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之间,两人平稳落在皇宫最高的宫殿之上,天空已经漆黑一片。
从这个位置望去,城中万家灯火齐明,荧荧火光像一只只成千上万的萤火虫,点亮了整个京城。
“京城竟然还有这般美景,你是如何发现的?”江璃一脸惊奇,她在宫中待了几个月都不曾发现这个好地方。
“偶然发现的,闲来无事我便会来这里遥望远方故土,那边便是我家。”风矢指了指东边远处的方向说道。
江璃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夜色朦胧,什么都看不见。
……
“你一定很想家吧?”江璃侧目而视,当了父皇的暗卫应该是不能随意离京的,所以他才像这般思念家乡。
“有时会,因为家中有等待我归去的母……亲。”风矢脱口而出,差点刹不住嘴。
“你也不用这么忧伤,有机会我跟父皇说说,让你回家探亲就行了,他一定会答应的。”
江璃十分讲义气地说道,大有一副我罩着你,我最牛的姿态。
风矢目光柔和地看着她,若是能一直这样……不,他必须回风启国!
“公主还未将礼物给我。”他抬起下巴指了指江璃手中的面具。
“哦!差点忘记了。”将手中的面具送给他,见他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狡黠一笑:“我不介意你当着我的面换的,你应该也不会介意吧?”
说完她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暗卫的脸比他的命还重要,哪能轻易给别人看。
因为看过的人都死了,或者他死了,显然他是前者。
“既然公主想看,那便看吧!”说着手已经伸向面具。
“等等!等一下……”
他这是什么意思?让她看真容,然后将她咔嚓掉?江璃越想越头皮发麻,身体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公主这是又反悔了?”风矢见她经不住吓的模样,轻笑出声。
“我随口一说而已,你不要当真啊!”
江璃扯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拿你当朋友,你却想要我命!
“嗯。”
“你换吧,我转过去了。”江璃转身背对着他,提醒他可以换了。
“我好了。”过了一会,风矢见她还没有转身的意思,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
江璃才转过来打量一下,笑嘻嘻地说:“这个面具好看多了,我的眼光真不错!”
“嗯,整个气质都更高贵了。”怕他不信一般,又连连点头。
风矢:“……”
“江璃,我等你长大。”你也要等我回来,风矢伸手揉揉她的脑袋。
“???”这是什么意思?
夜里,江璃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
毫无疑问的,第二天她顶着一双暗青色的熊猫眼,恹恹欲睡。
“公主?”
秋词给她使了好几个眼色,“快接旨啊……”
她都快急哭出声了。
圣旨内容无非是她在幽城立下奇功,给她表彰,择日宴请文武百官同贺,另外赏赐奇珍异宝,金银首饰等等。
因她从南方回来便一直昏迷,昨天才醒来,所以圣旨今日才颁发下来。
“儿臣接旨,谢父皇恩典!”江璃这才低着头,手心朝上接住圣旨。
陶公公也是无奈叹气,这十五公主生性跳脱,不服管教,可陛下放纵,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谁让她是陛下放在心尖上宠爱的女儿呢?
“多谢陶公公,劳烦公公跑这一趟了。”秋词很有眼力见的给陶公公塞了个荷包。
“秋词姑娘客气了。”陶公公暗暗掂了一下荷包,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走了。
“公主,您怎么了?可是还有哪里不舒服?”
秋词赶紧过来抓着她的肩膀摇了摇,见她这副模样,以为她病还没好全。
“啊?秋词我好困,要再睡一会,无事别来打扰我啊,有事也别打扰!”江璃浑浑噩噩的又回房中睡觉去了。
“是,公主。”
秋词叹了口气,吩咐其他婢女去御膳房交代晚点再传早膳。
祥华宫。
“母后,父皇已经下旨了,咱们什么都不做吗?”
太子看似请示,但眼中急不可耐的神色还是被皇后捕捉到了。
“太子想做什么?”皇后拿着剪刀,打量眼前的牡丹花盆。
“老七不日便回京了,儿臣如何能不急?”太子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安的来回踱步。
“你这般急躁,如何能成大事?”皇后不动声色,慢悠悠地修剪花枝。
“儿臣如何不急?若他平安归来,得了父皇褒奖,又有百姓拥戴,儿臣该当如何自处?”太子越想越急,恨不得立即派人去杀了江以岸。
皇后不耐地瞥了他一眼,自己生的自己生的,暗暗呼出一口闷气。
“陛下可有说要废了你东宫太子之位了?”皇后突然问道。
“不曾……”
对啊!只要他一日还住在东宫,稳坐太子之位,江以岸再优秀也只能是个臣子,思及此顿时茅塞顿开。
“母后高瞻远瞩,儿臣受教了!只是那江璃那边……”
不知她知不知晓是自己下的毒手,会不会反击?
“本宫费了多大劲才给你谋得这太子之位?早就与你说过,让你跟她交好,再不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了,你去动她做什么?”
皇后疾言厉色地呵斥一声,手中的剪刀因愤怒而抖动,将花枝剪落下来。
她捻起花朵,“可惜了。”
她比谁都想除掉江璃,尤其是每当看到她跟她娘相似的脸,内心就忍不住抓狂,可是她不能!
“母后息怒!”见皇后动怒,太子立马跪地认错。
“日后见着江璃,客气点就行,没有证据,量她也不敢拿你怎么办。”
皇后抚着手中的牡丹花,又恢复了不紧不慢的态度,仿佛方才咆哮之人不是她。
“是,儿臣明白了。”
“你倒是提醒我了,江璃也还有大半年就及笄了,该出嫁了。”皇后一点一点摘着花瓣,漫不经心地说道。
“母后的意思是?”太子心里萌生了个想法,但他学聪明了,等待皇后示下。
“你身边总该有个合适的人选,你自己去安排吧!”皇后显然对他的态度满意了。
“还是母后高见,儿臣知晓该怎么做了。”太子一扫先前的阴霾,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
“去吧!别再惹出什么岔子了。”
皇后挥了挥手,身边的孙嬷嬷上前将花盆和剪刀收走。
“是,儿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