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进击的村姑之带着全家奔小康 > 第45章 开会

第45章 开会

周末休息这两天,于淑香过得很充实,她感觉回家过周末简直比上班还累。

周一早上起了个大早,拦住了要坐起来的妈妈,轻声的告诉她,她要去上班了,不用担心,然后就骑上自行车,踏上了回市里的路。

来到厂里还没有到上班时间,于淑香回到宿舍收拾了几本要看的书,然后来到食堂吃早饭。

五号窗口里朱大宝在那里忙活,于淑香从布包里拿出两个饭盒对朱大宝说:“大宝哥,谢谢你之前借我饭盒,我都洗好了,里面还装了点我家园子里种的蔬菜,这个兜子里都是,你拿回去吧,晚上回家可以给家里加个菜,特别新鲜。”

于淑香的这声大宝哥让朱大宝愣神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没有弟弟妹妹,还真没有人管他叫哥。

于淑香的这声哥一出口,朱大宝觉得怎么那么甜呢。

朱大宝响亮的应了一声,然后想要推辞一下,不想要这些菜,他帮助于淑香属于是对美的欣赏,也不求回报,没想到于淑香还给他带了新鲜的蔬菜,看来这个女孩子不仅长得好看人品也很好。

朱大厨从五号窗口路过,看到两个人在你推我让的,走过来抢过布包,打开布包看了一眼里面是新鲜的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小辣椒等等,品种十分丰富。

朱大厨拿起一根黄瓜,摘下来上面的顶花,抹掉了黄瓜的刺,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嘎嘣脆,黄瓜水嫩多汁又脆生,口感特别好。

朱大宝看着他爸这不客气的动作,一脸黑线,于淑香却笑了起来说:“朱大厨,你要是喜欢吃的话,等我下个休息日回去,我再摘一点,我家园子里种了好多呢。”

朱大厨嘴里咬着黄瓜含糊不清的说:“丫头,管朱大宝叫哥,你就得管我叫叔,叫朱叔。”

于淑香脆生生的喊了一声朱叔,打过招呼之后,于淑香就去早餐窗口拿了早餐,开始吃饭。

对于冰刀厂的工作,于淑香越来越得心应手,每天安排的也很充实,白天上班帮着魏厂长打扫卫生,但是她不想自己一直做这些保洁的活。

于是开始尝试性的提出帮魏厂长整理文件,并且把中心思想提取出来,挑重点内容说给魏厂长听,一些废话很多的汇报,于淑香整理的又快又好。

于淑香的存在改善了工作的效率,有了于淑香之后,魏保国觉得工作越来越轻松了,所以脸上每天都带着舒心的笑容。

魏保国觉得这个秘书真是招对了,忙完了工作上的事,于淑香就会在厂长办公室里看书,除了数学比较苦恼,其他的科目依靠于淑香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学的都还不错。

晚上再去上扫盲班,在扫盲班上她的身边总是围着那三个老朋友,她经常能从这三个老朋友那里听到许多厂里的八卦,还蛮有意思的。

喻校长每次在辅导于淑香其他科目时都很轻松惬意,但只要一到数学,他就有点受不了。

他能感觉到于淑香是很有学习天分的,但是为什么学其他科目和学数学好像是在用两个不同的脑子。

于淑香在数学上真的是一窍不通,喻校长在于淑香稀奇古怪的解题方式下吓得落荒而逃。

等到下次于淑香想让他辅导数学的时候,校长就会推荐一位倒霉的数学老师过来辅导。

所以每次学校里的数学老师看到于淑香,仿佛都看见了魔鬼,那个魔鬼还会搓着小手说,看看今天是哪个幸运的小数学老师被我逮到了,我要好好的折磨你呦。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于淑香也感觉到了,她的脑子比以前清醒多了,她本人的性格也越发平和,不再像以前那样急功近利,气质也越发好了,以前的她像一株野蛮生长的野玫瑰,浑身都带着刺。

