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农女有点田 > 分章完结8

分章完结8

乱跳的鱼时,立马就有要买的冲动。bixia666.com

“小朋友,你这鱼多少钱一斤啊?”。

青稞听人问起了价钱,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说“阿姨,你们平时都是多少钱从副食商店买的?”

这个价钱她还真的不知道,在家她也没有可以问,她虽然重活一次,不清楚是多少,农村人很少去买鱼吃的,就算是买那也是海里的鱼,所以淡水鱼的价格就算是隔壁刚生了孩子的三婶也说不好是多少。

李淑珍看到孩子为难的样子,心里顿时就涌起一股子怜惜,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担起养家的重任,让同是母亲的她感到心疼。

“小朋友,阿姨从商店里买鱼都是三毛钱一斤不过那是死鱼的价钱,你这是活鱼怎么也得贵一点,阿姨给你三毛二一斤行不行?”。

稞子知道了城里的价格以后,摇摇头道“阿姨,咱们就按三毛钱的算,多了少了的就请你担待一些,我没有带称过来,你们家里有称吗?”

她过来的时候也想到要带称来着,不过称那个东西实在是挺贵的,她们家还没有那个能力置办这个东西,所以她打算过来借用一下,实在不行就用手估量一下算了。

青稞要的价格让李淑珍有些惊喜,“有有有,阿姨回去给你拿去,那个我再问问别人看看还有没有买的哈”。

这么便宜的价格而且还不用认购证,太划算了,她乐不颠的跑回去,青稞听说还有人过来买,这心里也开始乐了,开张大吉啊,今天出门看来是黄道吉日李淑珍回去拿了钱了和称,开始敲开四邻的大门,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没事在家里待着呢,有这样的好事还是跟关系不错的邻居分享一下。

周围人听说还有这个好事,都纷纷拿着盆走出家门,稞子远远的就看到有不少人走过来,赶紧的从宝贝里又多弄出了几条鱼和青菜出来,少了怕不够分啊

老头老太太到了跟前赶紧的过去挑鱼,大家选中要买的鱼,和菜,赶紧的要付钱,一来是着急回家做饭,二来也是怕有人看到他们私下买卖让人给抓到了。

有人抢着付钱青稞当然乐不得呢,拿着称想给人家称重量,不过由于力量有限,这秤盘她实在是举不起来。

李淑珍在一旁看着都心疼,孩子太小了哪儿能举得起来呢,“小朋友,阿姨给你称,你负责收钱就行了”。

对这个好心的女人,青稞心里真的挺感激的,纯真的小脸浮上一抹微笑,甜甜的说了句谢谢。

李淑珍这边报重量,青稞这边立马就算出了价钱,那个速度连买鱼的人都感到吃惊,“这个孩子要是念书,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人群中有人感叹的说道。

拿出来的十三条鱼都卖了出去,还有昨天摘的青菜,西红柿,豆角什么的。王倩兜里也装满了零钱,最后给李淑珍的那条鱼她只收了半价,人家都帮了这么大的忙了,怎么也得给人家一点优惠不是。

李淑珍本来还想给全价的,可是拗不过孩子的坚持,“小朋友,以后你要还是过来卖东西,你就到这儿来,咱们这个地方隐蔽一点,别人不会轻易发现的,你千万别去人多的地方去卖哈,小心让人给举报了。”临走时她还不忘叮嘱这个农村来的小姑娘。怕孩子不懂情况,钱没挣到,再出了事情。

青稞对这个好心的女儿真的是由衷的感谢,没有她的帮忙,这些鱼要是卖出去还得费一番力气“阿姨,我叫青稞,你可以叫我稞子。不知道你怎么称呼?”

李淑珍看到小姑娘彬彬有礼的样子,也打心眼里喜欢,自家的调皮小子哪有小丫头这样可心,一脸慈爱的摸摸她的小短发“你叫青稞啊,很好听的名字。阿姨姓李叫李淑珍,以后你就我我李阿姨”。

“李姨,我还有一些大米,和白面,不知道,有什么有要,在那妈那边的车上呢?”

“一听,大米和白面,这可都是细粮有粮票出是定量买的,现在别说是农村,就是城里,也大多数是吃不饱饭的,有钱,上黑市都不好买啊!”

