朝中官员对他的强烈不满,不断上表弹劾他,他不但不收敛,还大力加以打压报复,积怨越来越深,这才导致他后来的悲剧。”
当然早就有人嫉恨他的显摆,检举他的宫殿比皇宫还要奢华,宫娥比皇宫里还要多,私人财富比国库还要丰盈等等,恐怕这才是祸害的根源,其实高祖还是想拔掉这根肉中刺的。
老者心领神会地看着我,自然是看透了我心中所想:“高祖的确有除他之心,出力的正是身为丞相的皇甫氏。”
因为要照顾老年人,我主动接过话头:“皇甫氏和高祖是同乡,沾亲带故,知根知底,皇甫氏当初乃是散尽家资,变卖所有产业跟随的高祖,绝对忠心无二,毫无保留,皇甫氏也很聪明,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拒不接受封王封爵,只担任了不是世袭的丞相之位,一直兢兢业业地辅助朝政,楚王骄横,高祖心里不安,皇甫氏当然也愿意替高祖解难分忧,趁着楚王进宫给高祖祝寿之际,将楚王扣押在京城,列举他的诸多罪状,逼他认罪。”
问题是,这与四大美玉有什么关系?我们的话题是不是扯远了?
老者堪堪笑道:“姑娘有所不知,神威将军之所以得名,乃是受了老朽兵书的缘故。他本是山中樵夫,如何识得兵法,老朽当年驾鹤西游,见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心中不忍,在山中小憩之时,曾受姜瑜的一碗清水,这才将兵书授予他,同时将用兵的心法也一并传授。”
恩,老家伙总算回到主题了,我的太阳穴猛然一痛,难道是天神怪我心中不敬?老者脸上果然有一个狡黠的微笑,我忙陪笑:“这怎地与裴公碑上所说一致?莫非裴公即是姜瑜?那仙人就是老人家您?”
老者点头称是:“不错,正是老朽,姑娘如今可信,四大美玉有巨大的秘密了吧?”
我连说没错,没错:“裴公碑上说,高祖其实有四大得力部下,可为何只有皇甫氏和神威将军被世人所知呢?那位吴国流亡公子章远怀,高祖的另一位同乡令狐简又去了哪里呢?”
说完忽然惊觉,咦,不多不少,正好四个得力部下哎,好巧啊,莫非就是四大美玉的化身?守护者?
老者见我终于开窍,面露惊喜,像是大学里的老师和已是成年人的大学生对话一样,觉得彼此之间没有什么沟通障碍,笑嘻嘻地说:“姑娘终于肯相信老朽了,好吧,老朽这就将这秘密一一道来,姑娘不妨猜一下,这楚王会是那一块美玉的化身呢?”
我低头思索片刻:“玉璠鲜红如鸡血,寓意武将应有的十足血性,所以玉璠应是楚王所有。莫非这美玉也是仙人您赠与姜瑜?”
老者摇摇头:“非也,老朽只传兵书,至于美玉,靠的是机缘。”
:“姜瑜不知何时得到玉璠,所以老朽在山中遇见他,乃是天意,天降神将助那独孤氏。至于垂籍,白如凝脂,一直是秦中秦氏祖传之物。”
我大吃一惊,秦氏,竟然也是开国元勋之一?我怎么不知道?是传说中的章远怀还是令狐简?
老者看着我,微微哂笑:“姑娘真是糊涂,竟然没有猜到,以武平侯之智,定是令狐简的后代无疑。”
可是秦公祺很会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哦,更像章远怀才对,那令狐简是老油条,市井无赖小混混,秦家是时候变成了书香世家?朗朗如天上月的秋月公子怎么会出自这样不堪的祖先呢?
我很不舒服,心里极不痛快。
老者嘲笑般看着我:“姑娘还是一心想着情郎,看来是不想完成大业了。”
完成大业?难道要我做皇帝?我干脆直接问他:“天神不妨直接告诉我,晚辈到底是那一块美玉的后人?”
老者没有理会我的咄咄逼人:“至于结绿,本就是吴国国宝,章远怀的复国信物,章远怀极有谋略,为独孤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只是他不好居功,一直隐身于后,只想着有一天能荣归故里,解救族人出水火,可惜不等独孤氏夺得天下,他的族人已被灭绝杀尽,章远怀悲愤之余,心灰意冷,也看破红尘,在独孤氏登上大位后,笃信道教,云游四方。”
我问道:“如此说来,章远怀定然没有留下后代,这结绿,为什么会流落民间呢?后来又被秦氏所得。”
也就是说,秦家现在已经拥有两块美玉。
老者轻声说道:”章远怀的确没有后代,他出家后,把结绿送给了跟随他多年的长随,顾氏,顾氏的先祖很聪明,也很用功,在吴地多年经营下来,也有一定势力,只是顾氏不懂得结绿的价值,在二十多年前,为了保住江东,把结绿送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