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古厂长提起红旗公社,专员微微颌首:
“这次展会确实不错,宣传了农民兄弟的风采,也让广大市民知道种地不易,要爱惜粮食,更要尊敬农民的付出。”
“没有农民种地,工人们吃啥喝啥?解放军们饿着肚子保家卫国吗?”
专员说到这里,扬高声音:“工、农、兵,三者密不可分,都是国家基石!”
他微微一顿:“不知道红旗公社这次有没有派人过来?”
古厂长等的就是这一句,朝着孔书记的方向一指:“他是红旗公社的书记。”
“他?”专员没想到站在周麦桌子后面的人竟然是公社书记,倒是愣住了。
孔书记忙从桌子后面出来,小跑着来到专员面前:“专员你好你好。”
专员伸手与他相握,眼中全是欣赏:“你是一个好书记。”
孔书记见到他,并没有急不可待的表明身份,而是认认真真的回答他的问题。
不仅认真回答了,还回答的非常详细和专业。
想到这里,专员有意考孔书记,问道:“你们公社的可耕种面积是多少?”
孔书记连忙回答面积,数字非常精准。
专员又问:“渔林面积是多少?”
孔书记也回答了。
“计生情况如何?”
接下来,不管专员问什么问题,只要是红旗公社的事情,孔书记回答的非常快,也非常详细。
专员就喜欢这种把整个公社装在心里,认真做事的官员。
“今天,我们来到农展会,不仅看到了农民兄弟的风采,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专员笑着看向所有人,“这次农展会,开得非常成功!”
“我在这里,预祝农展会圆满结束!”
说完,专员又和孔书记握了一下手,转身朝外走去。
其他的官员跟在后面,哗啦啦的朝外走。
孔书记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身上一松,整个人差点要站不住。
“过关了!”
一直站在旁边,被所有人当成隐形人的陈主任,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几步走到孔书记面前,热情的与孔书记握手:
“专员的讲话我听了后,深感惭愧啊。我们是工人老大哥,你们是农民老二哥。你说说,我们做老大哥的怎么能收你们租赁费用?”
“一会,我就让出纳把钱退给你们!这下面的人办事,实在是太不知分寸了。这收谁的钱也不能收你们的呢?你说是不是?”
陈主任用力握着孔书记的手,仿佛孔书记不把钱收回去,他就永远握着。
孔书记微微笑着,一点都不推辞:“感谢工人老大哥对我们的支持,一会我让会计去结账。”
这可是七百块钱啊!凭啥让?
“好的,好的。”陈主任笑得脸上如同开了一朵花。
专员来视察农展会,预祝农展会圆满结束。
农展会是在哪里召开的?
是在他的工人文化宫里啊!
这也是他慧眼识英才,知道农民不容易,代表工人向农民献的一份爱心。
不行!
这必须得找记者报道一下!
陈主任看了看后面,已经没了半点曾卖过粮食的痕迹,心中暗暗点头。
红旗公社有能人!
到时,要让记者大吹特吹此次农展会的展出情况……
陈主任越想越美,笑成如花。
而这一切的功臣虞风挤在人群里,一点都不显眼。
一个小时后,得知消息的罗刚县长来到地区。
先去了趟行署,然后来到农展会。
孔书记领着虞风迎接。
看着他们,罗刚县长满面笑容:“农展会很不错,专员对农展会高度赞扬。”
他先看向孔书记:“专员称赞你是一个把全公社装在心里的好书记。”
孔书记颇有些感动:“谢谢专员,谢谢罗县长。”
眼见他们说完了话,虞风邀请罗刚县长视察农展会。
视察完一圈,罗刚更加满意了。
虞风趁机提要求:“是不是邀请各位企业的老总们开一次茶话会?”
见到罗刚县长不反对,虞风继续往下说:“茶话会主要是对企业支持咱们王陶县第一届农展会表示感谢。”
罗刚看了一下展台,发现有很多企业其实和农业是没有关系。
可他们却愿意来参加农展会,这着实是在给王陶县面子。
自己也确实应该表示一下感谢,想到此,罗刚唤过秘书:“农展会结束的第二天上午九点在地区饭店订个会议厅,开个茶话会。”
罗刚又补充了一句:“县里财政不宽裕,中午不管饭。”
“是!”秘书记录到备忘录上面。
这件事情没交给虞风办,虞风也不生气。
他没这个资格办,更订不来会议厅。
罗刚转头看了一眼虞风:“你一起参加。”
送走罗刚不到半个小时,几个记者联袂而来。
开始采访市民。
“你好,请问你对这次农展会有什么看法?”
