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zw.com是的,当时我确实吓傻了。我瘫软在地,想跑,浑身却没有丝毫的力气。想喊,嘴巴干干的,只小声喊出了‘狗熊,狗熊’几个字,然后自己身体怎么也动不了,而那狗熊却一步步离我越来越近。”
在火把昏暗的光亮下,只见张尕宝胡子拉喳的脸上现出惊恐之色。他眼珠突出,紧紧盯着前方,好像现在真的有一只凶狠残暴的狗熊向他疯狂扑来。
他继续说道:“那狗熊,挥动着如磨扇般大的熊掌,恶狠狠向我拍来……”
“啊-”张明全惊呼出声。
平躺的美惠子也不由地坐了起来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柳凌霄的故事(1)
更新时间:2014-9-29 8:55:02 本章字数:3109
“嘿嘿,你们不要紧张,我没事。关键时候,那黑娃兄弟推了我一把,我向旁边扑倒,才躲过了那狗熊的一掌。”张尕宝憨笑着说道。
马达心中暗暗发笑,他想起了与张尕宝初次遇到“森格”时的情景。那次,张尕宝也是被自己推倒才躲过“森格”扑击的。
“哦!”美惠子和张明全都长出了一口气。
“那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张明全又问道。
“后来,我爬起来,没命似的与黑娃跑到了牦牛的后面。嘿嘿,你们猜,这会我与黑娃又看到了什么?”张尕宝又开始卖关子了。
“不知道!您快说。”美惠子漂亮的眼睛一下一下忽闪着,焦急地说道。
“嘿嘿,我看到了以前从来没看到过的奇特一幕。只见那些牦牛,屁股对着屁股围成一个圈,将所有牦牛犊圈在里面,保护住了牦牛犊。而另外两只牦牛疯狂地向狗熊冲去……”
“《章节经》中云:‘一切有情生命皆可爱,遭受惩罚自然生恐惧,由此揣思自己之感受,不可鞭挞亦勿要杀生。’ 张居士所讲的故事,正是印证了大乘禅语。凡是具有生命的,如这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还有其它动物在内,对于它们,我们当根据自己的感受,是不可以伤害的。”盘腿而坐,闭目诵经的顿珠活佛睁开眼睛,缓缓说道。
众人听了活佛说法,沉思感悟,收益颇多。
“那后来怎么样了呢?”张明全按耐不住,急切地向张尕宝问道。
“两头牦牛用他们的角向前抵着与狗熊交战了起来。经过激励的战斗,一只牦牛的脑袋被狗熊拍碎了,而另一只牦牛也用它的角抵入了狗熊的心脏。狗熊死了,我们得救了。”张尕宝如释重负似得讲完了故事。
美惠子长出了一口气,欢快地拍着巴掌,说道:“故事讲得好,讲得好。”
张尕宝嘿嘿憨笑着,左手挠了挠头。
杨健铁青着脸,走入石室。他一句话也没说,坐在墙角,闭目休息。
美惠子意犹未尽,还想听故事。她看了一眼坐在墙脚闭目养神的郑教授说道:“郑伯伯,在来通海的路上,您说等有时间会给我们讲讲柳凌霄的故事。现在有时间了,您可以给我们讲讲吗?”
郑教授睁开紧闭的双眼,看了顿珠活佛一眼,又看向众人,微微笑着说道:“柳凌霄,绰号‘柳撼龙’,湖南老一辈人中,没有不知道他的。他找墓、挖墓本领高强,祖上几代都是盗墓界的‘倒斗’高手。解放后,他被湖南省考古队招聘,为国家找墓挖墓,出了很多的力。那一年我参加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便与他相识。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时别人不问,他一句话也没有。如果在人群中呆久了,别人对他总会忽略不计,感觉他是个可有可无,多余的人。那次,他施展所学绝技,解决了考古队遇到的很多难题,得到了发掘人员的一至赞誉。二十年前有一次我与他去参加翠山岭古墓勘探,经历的事那可当真凶险的多……”
郑教授娓娓讲起了柳凌霄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正当壮年的郑教授接到远在湖北发掘古代墓葬群的考古队打来的电话,说翠山岭村民在当地发现古墓。希望郑教授与考古队派出的柳凌霄一块儿去一下翠山岭,先了解下情况,为考古队的进入做好前期准备。
郑教授因为以前经常与考古队合作参加古墓的发掘,所以这次便也满口应允下来。
第二天,柳凌霄早早来到南华大学与郑教授会合。
柳凌霄满脸土色,微微弓着腰,束腰裹腿,衣着邋里邋遢的。沧桑的脸上永远是那副万年不变的木纳表情。
考古队联系当地驻军部队,由驻军部队派出一名解放军连长,开着吉普车,护卫郑教授和柳凌霄向翠山岭行去。
