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 分章完结73

分章完结73

能翻出多大的风浪来。bjkj66.com”方梅清招来一个信任的丫鬟,让她去安排这一件事,这一次外出,想要做的事没成功,感觉太不好了。

而秦二爷那边,也是知道方梅清的异常举动的,“找人查一查看夫人都在做什么?”本来他也想要去三化县的,毕竟金泽平在那边,来一个偶遇,再以方如清这个大姨姐为切入口来拉近关系的。

没想到他得到的消息却是,金泽平得到了一批很满意的生丝,已经赶回府城,他也不得不跟着改变计划。这可是一件大事,整个向阳府,在秦家的掌控之下,几乎每一个有特色蚕丝的地方就有他们秦家的身影,现在多了个不知名的蚕丝,这事可不能忽视。

秦家之所以能到如今的半垄断地位,就是他们秦家人从来都不会小看人一个养蚕人,指不定哪一天就会有新品种蚕丝的出现,而就是这些特种蚕丝,让他们打出了名气,在全国的商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方梅清做的若是无异于秦家的,她以后的许多事都是要限制的,秦家人都是以秦家的利益为先的,不能损害一丝一毫。

县太爷也判了和离,起初还会有人过来坐坐,后来见没什么八卦可以聊,也就没人来。

方氏却是没什么想法的,她请了鲁婆婆主厨,然后请了每个儿子女儿一大家子,再加上一些交好的人,办了好几张桌子。

所有人都很清楚,方氏请的是告别宴,她房中早就收拾好,良伯良婶也早就安排好,就等着将方氏接走了。

离别前夕,即使是对方氏再有意见的严水儿,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方氏这一走,也不知道多久才会再见面,最怕的是最后一面会是要天人永隔的时候。

“不用为我担心,我是那种会委屈自己的人吗?绝对过得比你们好,该教你们的,我也已经教了,至于如何做,我已管不了你们,但愿你们都珍惜眼前的人和日子。”方氏淡笑着说道,显得非常的洒脱。

古青娅也忍不住眼眶红红的,再过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可是方氏却坚持要走,说她想要过个不一样的新年,儿女们见劝说无效,也只好顺从了。

方氏前脚一走,纪骁生后脚也离开了,他很是恋恋不舍,但这已经是最后的期限了,必须赶回京城过小年,否则来年就要被禁足了。

屋子一下子少了两个人,冷清了许多,古青娅非常的不习惯,以前方氏在时的习惯也一时没改过来,比如单独准备她的饭菜,比如在某些事上询问她的意见……

到底离别的伤感,还是被已经浓郁起来的年味给驱散,古氏很是庆幸,今年因为收入还尚可,给方氏准备的好几身新衣,全都提前做好,正好赶上她离开。

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明显的要强很多,方氏一不在,严青禾几个说笑什么的就不会顾忌着什么压低嗓音了,整个屋子里的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终究还是有什么变了。

既然严承已经恢复了户籍,不管什么原因,终究是长辈,严父和古氏都不能少了该有的礼节,礼貌的问候送礼什么的,不过很显然的,人家看不上也不屑。

没什么意外的,严承一恢复自由身,很快就挡不住娇妾的柔情蜜语,正式过了户籍,这个倩娘也成了正式的严夫人,古氏的继婆婆。

而显然的,严承也看不上严父现在住的老房子,带着**幼子另外在天香县那边买了宅子,确定要在那发展了。

对于叫一个年级跟自己差不多人婆婆,古氏是很有心里障碍,她不像钱氏那样厚脸皮,顶多就是说几声您好,其他的却是不会多说,好在不在同一个地方,也没机会经常见面。

而严承不在三化县长住,松了口气不只严父古氏,严水儿他们也一样,毕竟倩娘的年纪实在是尴尬。现在住得远,就当一门普通亲戚走动了,要说有不高兴的人,那肯定是钱氏无疑了,她最支持方氏离开,就是为了继婆婆好拿捏,住得远这不是让她打算落空了吗?