“真的啊,有多少斤”

“两口袋,有两百多斤吧!”婶先带你到婶子家,一会儿,你妈过来,你们直接到我家,我联系买要买的人,过来啊,这可别被人逮住了。

“行”

李叔珍家,就住门洞的一楼,到是很好找,李叔珍给青稞倒了杯水,稞子喝完,问了一下,这地方的黑市在哪,也就走了。

稞子直接来到了黑市,用买鱼和蔬菜的钱,高价买了两口袋玉米面。

因为人小,她和卖面的人商量,借他的推车一用。

那卖面的大婶也是实称人,而且,感觉青稞,也不是骗子,再说了,就算让他帮忙推也是应该的,必竟这可是一个大主户。

青稞,谢了帮忙,说家不远,用不了,多久就会把车子给送回来的,还留了两块钱的压金,让卖面大婶放心。

青稞,把玉米面推到拐弯处,看没人,立即把玉米面和车子收到了空间,又费了九虎二牛之力,把白面和大米给放到了车上。

立即往李淑珍的楼下走去,当了小区拐脚,才把车子给放了出来,推着车子,就直接到了一楼,刚到,李叔珍立即就开门了,显然,她一直在窗户那望着呢。

“孩子,你娘呢,怎么没来,这东西,多沉啊”

此时屋子里,以有很多的人,拿着盆和口袋坐了满满的一屋子。

青稞笑道:“阿姨,不重,我妈来不了,我又不想失信与你,所以自己过来了”

接下来,有人问价钱,青稞,买的还是和合社里的一个价钱,绝不是黑市的价钱,大家都很高兴。

还是李阿姨,帮忙称,稞子,收钱。

一袋米,一袋面,很快就空了。

青稞,向他们打听了医院的的方向在

☆、十七章 初见

还是李阿姨,帮忙称,稞子,收钱。

一袋米,一袋面,很快就空了。

青稞,向他们打听了医院的的方向在

李淑珍叮嘱了一番才离去,因为稞子说她妈会找她,两人约好在医院见面的,大家才在李叔家散去。

因为私卖东西,特别是粮食,在当时可是投机倒把,不单单要东西没收,更会挨批斗,可当时城里的人,每人成人定量才十二斤,每天一个人的粮食连半斤都不够,而国营买粮还要粮本和粮票的,所以基本是每个城里人家也吃不饱。

对于这个小姑娘,来卖这么便宜的粮食,大家还是非常高兴的,可也象是做贼似的。买完趁人不注意,都回去了。

李叔珍也再三叮嘱青稞,以后,再卖什么,可以先到她家来,这样安全些。谢过了李姨,稞子开始向医院走去。

刚走出李淑珍家不久,她就发现有一个小男孩远远的跟在她的身后,盯着她看,从那些人过来买鱼时那个小男孩就一直在,自己回来的时候,也看到他了,当时不过以为是这里谁家的孩子,看着自己卖东西,可能好奇吧。她没有理他,又继续往前走,因为,她真的十分着急想见她的妈妈,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谁知,她走的快了,回头见那小孩子,也跟得很快。这让青稞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身后跟了个鬼子似的。

她快走两步,走到了一个拐角,就在拐角处停了下来。果然那小孩子急急的跟了上来。一见青稞就站在拐角处,直直地望着他。

小男孩立即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两只小手纠结在一起。

小男孩的摸样长的真是虽然面黄股瘦,但长得很俊,唇红齿白的,年龄跟他小哥差不多大。不过身形有些瘦,跟三婶家的孩子有的一拼。

“你跟着我做什么?”青稞有些好奇的问。

小男孩有些羞怯的说道“我妈妈病了,我想给她买点鱼吃。可是我没有钱。”说完可怜巴巴的看着她。

听话音这个孩子好像不是本地的,青稞不清楚小孩家的情况,接着问“你爸爸呢。还有你没有爷爷奶奶吗,他们不管吗?”

小男孩有些迟疑,但是还是开口道“爸爸被人带走了,爷爷,奶奶不在这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生病了。”说完话音里已经带了一丝的哭腔。

听这话青稞心里已经有大概的猜测,得,小男孩此时的身世估计比她都可怜。

“你叫什么名字呢,我叫稞子,今年九岁了”。

男孩子有些羞怯的用两着小手绕着两边的衣角,低着头小声的说“我叫夏皓,今年十岁了,你比我小,该叫我哥哥的”。

青稞有些无语,这孩子明显是过来从她要吃的,还这么执拗。显然是一个极爱面子的家伙,可能,想从自己要鱼,是一件让他很难堪和不好意思的事吧。,好吧人家比自己大,叫哥哥也不吃亏“那个夏皓哥哥啊,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哈,我去找妈妈,然后给你拿一条鱼过来,。”