现在的她更像一株木棉,生机勃勃积极向上,虽然也是浓烈的红色,开花之后却可以结出棉花,给人以温暖和关怀。

生活和学习都步入了正轨,于淑香很享受现在的生活节奏,每到休息日她都会先去农场,再回家。

而王狗蛋与于淑凤那里的计划也在稳步的进行,于淑香想着,说不定再过个几天就能看到成果了。

这天于淑香正在给魏厂长读文件,这时敲门声响起,刘干事走了进来。

刘干事过来是想要让于淑香帮忙,今天厂长要出门,别的司机都在拉货,只能临时过来找于淑香帮忙。

于淑香没有说话,就等着魏厂长的安排。

魏保国点点头答应了,还叮嘱了一下说:“淑香,你好好开车,把厂长安安稳稳的送到市里,对了,厂长姓张。”

于淑香正色的说:“好的,厂长,保证完成任务。”今天终于能见到正厂长长啥样了。

到了十点多刘干事过来找于淑香,于淑香看向魏厂长,他摆了摆手让两人出去了,还有点不放心,又叮嘱了于淑香几句,像把女儿送去幼儿园的老父亲一下。

冰刀厂的厂长姓张,头发已经全白,看着岁数就很大,张厂长看到来给自己开车的是一个小丫头,他先是皱了一下眉,想到其他司机都不在,只能接受。

刘干事把于淑香领到厂长面前就溜了,刘干事是坚定的魏保国一派,对其他领导恭敬有余,亲近不足,没啥话说只能先溜了。

于淑香自我介绍说:“张厂长好,我是魏副厂长的秘书,我叫于淑香,非常荣幸能够给您开车,请厂长放心,我开车很稳。”

说完于淑香也不等厂长说话,直接打开后车座,一个手势请厂长坐进去,厂长的眉头渐渐松开,觉得这个小丫头还是挺懂礼数的。

坐进车里系好安全带,于淑香熟练的启动了车子,车子平稳的开在路上,厂长这才放心,也有了心情跟于淑香聊天。

“小于啊,你是哪里人,哪天入职的,你这开车是跟谁学的,开的还挺稳。”

于淑香边操作方向盘边回话:“回厂长的话,我是杏花村的,入职十天了,这开车和开拖拉机也大差不差的,我在村里学了拖拉机。”

张厂长有些诧异,这个小姑娘还挺有学车天赋的嘛。

“哦?这车开的不错嘛,以前小张开车还有点颠簸,你这开的可真稳。”

于淑香笑着说: “厂长,可能我比较有天赋吧,就是天生喜欢车。”

两个人闲聊了几句,于淑香笑着找话题说:“厂长,听您说话不太像我们这边的人。”

张厂长清了清嗓子说:“哦?你能听出来我说话的口音,我觉得我的口音蛮标准的。”

于淑香解释道:“厂长,我就是觉得本地人不会用蛮这个字,感觉像南方的。”

张厂长点点头说:“小于,你还挺见多识广的,我确实是海市人。”

于淑香有些佩服的说:“那厂长您家离这里可够远的,您想家吗?”

张厂长感慨的说“是的呀,很远,好多年都没有回家了,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退休了,退休之后我就要回到老家去。”张厂长也有些想念家乡。

于淑香赞同的点头:“挺好的,厂长,人总是要落叶归根,故土难离。”

这话说到了厂长的心坎儿里,可不是嘛,在这个地方工作了这么多年,为祖国发光发热,但是他还是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想到这里,他都恨不得早点退休,也不知道现在家乡变成什么样子了,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找到他小时候的痕迹了。

一路这样轻松愉悦的聊天,两个人天南海北的闲扯,厂长还觉得挺放松的,不聊工作就只是闲谈,风土人情有趣的见闻,不知不觉就到了市里开会的地方。

厂长觉得这个小姑娘挺好的,这一路开车又稳,还能陪着聊天,不像小张一路上都是沉闷的,问他一句可能也要好半天才能回答,人无趣的很。

冰刀厂作为市里的扶持产业,在市里是很有地位的,张厂长走进会议室,大家都跟上来跟他说话,虽然他就要退休了,但是大家也都很尊重他。

于淑香走进来发现,每个厂长的后面都站着一个年轻人,看样子不是秘书,就是开车过来的司机,于淑香这样一个看起来就很小的小姑娘,还是挺扎眼的。

“张厂长这怎么带了一个小姑娘来,今天小张没有来跟你开会吗?”