“我以为农展会是卖粮食的,结果是展览粮食的?这是哪个王八蛋传的谣言?害得我一大早从家里拎着袋子跑过来。”
记者记录:“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听到了召开农展会的消息,一大早来参加农展会,就是为了一睹农民兄弟风采,为了对农民兄弟表示支持。”
“你好,请问你对这次农展会有什么看法?”
“骗子!就是骗子!”
记者记录:“某位王姓市民激动的对记者说,农展会实在是太好了。里面展出了好多以前没看过的农具。”
“你好,你为什么来农展会?还带着孩子。”
“我只是来买几斤鸡蛋来应付我孙子哭闹啊!我的鸡蛋呢?乖孙别跑,那是犁,上面有刀啊!你个孬孙。”
记者记录:“老奶奶领着孙子参加农展会,就是为了让孙子见识什么是犁铧,什么是农具。”
记者又问其他人:“请问你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参加农展会的?”
“我就是来看看农展会到底是个啥展会,要不要门票。你不知道啊,外面的展销都要门票的,一张门票两毛钱。还是咱们康宁地区好,不要门票!可惜,这里不卖粮食,你说说,咋就不卖粮食呢?”
记者见到这人说话挺有条理,便笑着问他:“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甄凡。”
“啊?”记者这两个字给激怒了,“咋这样说话?我是采访你的,你说啥真烦?”
这个参加展会的人听到记者侮辱自己真名,反口骂了回去:“你脑子被你家养的老鼠啃了吗?你就没听说过有姓甄的?”
家养的?
老鼠?
记者一口老血险些喷出,气得转头就走,然后看到了虞风,“你好,我是记者,你为什么来农展会。”
虞风回答:“我几天前就听说这里有农展会召开,我是知青返城的,对于农村有着别样的感情。”
“来到农展会看到这些农具,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就想起了知青们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耕种劳作的情形,深有感触。”
记者有点小激动:终于有个正常人了。
采访了一圈人后,记者又去采访孔书记和陈主任。
孔书记说得挺少,陈主任则是长篇大论,一看就是经常开会,开出经验了。
记者记录完,满意的走了。
虞风借了一辆自行车,跑到印刷厂家属楼,找到设计科的人,如此这般了一番。
设计科的人也不休息了,‘主动’帮虞风加班。
翌日一早,康宁日报上出现了农展会的照片和报道。
虞风特意跑出去买了十几份报纸送给各位社员:“这上面有你们的名字。”
“我看看,还真有我。”一个社员美滋滋的找到自己名字,“这回家后得找个框子框起来,传家宝。”
有人看到上面从头到尾都没有虞风名字,有些惋惜:“农展会明明是你组织召开的,咋就没你名字呢?”
“啥我组织召开的?这明明是在罗县长的亲切关怀下,由孔书记组织召开的。”虞风拍了拍那个社员的肩头,“出去别胡说。”
社员们不明白虞风为什么这么说,却很听话的点点头。
七天后,农展会完美结束。
虞风领着社员们收拾干净,还给陈主任一个干净明亮的文化宫。
陈主任依依不舍的送走一行人。
在拖拉机上,孔书记贴着虞风坐下:“小风,你要多少钱?”
“孔叔,咱明人不说暗话。”
虞风把组委会的账本掏出来,“我从银行贷了两万,没用完的金额肯定要还给银行的。你们把我支出的费用给报销了吧。”
孔书记一时间有些愣:“你就不留点?要不然,陈主任退给我的七百块钱,你留下吧。”
“我和你们是什么关系?我是乌家坳的外孙啊,怎么可能赚你们的钱?本来就说好是帮你们红旗公社宣传啊。”虞风死活不肯要钱。
回到红旗公社,出纳和会计把账给虞风结掉。
孔书记让几个社员坐着拖拉机护送虞风回地区,略一沉吟,拿着账本去县里。
回到地区纱厂。
郑海和王刚转头看向虞风。
“这次,不赚略赔。”郑海憋出一句。
大表哥没出声,只是看着虞风,反正是虞风咋说他就咋做。
虞风哈哈大笑起来,“明天我带你们去捡钱!”
“捡?上哪捡?”
“你们只管拎着麻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