青稞想,这小孩子也不容易,看在他这一片孝心的份上,自己能帮就帮一把吧。

青稞拿着盆子躲到了小男孩看不到的地方,周围只有一个公厕,她干脆躲到里面,发现没人,从空间里弄了两条鱼出来,顺便用口袋装了一些蔬菜和大米出来。这孩子的妈生病了,家里又没有大人在,家里又没有钱,估计粮食也没了,先救救急吧,自己家虽然是不够吃的,不过好在一家人都在身边,不像他们这种状况。

提着东西她摇摇晃晃的走了过去,眼巴巴的在原地等的夏浩看到那个叫稞子的小女孩子手里拿了那么多的东西过来,赶紧跑上前帮忙。

“稞子妹妹,你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啊”这小家伙倒是很是自来熟的问道,连称呼都很自然的叫了出来。

对这个漂亮的小男孩,青稞还是很有好感的,“夏皓,你家里是不是没有吃的了?”

夏皓有些为难的点了点头,“恩,家里粮食让妈妈给爷爷奶奶和爸爸送了过去,本来妈妈还可以帮人挨家送报纸挣钱的,可是一生病就没有钱拿,所以就成这样了,还有你应该叫我哥哥的,我比你大。”

对小屁孩的坚持,青稞真是拿他没辙了,“好吧以后我就叫你夏皓哥行了吧?”。

夏皓听到青稞这么说,小脸上顿时就洋溢起开心的笑容来,“恩,以后我就叫你稞子妹妹,咱们说定了哈。”

青稞估计这个夏皓以前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家里可能出现了变故让小孩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个夏皓赫哥,我给你们带了一些米,估计够你们吃些日子,这一条鱼呢,我跟你回去给你妈妈炖着吃了,等我有空再过来看看哈。我还有急事,就先走了。”

“你不到家里认个门吗?”夏皓有点失望地看着青稞道。

“下次,下次,我肯定去认门,我这次真得有急事,再见了夏皓哥哥”

青稞怕这小孩子在緾着他,当即撒开鸭子就跑了。因为去医院,要走去得三十分钟,可坐车却要二分钱,因为二分钱能买一合火柴,还能买两块橡皮,一只铅笔,所以青稞决定用走的。

因为没有表,青稞也不知道是几点了,只好看太阳,还没到正午,所以也没太急,就是妈妈今天出院,也得坐下午三点钟唯一的一辆班车。

到太阳正当午的时候青稞就找到了医院。此时医院。医院的对面就有一家国营的小饭馆。青稞此时有些饿了,刚走过那国营小饭馆的门前,就闻到了一股菜香,稞子一闻就知道是肉包子的味道。

可是她不能买,这肉包子得五分钱一个,她今天卖了一百斤的大米,一百斤的白面,和十几斤的青菜,九条鱼,才总共卖了三十六块六角七块零七角二分。又买了一百五十斤的玉米面,花了的十二块四毛。

☆、十八章 肉包子

剩下的钱,她得留着给妈妈看病,而且妈妈也需要营养,家里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三十六块钱,在当时,到底是多些呢?就是稞子爸,稞子妈,两年不吃不喝的工分钱。

当时三十六块在城里,也是一个普通工人的两倍工资。在那个年代,东西虽然便宜,比如盐巴才一毛三一斤,酱油两毛钱。面和米也不贵,可为什么,城里的人也吃不饱呢。因为当时: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私人卖粮是“投机倒把“,抓住一律罚没还要开批斗会,所以市场上没有光明正大的粮食可买。

而农村是生产队分粮,当然了农村的生活,就就比不过市里的了,去年分粮的时候,稞子是记得的,一家每个五斤高梁,一人十斤玉米。外加杂粮,一个五斤,总供一人一年就二十斤的梁粮,他们家,六口人,一年才一百二十斤的粮,若是吃干的,怕这一百二十斤的梁实只能够全家人吃一个月。。

当然了,若是不够吃,你可以凭居民粮油供应本和粮票,去买粮,面粉0.16元一市斤,高梁米八分,玉米七分,猪肉七毛二。。鸡蛋五分钱一个左右,但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鸡蛋基本是供销社只是收,不往外卖的。

稞子记得他爸发了一年的工分钱,除了家里必需用品,基本都买粮了。可也就买了一百多斤。所以他们家,一天大人加孩子的米,几乎不到一斤的主食,剩下的,都是用副食,或者只要能吃的,基本,都拿来充饥了,一年大队逢年过节,也就分一点的白面和肉,这肉包子,在稞子眼里,无疑是非常美味的东西,她想着,那个从来有好吃的妈妈,每次都不用筷子往碗里加一块肉时,不由得就心酸酸的,一定治好妈妈,让她好好的享福,她不让妈妈去死。

稞子直接进了医院,因为前世她总跑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