“小张脚崴了,今天是这个小于同志开车带我过来的。”

“哦?这么小的小姑娘还会开车,这可是不一般呢。”

说话的是纺织厂的厂长,他好像对这个小姑娘还挺感兴趣,一般家庭别说车了,自行车都买不起,她竟然会开车,看来还是挺有背景的嘛。

“可不行这么夸她,还是个小孩呢,今年才十五岁。”张厂长怕她脸皮薄不好意思,于是开始打圆场。

于淑香笑笑没说话,她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谁,她上辈子根本就接触不到这样的人物,来到这里还是少说话,多说多错。

众位厂长在屋里开会的时候,他们这些闲杂人等,都等在屋外,大家对她这个陌生面孔好像都挺感兴趣的。

“刚才你们厂长叫你小于同志,听说你才15岁,你好小啊,你还会开车真的好厉害。”一个热情的大婶微笑着对她说。

于淑香甜甜的笑着说:“姐,我叫于淑香,今年十五,我会开车是因为我会开拖拉机,车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会一种就会十种。”

纺织厂的工会主席吕大美笑着说道。 “你才十五岁?我今年都四十了,跟你妈差不多大,叫我吕阿姨就行了。”虽然是这样说,吕大美却很享受这个姐的称呼。

于淑香惊讶的说:“哎呀,真看不出来,您看起来跟我大姐差不多,我大姐今年十九岁,您看您的皮肤又细又白,您不说自己的年纪,谁能相信啊,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

吕大美被她说得心花怒放,越发热情了起来。

吕大美指着自己的脸说:“哎呦,可不敢这么说,老喽,我们家都是天生的皮肤白,那你看我这都有褶了。”吕大美指了指自己的眼角。

于淑香热情的拉着她的手:“吕姐,您可别这么说,您看您这手又细又长,人家都说看一个女人的年纪第一眼看脸,第二眼看手,手就是女人第二张脸,您看您这手又白又嫩。”

于淑香突然惊讶的呀了一声,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藏。

“哎呀!您的手上面还带着几个窝,我们家里的老人说,这叫福窝,有这种窝的女人,生活都比较幸福美满。”

“真有这种说法嘛?我从小手上就带着这种窝,你还真别说,生活还真挺不错的。”吕大美边观赏自己手上的几个窝边说道。

旁边有的男司机或者男秘书都听不下去了,大姐你那是胖的呀,眼看着都得有150斤了,可不就是胖出坑嘛。

“哟!这小丫头可真会说话,嘴是抹了蜜吧,你也别总忽悠你吕阿姨,什么福窝啊,你看看她的体重。”这时旁边一个非常瘦,面相有点刻薄的女人在旁边接话。

吕大美听到这话特别生气的说:“我俩说话有你什么事?就显得你欠了,你那个破塑料厂都快倒闭了吧,你们厂长出门连个秘书都带不起,怎么把你给带出来了,孙二丫。”吕大美可不惯着她。

她俩现在的地位天差地别,两个人原来当过同学,吕大美可能真是比较有福气的缘故,毕业入职了纺织厂这样一个效益比较好的企业。

孙卫红却进入了塑料厂,本身塑料厂毒性大,市里并不重视,效益也不怎么好,现在完全就是勉强支撑。

“吕胖丫,叫我孙卫红,还有你别诅咒我们塑料厂。”孙卫红反击。

吕大美从小到大都比较富态,最讨厌别人说她胖,更讨厌小时候的绰号胖丫。

吕大美不屑的说:“你那塑料厂还用别人诅咒吗?都快发不出来工资了吧。”