那解放军连长姓王,山东人,长得高大伟猛,说话瓮声瓮气的。他边开车边抱怨道:“奶奶个熊,怎么这么多古墓呀。害得老子错过了这次体能集训……”
郑教授和柳凌霄笑了笑。
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吉普车开到了翠山岭,几番打听后,郑教授他们找到了最初发现古墓的那户村民家。
很凑巧,那个村民正在家里养伤。
郑教授、柳凌霄和民兵连长被那位村民的家人请进了地面上晒满茶耳的小院。
翠山岭上一年四季都生长着一种植物—-茶耳。这茶耳食用时脆甜可口、润肠生津,极受人们喜爱。茶耳成熟季节,四面八方的人会赶着趟儿来到翠山岭采茶耳。这些人当中,有为了陶冶心情亲近大自然而来采摘茶耳,供家人食用的;也有纯为了商业利益,将采摘茶耳作为谋生手段,被当地人唤作“茶耳人”的。“茶耳人”将采到的茶耳按优劣筛选后,将优质茶耳拿到集市上去卖,劣等茶耳放在自家食用。古往今来,翠山岭满山遍野生长的茶耳,为养活一代代繁衍生息的“茶耳人”发挥了不可估摸的作用。
那受伤的村民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耳人”。
眼窝深陷,脸色憔悴的“茶耳人”,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抻着打上石膏的左腿,问清郑教授等人的来历后,脸色微变,欲言又止。
他的家人搬来小竹凳,让郑教授等三人坐在了他的身旁。
“把你在翠山岭看到的,给我们说一下,好吗?”郑教授脸色和蔼地对“茶耳人”说道。
那“茶耳人”看了看郑教授,深思了一会儿后,慢慢说道:“往年这个时候,茶耳生长繁多,不用到翠山岭八百里外的‘葫芦口’就可以采摘到需要的茶耳。可是今年天干缺水,茶耳长势不好。我为了找到更多更好的茶耳,独自闯过‘葫芦口’去好几十年没人到过的翠山岭深处去采摘茶耳。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也采了不少优质茶耳。可是,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腿踩空,滚下了一道并不算太高的悬崖,摔断了左腿。当剧烈的疼痛感使我从昏睡中惊醒过来后,我透过眼前遮挡的杂乱草木,看到有一块残存的古墓碑。墓碑旁边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穹形洞口,洞内黑呼呼的。以前听老辈人讲,这翠山岭深处有古代大墓。看来,我到了古墓入口处。我摔断的左腿很痛,我不想再在那个地方呆下去,我用右腿支撑起身体,正要往回走,突然……”
说到这儿,那“茶耳人”身躯开始微微颤抖,满脸出现惊恐之色。他不再说话了,好似陷入了痛苦的回忆当中……
“发生了什么?”王连长提高声音问道。
“我发现,那洞口,那洞口,啊、啊……”那“茶耳人”身体剧烈颤抖着,脸部极度扭曲,眼珠突出,脸色涨得通红,大声胡乱叫着,并开始不停地咳嗽。
他的家人连忙扶住他的身体,手在他胸口捋动,为他顺气,又抬着藤椅,将他抬进了里屋。
看来,从这个“茶耳人”身上再打听不到古墓的任何消息了。
据“茶耳人”家人说,茶耳人那次采茶耳回来已到了第二天中午。回来时,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发着高烧,嘴里不停地胡言乱语,说翠山岭古墓危险什么的。详细一问,他情绪就会很激动,不停地咳嗽,要断了气似的。家人再也不敢问他,送他去医院包扎了伤腿后,将他发现古墓的事上报了当地政府……
“奶奶个熊,我不怕前面有什么危险。我们现在就去古墓,郑教授,柳先生,你们怕不怕?”王连长摸了摸腰间挎包中的54式手枪,捋袖揎拳,一脸兴奋地说道。
郑教授和柳凌霄相视一笑。他俩商量了一下,向“茶耳人”家人问清翠山岭古墓的大概方向,在“茶耳人”家吃过午饭后,将吉普车存放在“茶耳人”家后,由郑教授背起装满古墓勘探必要的一些工具的帆布包后,与王连长一起向古墓行去
正文 第六十八章 柳凌霄的故事(2)
更新时间:2014-9-29 8:55:03 本章字数:3107
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沿着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走了一个多小时后,郑教授等三人走入了一片纵横十几公里的桂花树林。
