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福不双至,这老王家偏偏喜事连连,谁不喜欢钱呢?况且还是货真价实的明代白银!稍微一打听便知道,1克银子回收价为5块,这一瓦缸银子足足21斤!这么算下来一共就是52500元!他们当天晚上十一点多才到新地基处,将瓦缸用口袋包裹起来抬回家,王三元连饭都不吃,假装在地基处干活,一直看着。他也不知道累了,而且还抱着更大的贪婪之心,想着再在地基里挖出来几瓦缸来,那就是20万!50万!天哪,那可就是全县有名的富豪了!
瓦罐就放到王惜胜读书的粮仓里,王惜胜也非常高兴,有了这些钱那可就是家里好日子的保证呐!谁乐意过苦日子呀!王三元和姚彩凤关上了大门,哄睡了王惜强,他们围着瓦缸研究着如何去卖掉,到了两点多了才睡。王惜胜坐在自己的那个角落里,一直盘算着其它事情,他认为这就是王家祖坟显灵了,要么就是有什么星星或者神仙保佑着他们家呢。他走到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明月,第一次特别虔诚地向月亮祷告,感谢上天对王家的眷顾,感谢每一位照顾王家的神仙们,祝愿这些神仙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早生贵子……
这之后的半个月里,王三元前后往县城里跑了五次,他顺利地将这些银子换成了人民币,不是52500元,而是整整70000元!因为他们的银子纯度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所以银行里的专家们给了个相对高的价格收购了。这70000元存到了县城农业银行里,当手续都办完,拿着新存款折子的时候,王三元的心才放到肚子里,这半个月他“躲躲藏藏”地进城,生怕有什么意外,也担心走露风声,为此他整个人都瘦了许多,头发又白了一层。处理完这件大事情,王三元的腰杆更硬了,他要赶回村子里去,把新房子盖得漂漂亮亮的,让全村人都看看他王三元也是有出息的人!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瓦屋村有了录像厅,就在瓦屋中学对面的供销社后院里,整天拉着窗帘,白天黑夜地放,每个人2块钱看一部、3块钱看两部、5块钱看四部,生意特别火。瓦屋村待业的年轻人、瓦屋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其它村寨来瓦屋村耍的人,每天放映厅里那三十个座位都能保证满座,而且还有许多人买站票,抛去电费和房租,每天纯挣100块,一下子成了全乡的热点新闻,尝到甜头的小老板李俱来头发也换成了毛寸,西装革履、皮鞋锃亮,还学着《上海滩》里周润发的样子,临近初夏了还围着一条白围巾,活脱脱一个从旧上海穿越过来的帮派人物,在瓦屋村那是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哪,当然也吸引了很多待嫁的女孩子,她们不时地故意聚集到供销社后院里来回转悠,还故意提高嗓音说笑,想着引起李俱来对自己的注意,也许一个暧昧的眼神就能将其拿下,那么自己就成了老板娘!
录像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瓦屋乡的一切,处处都是“模仿秀”。小媳妇们学着录像里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那些女人的穿着和化妆,开始掉回头眷顾自己的容貌了;姑娘们对于爱情的观念也越来越开放,有的甚至开始试着练习当众湿吻,渐渐不再害羞,大街上、树荫下、牛圈旁、供销社里,热恋的姑娘们毫不犹豫地就倒在情郎的怀里吻个没完。男孩子们学着港产VCD“古惑仔”混黑社会的情节,开始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仿佛个个都是陈浩南、个个都是山鸡。
土里土气的瓦屋村有了服装摊,有了时尚的发廊,供销社也进了时髦的香皂、护手霜、丝袜、带嘴烟等,好多家里都买得大录音机,天天开足了喇叭唱着港台流行歌曲。王杰、郭富城、刘德华的发型在瓦屋中学流行开来,学生们都在表面上扔掉了原有的淳朴,竭力地向着时髦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