吕大美继续刺激孙卫红说道:“你还不知道吧,我现在可是工会主席,我们厂长领我出来是为了跟各个厂长混个脸熟,以后出门办事能方便,哪像你过来就是凑个数,撑个场面的。”

孙二丫一听脸都绿了。

吕大美翻了个白眼给孙二丫,就转过来继续跟于淑香说话,“小于,别理她,咱俩继续说话,你跟我说说那个福窝怎么回事儿。”

于淑凤不乐意卷入别人的战争,能转移话题最好,“吕姐,我家当地有一些老人活的年纪比较大,见多识广,我们村年纪最大的那位老人活了将近一百一十岁才去世。

她从小手背上就有几个小窝,她说这叫福窝,这样的人自带福气,她本人不仅健康长寿,对于后代子孙都有福荫。”

于淑香也不算乱说,那个人就是村长的奶奶,那个老人心态好,儿女还孝顺,活的特别久。

吕大美可是很喜欢听这种话的,所以继续询问:“真的对子孙后代都有福荫?”

于淑香一脸笃定的说:“当然了,他的大孙子是我们村长,当年有好几个人一起竞选,我们那个大队长当时很年轻,结果他却胜出了,他一直都说是他奶奶保佑他。”

吕大美一听顿时高兴坏了,她家的几个孩子都不爱学习,她还怕以后孩子没有好前程,现在她觉得她这么有福,孩子肯定错不了。

旁边的孙二丫又耐不住寂寞的跳出来挑衅于淑香说:“你这是在搞封建迷信吧?什么福荫子孙后代。”

听到这话于淑香可忍不下去了,你这样一个没啥前途的人在这跟我叫嚣。

于淑香的脾气可不好,直接开口说道:“这位干事,首先我说的都是事实,我们村长的奶奶确实活到一百一十岁。

然后我们村长当年确实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得了村长的职位。

在获得村长职位后,他也说了当年他的奶奶,很注重培养他的人品和性格,所以他说话做事都能得到大家的赞赏与肯定。

那怎么就不能说是他奶奶的福荫呢?这叫什么封建迷信,我只是在阐述事实,我有一个字提到鬼神之说了吗?”

孙卫红被于淑香像连珠炮一样一长串的话说懵了。

于淑香趁他病要他命,可不给她反击的机会,又继续说道:“你这个同志,不要仗着年纪大就欺负我年纪小,咱俩相差得有四十岁左右吧。

你上来就污蔑我,我是可以跟你们厂长告状的,厂长出门带了这样一个品性不佳随口污蔑他人的人,也是给他们的厂子抹黑,谁知道你会不会看谁不顺眼就直接上来一顿胡说,给人家扣高帽。”

吕大美都想在旁边鼓掌了,这小同志口齿伶俐,把孙二丫怼的哑口无言,给她高兴坏了。

孙卫红急败坏开始进行人身攻击:“你这个小丫头是在上纲上线吗?你小小年纪这么恶毒,赶紧回家吃奶去吧。”

于淑香可不惯着她,对敌人的容忍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于淑香直接上价值,说:

“我年纪小但是我志向高,谁说小小年纪不能为国家做事,相比于你这种老同志来说,我有大把的时间去报效祖国,而且我不会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就随意出口伤人,这对别人是不公正的。”

“好!说的好!小于同志说的非常对。”旁边围观的一位大哥拍手叫好,看他那脸色黝黑,浑身肌肉的样子应该是司机。

于淑香闻言微笑,跟这位大哥点点头:“还有这位女同志不要天天总盯着别人,你知道我们村长的奶奶为什么能活那么久吗?”

“为什么?”其他人好奇的问。

于淑香笑着说:“因为她不多管闲事。”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