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去,工人文化宫在开办农展会的消息,在所有市民中传递。
大家对农展会没多大兴趣。
但是,听说里面在卖农产品,这是意外之喜。
“早就应该让农民进城卖东西了,农民不进城,我们都没处买粮食。”有人压低声音,只敢在家里人面前抱怨。
“这话可不能说,被人听见会惹麻烦。”
“明天赶紧过去,晚了怕是被买空了。听说粮食很便宜,上好的玉米面和黄米面一毛钱一斤。”
“粮店里也卖这个价……哎呀,我忘了,他们不要粮票。没得说,明天必须去抢。”
一夜之间,消息发酵扩散。
第二天一大早,来抢购便宜粮食的人拿着大袋小袋,把工人文化宫挤个水泄不通。
虞风没办法,只能找绳子围成过道,让大家排队进去。
第一天就把人家门给挤坏了,要是第二天再挤坏点什么东西,赔都赔不起。
这次,孔书记准备的粮食相当充足。
不仅有红旗公社的,还有他从其他几个公社调来的粮食。
大家也都知道,这是一次性买卖,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很多公社都把偷藏的粮食给拿出来。
但是,这么多粮食也架不住热情的市民。
来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卖白面的两个摊位,已经断货了。
下午,得知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再次把文化宫围个水泄不通。
一连三天,工人文化宫门口一直保持着巨大的人流。
好几个派出所的警力都抽调过来,帮着维持秩序。
虽然没有太多人去前面的展板那里参观,但是那巨大的展板和精美的展位就立在那里,深深印在市民们的心中。
以后一提起哪个企业好,他们下意识的就想起这一届参加农展会的企业。
这其实,就相当于广告效应了。
第四天的时候,后面的粮食已经卖完了。
不仅粮食卖完,就连蔬菜之类的,也被抢购一空。
红旗公社的汉子们看着空空如也的桌面,先是不敢置信的对视一眼,然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做了这么多的培育包,我还以为卖不掉,没想到呀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卖完了。真是后悔没有做太多。”
大家都很后悔。
不仅他们在后悔,就连孔书记也在后悔着,“市民的购买热情实在是太高了,不管运过来多少粮食,他们都能买空。”
中国人对于粮食的热爱,是任何民族都比不了的。
哪怕是家里粮食够吃,也得存一点。
第四天晚上,等到所有的市民都走了、文化宫的大门关闭后,虞风跳上一张桌子:“明天,卖东西的离场吧。”
“离啥场啊?咱们再从公社运点?实在不行,从其他公社运过来。”有人不想离场,还想继续卖钱。
“卖四天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趁着东西卖完,赶紧收手。从明天起,只留下几个人维持场内秩序。”
“如果上面知道过来问责,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虞风苦言相劝,“咱也得替孔书记着想,别为这事给他惹麻烦。要是让上面的人知道他领着咱们卖粮食,他还有好日子吗?”
大家对虞风的话很信服,便纷纷点头:“听你的,你不会害咱们的。”
孔书记也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
他这次也是壮了胆子,搞了一次欺上。
上面的人都只知道他们是展示农产品的。
却不知道,他们是借着这次展示,偷偷卖粮食和蔬菜。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
有人追责,就是大事。
没人知道,就是小事。
反正钱也赚到了,不如离场。
散会后,大家也没立刻休息,开始收拾地面和桌子。
收拾完后,把他们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全部摆到桌子上面。
桌子上面摆了好多簸箕,簸箕里放着他们这些年种的各种小麦品种。
其中最显眼的是‘周8425B’,麦粒颗粒饱满,色泽金黄。
周8425B是小麦的品种,性状优良,在矮秆大穗大粒特性,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突出。
在簸箕上,还有用纸写成的品种名称,品种的种植情况,亩产量以及病虫害情况。
搞了大半夜后,看起来像是个正经的农展会了。
虞风满意的点点头:“大家抓紧时间休息,早上四点离场。要保护出纳,你们都出事了,出纳也不能出事!”
有人立刻说能话,“放心好了,车翻了我都要趴地上当人肉垫子,让出纳躺我身上……”
出纳毫不客气的反骂回去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就你那小身板,都顶不住老娘一脚踹。”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孔书记看了眼虞风,笑了。
虞风看似年少,心思却很缜密,简直不像十九岁。
早上四点,一大群人保护着出纳和几个钱箱子,趁着夜色坐上拖拉机走了。
看着被众星拱月的出纳,留下来的会计委委屈屈的招了招手,表示告别。
除了会计留下之外,书记和乌玉海支书也没走。
还有几个维持秩序的民兵社员。
大清早的,市民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等他们冲进后面一看。
傻眼了。
“粮食呢?”
“说好的蘑菇包呢?”
“鸡蛋呢?”
“我的鸡肉呢?”
“我带着钱来的啊!”
此起彼伏的哀号声不断响起。
就在这时,地区行署里响起一片讨伐声。
几个官员在会议上对工人文化宫租赁场地搞农展会的事情大肆批评。
“不好好搞文化宫,为了几个臭钱把场馆租借出去。我看文化宫的负责人,应该写检讨。”
“影响太坏了!农产品有啥好展示的?农民不好好种地,尽想着花花点子,以后这地能种好吗?”
“我看王陶县也是要担责任的。”
“那个什么组委会是谁封的?是哪个单位的?这是假冒国家单位。”
专员坐在上首,握着茶杯,一言也不发。
王厂长坐在右边的位置,低头在写着什么,也是不发一言。
左边的那位副专员半眯着眼睛在看一份文件。
过了好大一会,眼见众人争执的差不多了。
专员这才咳了一声:“既然大家的意见这么多,也无法统一,那就一起去农展会看看吧。”
他转头看向王厂长:“今天你还要去厂里吗?”
王厂长在专员说话的时候,就放下了手中的笔并坐直身子,笑着回答:“我陪专员一起。”
专员瞄了一眼王厂长的笔记本:“写得这是什么?奋笔疾书这么久。”
王厂长递过来:“是我们厂和上影的一个合作。”
专员接过来,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
他在看东西,其他的人哪还敢再讨论。
纷纷停下来,盯着专员。
直到半个小时后专员秘书走进来朝他点了点头,专员才看完王厂长写的这几行字,还给王厂长:“想法不错。”
站起来:“出发吧,车子已经准备好了。”
很快,几辆车驶出行署,前往工人文化宫。
几辆车子同时出现在工人文化宫,把刚骑着自行车来文化宫上班的陈主任给吓到了,脸色一时间煞白。
难道我晚上几个小时的班,惊动了这么多大佬来查岗?
专员站在大门口,先抬头看工人文化宫的红绸。
王厂长先是觑了一眼专员的表情,然后才抬头看,轻轻地笑着:“这么多企业庆贺!看样子,大家对农展会的热情很大。”
“工与农与兵,密不可分啊。”专员笑了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这时,陈主任一路小跑的跑过来,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
乖巧的站着,头都不敢抬。
“走,进去看看。”专员抬起脚步,当先朝工人文化宫里走去。
妈呀!要出事!
陈主任知道文化宫里都有什么。
吓得身子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