方氏离开后,她的屋子并没有做什么太大的改动,古氏每日都有打扫,她觉得保持原貌的话,方氏再回来也能很快适应。

不是说不想让孩子们搬进去住,毕竟情况特殊,再说了,严父和古氏已经商量好,明年就将这老房子给翻修一下,后墙往里,这般就能再隔出起码四间的屋子了,毕竟孩子也大了,再在同间屋子里也不适合了。

第152章 变化

方氏坐在码头附近的一家茶馆里,面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她在想什么,远处的小镇不时传来鞭炮的声响,小年了呢,年味是越来越重了。

“小姐,该上船了。”良婶走到方氏旁边,小声地说道,脸上掩饰不住的担心,这是过年前最后一趟船了,若是没赶上,就要等到明年初九过了。

方氏应了声,点点头,将手放到良婶的手中,“走吧。”

良婶终究将心中的话说出口,“小姐,不用担心,青禾少爷是有出息的,定是能到京城见到天子的,时间不会太长的。”

“良婶,我不是担心,只是在感慨,都说人老恋旧,我反倒没这种情绪,是不是很不同?”

“不值得的地方,自然没必要留恋,未来会更好的。”良婶为方氏抱屈,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耗费在这样的小地方,真不值得啊!

“是啊,会更好的。”方氏应着,与良婶一同上了船,而良伯在船上接应着,船只离岸边越来越远,耳边的声音渐渐只剩水声,方氏闭上了眼睛,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

除夕这一天,严二叔建议大家一起吃上一顿饭,不过严承现在还看严父一家不顺眼,记恨着他们站在方氏那一边,怎么都不同意,最后是严二叔一家人大老远地跑去天香县那边吃那所谓的团圆饭。

严父对此没什么想法,他对严承没多大的孺慕之情,不凑在一起也好,免得相看两相厌。

因着方氏不在,这一次的年货以及准备的各种饭菜,就不用怎么考虑方氏的口味了,古氏这一次就放开手脚,做的都是严父和孩子们爱吃的。

对此,古青娅姐弟几个都非常的高兴,尤其是今年种了绿豆,还做了绿豆糕以及用糯米做的很有弹性的,里头抱着芋泥和绿豆泥的小圆球,很是受欢迎。

严青朴笑得眼睛眯眯的,前世的记忆中哪里有这样全家欢乐的场景,更别说这些奢侈的饮食了,这辈子真好,一定要守护住这些幸福。

古青娅想着自己从藏书阁中看到的一本厨房小能手的书,上头有写着绿豆芽和黄豆芽的发法,她很是好奇,磨着方氏,终于得到了尝试的机会。

严青禾几个知道了,也非常有兴趣地围观并动手,平时大家是吃过花生地里的花生芽的,绿豆芽都没听说过,黄豆芽也就富裕的人家能尝到。

因为古氏想着让孩子动动手也好,成功了有个新鲜菜吃,若是失败了,损失也不过一斤半斤豆子,不用时时那么小气。

书本上写的什么温度看不懂,不过古青娅大概能够预计,就是在温暖的地方,而屋里最暖和的就是灶膛口了。

刘冰冰有次过来玩见到了,也很是好奇,回家说也要试试,刘家的绿豆并没全卖出去,还是有剩一些质量差的,刚好就给刘冰冰玩了。

几番试验,绿豆芽和黄豆芽都很成功,而量也暴涨许多,严父和古氏不是那小气的人呢,都各装了一些送给要好的人家尝尝,毕竟这东西也不好买得到,即使有,价格也不会很便宜。

吴家那边自然也是没漏下,没意外的话,新一年的冰玉蚕还是要请古氏去掌着的,不管怎么说,跟主家处好关系绝对没错的。

而隔天,吴翔就派了个身边的小厮过来要发绿豆芽黄豆芽的方子,古青娅也没多加隐瞒,仔仔细细地说了,这并不是什么绝活,没什么秘方一说。至于靠这个发家,那别想了,店里绿豆黄豆的价格摆在那。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目前这两样东西只能尝鲜,是无法大量贩售的,好在严父他们也不靠这一个吃饭。

过年期间,就是走走吃吃,不过严父和刘父今年在地里种了不少的油菜,施肥除草什么的正好是在立春雨水这个时间,所以也没多闲着。

实际上以往一直种植的作物类型让人有种错觉,好似他们这里不能再种植别的作物,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思想惯性罢了,油菜很少人种,原因大概是它的时间,正是南方传统时间上的休耕。

