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香川回到家后,在晚餐时和林敏芝提了这事。~晓.说·宅, ·庚`新+嶵\全-
“《舌尖上的华夏》?也是连续剧吗?”
林敏芝皱了皱眉,她原本是打算让香川帮忙策划一个科普节目,可香川提出来想要直接用古代的影像资料,那不就是连续剧吗?
香川摇了摇头,把嘴巴里的面条咽下去,说道:
“不是连续剧,是纪录片,只有七集。专门记录华夏这个国家在二十一世纪各地饮食文化和风俗的一个纪录片,里面有很多关于主食、肉、发酵物的起源发展科普,而且人文民俗都拍得很不错。”
纪录片?
餐桌上的香魏国夫妻和香雪、林明面面相觑。
这个词他们倒是不陌生,香川每次偶尔到香雪直播间客串,给屏幕上的弹幕回答一些和连续剧里服饰、文化相关的提问时,就会时不时蹦出这个词。
原本大伙都以为这会是一些单张图画的幻灯片,可现在这么听着……感觉像是另一种影像形式?
“只有七集会不会不太够啊?”香雪担忧道,“我们老师说,这个草案的讨论最迟估计会持续到船团交流期,那会姐姐你都要大学毕业了吧?”
“又不是每天播,一周播一集就好了。”香川挑了挑眉,“每集都有各自的主题,里面的东西能让农业局这边研究很久,而且这片经受了过去观众的考验,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美食纪录片的代名词。”
“香川姐的社团名字该不会就是取自这部纪录片吧?”林明问道。·艘?嗖~暁*税*罔- `芜¨错^内?容?
看到香川点了点头,林敏芝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大女儿虽然有时候做事只讲究一个突发奇想,但是审美方面还是很让人放心的,有女儿这么大力推崇,那这部纪录片想必也有过人之处。
不过……
“就只有七集吗?没有后续了吗?”林敏芝不死心地问道,“如果反响好的话,说不定农业局那边会追加委托你继续找新的纪录片噢。”
香川皱了皱眉,说道:“后面倒是有第二季和第三季,不过第三季质量不太行……第二季也有七集,勉强够用吧?而且除了这部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地区性的美食纪录片,质量估计比不上这部,不过我想还是能满足得了现代观众的。”
“但是……”
林敏芝还想继续说些什么,这时候香魏国开口了:
“哎呀,敏芝,讲这么多之后的事也没意思,倒不如先看看小川手上这部纪录片再说。小雪啊,你提前通知一下你那边的直播间,直播往后推半小时。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香川手上这部纪录片是什么质量,也好和农业局那边交代。”
听完这话,林敏芝也暂时没什么好说的。
也是,总归先看看这部纪录片再说。
-----------------
一个小时后,已经完全从游戏室变成了直播室的房间内。*萝\拉′暁.说? ¢埂`歆·醉~全^
香魏国夫妇和香雪、林明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正在播放片尾曲和制作人员名单的大屏幕,久久无法回过神。
香川抱着新鲜炸好的薯条啃着,不住地点头。
虽然她也不记得自己这是第几次看《舌尖上的华夏》了,但是无论看几次都很精彩,同时也很下饭。
她转过头看向母亲,问道:
“怎样,能达到农业局和文化局的要求标准吧?”
林敏芝回过神,进行了两次深呼吸才调整好状态,她眼神复杂地看向大屏幕,说道:
“何止达标了,简直远远超出我们想要的效果。小川,要是你早早拿出这部纪录片,我想,草案的公开说不定能再往前提早几个月。”
甚至连现在已经胎死腹中的《生产护航舰缩编草案》都有可能没有被摆上台的机会。
香魏国也是重重地吐了一口气,感叹道:
“小川,我算是明白你为什么自从接触了信息乱流之后,就老是想着去摆弄那些没人愿意碰的猪肉了。看了这片,换我,我也馋。”
藕夹、火腿、炒饭、腌笃鲜……哪一样都能把现在自认为已经尝遍各类“最新”美食的香魏国馋哭,更何况是能随时看到这些片的香川呢?
“我原本是打算至少等到豆类和阉猪肉正式进入食材之后再考虑拿出这部纪录片的,要不是这次农业局的那位叔叔亲自找过来……”香川嘟囔着。
看到她这模样,香魏国和林敏芝不由得笑了起来,林敏芝说道:“早点拿出来不也好嘛,等生产护航舰的那些叔叔阿姨们看了这片,说不定工作动力都要翻好几倍。”
这话倒是真的,《舌尖上的华夏》播出后,生产护航舰的员工干部们仿佛打鸡血了一样连夜安排着各部门的食材种植、养育和已灭绝食材家禽的克隆技术再生产等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能尽早吃上纪录片里的各种美食小吃。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
香川把《舌尖上的华夏》第一季连着几部美剧一起发送给信息乱流处理办公室进行审核,然后继续着她的高一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考完试的下一周,成绩就出来了,香川毫不意外地一片红灯,也就文科类勉勉强强达到及格线,看得帮她辅导数学的艾诺那叫一个太阳穴血管爆炸。
香川:你让任何一个二十一世纪学霸来估计也比我好不了多少的,放弃吧。
不过也正如艾诺之前所说,有信息乱流接触者和舌尖社社长这两个身份在,校长和班主任朱秉文也并没有对此多说什么,甚至还经常在社团活动时间结伴一起到舌尖社的小餐厅蹭吃蹭喝。
随着期考结束,到小餐厅里消费的学生也逐渐多了起来,香川看着营业额正纳闷这奇怪的涨幅,已经快成香川脑子里海马体的欧阳亚婷和艾诺随口就解答了香川的疑问:
舌尖社小餐厅里现在有着一些月响饮食店以及学校食堂都没有的食谱,而且这里还是唯一一个能同时提供三本古代小说阅读权限以及餐饮服务的地方,考后想要看看小说放松的学生,以及想趁着放假前把果奶和蛋糕以及舌尖社成员们各种试作品吃个够的学生,自然都聚集到了这里。
“让文化局在图书馆里搞个餐吧不就好了吗?”香川听完这通分析后忍不住吐槽道,“文化局没有食谱授权的话找月响集团那边谈一下合作不就行了,供应一些牛奶果汁,再加上包子蛋糕之类的,不就正好?”
说完后香川就继续在厨房里和面粉团斗智斗勇去了,留下听了这番话后在原地里若有所思的舌尖社众人和八班一干人等。
倒不是香川对读书餐吧没兴趣,而是她现在好不容易摆脱考试了,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外面的烤炉上。
造烤炉是为了什么?当然不是为了烤肉……好吧,至少香川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烤肉,顺手烤一烤还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做面包。
香川看着眼前一字排开的光屏,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好不容易揉好的面粉团放进容器里,屁颠屁颠地跑到外面,打开烤炉放进去。
不一会儿,香味飘了来,熟悉的面包香气让香川精神亢奋,她掐好时间打开烤炉,把面包容器铲了出来后,立刻就看到了——烤得焦黑的面包。
香川:……
中世纪风格的烤炉对于没做过正经烘焙的二十一世纪社畜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喜欢如何在移民飞船上吃到菠萝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