据“茶耳人”的家人说,那翠山岭古墓便在这四季常绿,树影扶疏的桂花树林深处。
郁郁葱葱的参天桂花树,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扑鼻的香味不由地让郑教授等三人脑中清新,从未有过的舒适感瞬间传遍了全身。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好美的桂花呀!今年天气干旱,没想到这桂花却开得如此之好。”看到满山遍野的桂花,郑教授诗兴大发,不由得吟诵了一首。
那密密扎扎生长的桂花树间,长满了青翠欲滴,茂盛葳蕤的灌木茶树。那茶树上,稀稀落落地长着一丛丛小小的茶耳,远看上去,如同在叠峦起伏的绿色山脉上,随意落了几只白色的蝴蝶。
正如那茶耳人所说,今年茶树长势不好。这些茶耳萎缩青涩,发育不良,远比不上往年生长在此地的那些白嫩晶亮,胖乎乎的茶耳。茶耳人不屑于采摘它们,都到翠山岭“葫芦口”那边去采摘了。
王连长在前面开路。郑教授和柳凌霄跟在他的身后,穿过葳蕤难行的桂花林,向翠山岭深处走去。
一路上,郑教授等三人不停地会遇到三三俩俩采摘茶耳的人。为了不引起这些人的注意,掩人耳目,郑教授等三人便也装模作样采摘茶耳,脚下却一刻也不放松,沿着先前被人踩出的林间小道,向前急行。
两个多小时后,郑教授等三人到了翠山岭八百里处的“葫芦口”。
绵延千里的翠山岭如同一条巨龙,它延伸到这儿的两条支脉如同龙的两只足,突兀相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葫芦口”。
“葫芦口”内,采摘茶耳的人很多。
这儿的茶耳看样子比那受伤“茶耳人”前几天来采摘时还要多得多。那肥厚嫩亮,一看让人生津止渴的茶耳比比皆是。
那些采摘茶耳的人,有的正挥汗如雨,不停地在向前走动,左右相顾,采摘着自己可心的茶耳;采摘的茶耳已装满大大的柳条筐,立在旁边的人,正悠闲地席地坐在草地上打趣说笑。
郑教授等三人穿过“葫芦口”,避过那些采茶耳的人,悄悄向翠山岭深处走去。
可是,刚走了几步,却还是被一个眼尖的“茶耳人”看到了。他大声喊道:“喂,你们几个人是采茶耳的吗?‘葫芦口’里面再往深处走就很危险了,我劝你们不要进。这‘葫芦口’的茶耳长势好,也够你们采摘的”。
郑教授等三人只好停住了脚步。
郑教授看了看远处那几个向这边张望的人,悄悄对柳凌霄和王连长说道:“这儿人多,如果我们贸然进入翠山岭深处,必将引得这些人仿效也去寻找古墓,这将会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会给古墓保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先要不动声色的退出去,再想办法。”
柳凌霄看了看山势,也小声说道:“此山势纵横盘旋,实为‘盘龙’之象。那古墓想必定在龙盘中心所在。退出‘葫芦口’我们迂回到右侧,翻过右侧支脉也能到龙盘中心处。只是那左侧支脉地势崎岖,要难走的多了。”
“现在,也只能这样了。时不宜迟,退出‘葫芦口’吧。”郑教授说着,继续装作采摘茶耳,转身向“葫芦口”外走去。
柳凌霄和王连长跟在了后面。
退出“葫芦口”后,三人往回走了一段路,再无采摘茶耳的人看到后,按柳凌霄所说方法,迂回到“葫芦口”右侧,向右侧支脉山岭上行去。
这山岭上要难走多了。
那参天桂花树生长的更加密集。它们盘根错节,枝条互相缠绕着,遮挡了天上的阳光。地面上虽然长满了低矮的茶树,但茶树上的茶耳却很稀落。
因为很少有人涉足,所以这儿地面上根本没有路。
分开地面上那些低矮的灌木茶树,将腿放进去,防备着眼睛不被两边的灌木枝扎伤,郑教授等三人行进的很慢,半个小时往往才能前进十几米。好在有王连长在前面开路,郑教授和柳凌霄还算轻松的多。
走了一阵儿,天上又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那雨水穿过满眼皆绿的树冠,滴落到地面上。地面逐渐变得湿滑起来。三人瞬间又感觉周围的环境阴冷起来。
“奶奶个熊,这儿就不是人呆的地方。”王连长嘴里大声嘟囔着,走一步滑一下的,手中挥动一根碗口粗的树枝,开劈着面前的路。尖利的灌木刺在他臂膊上划出了好多细小的口子。
两个多小时后,天空中下的绵绵细雨逐渐停歇了。太阳光又穿过树冠,斑驳陆离地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