反观那些有种冬小麦的地方,油菜确实种了大片大片的,终究还是地域性的差别了。

立春以后,就进入春季,都是咋暖还寒的,雨量增多,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与严青禾他们男孩子相比,古青娅就不喜欢跑动,鞋袜裙脚都容易湿,很是麻烦。

与去年的干旱相比,今年看起来似乎风调雨顺的,桑叶长势非常的不错,出了上元节,古氏就往吴家跑了许多趟。

起初古青娅还留在家里,最后她和刘冰冰都被抓着跟在一旁学习,无非就是蚕室、蚕筐蚕架之类的布置。这些在古青娅和刘冰冰看来没多大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却是有很大影响的,尤其是像冰玉蚕丝这样的娇贵的。

古氏已经知道吴家给冰玉蚕丝找到一个好路子,今年冰玉蚕丝的规模肯定是扩大无疑的,除了去年那些蚕室,其余的也都被挪用,只剩下少数的几间来养殖吴家一直养着的老品种。

每天要被塞不少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吴家还找了许多口碑不错的人,男男女女都有,年纪更是参差不齐,这些都是熬蚕很有一把手的,而古氏每一天要做的就是,在冰玉蚕出蚁前,将一些注意事项和心得告诉这些人。

而方氏不在,这家里的不方便之处就出现了,严青茶和严青朴没人看管,严父也要忙地里的事情,最后,他们两人就被打包去了刘家。

刘爷爷和刘奶奶人都和善,一直都在家,帮忙看着两个小的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不过所有的人中,变化最大的要数古氏,她本来就是个不善言辞,且性格温和甚至有些软糯的人,被吴家委以重任之后,不得不挑起这个担子,这些熬蚕的人都要归她管,听她命令。

渐渐的,她身上多了些别的气质,渐渐有了管事的模样,也从吴家派来协助她的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第153章 相看

古氏身上有变化,最先感受到的是严父,作为枕边人,即使白日交流少,晚上还是要共枕的。不过严父不是那种容不得妻子有变化的人,他只是寻思着,自己会不会被比下去,变得配不上她?

很多时候,想法会决定选择,选择决定结局,严父选择重新跟儿子读书,他少年也曾识过字,却放下许久,重新拾起难度也不是很大。

古青娅见状,就将藏书阁内的书有选择地再看一看,告诉严父一些农事蚕桑方面的事情,比如去年的堆肥,经严父和刘父的手,又经过改进研究后,今年已经有人过来探口风了。

她心思玲珑,看得出母亲的改变,父亲担心后的上进,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好的方向而去,同心协力,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藏书阁中她能够接触到的书架已经越来越多,书都要看不过来,古青娅只能有选择地阅读,与此同时整理书架,单独整理几个出来,都是她读过,且觉得很有用处的。

她觉得很多东西有道理,推广来也能有很大的用处,不过却局限于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若是换成县太爷,一句话下去,所有人都会照做,那地瓜会普及开来,不就是当地官员们的功劳吗?

所以只能慢慢来,循序渐进,总有那个机会的出现的。

“青娅,有亲戚给介绍了个人,大家都觉得不错,约好了在街上见一面,不如你陪我走一遭?”严素锦过来找古青娅,双颊红润,说这话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古青娅想了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问过严父的同意,就稍微收拾了下自己,跟着严素锦去,而同行的还有王氏以及里长婆婆。

马车上,里长婆婆盯着古青娅看了又看,直把古青娅看得怪不好意思的,“婆婆,我脸上有什么不对吗?”

“还不错,你个丫头前途无量,可是说好了亲家?”里长婆婆笑眯眯地说道。

古青娅一听,脸上一红,“婆婆,我还早着呢,起码还要五六年。”刚过完年,也才十二岁呢。

里长婆婆点点头,“不用急着定亲,有好姻缘等着呢。”

古青娅眨了眨眼,有些没听明白,这话怎么感觉包含的意思有点多?到底是脸皮薄,不敢再仔细问。

“奶奶,等会,您可要仔细看一看,那人是否合适?”严素锦往里长婆婆身边靠了靠,抓着老人家的手,略紧张地说道。

“你个丫头心急啥,有奶奶在呢。”里长婆婆拍了拍严素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