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还想再劝,却被林丹汗轰了出去。
赶紧快马回到京师,将林丹汗不肯出兵的事情报告给了张煊。
张煊摇了摇头:“无妨,总有他求着咱的时候。”
另一边,陕西。
除了皇太极之外,大明王朝的另一劲敌,高迎祥也出现了异动。
这些年闯军势大,但随着洪承畴继任三边总督,闯军遭遇挫败,民军势头渐渐被压了下去。
随着皇太极出兵的消息,高迎祥却又来劲了,火速召集部下,连续攻克明军城寨,一时间大有要东山复起的架势。
尤其是李自成部。
李自成是高迎祥的外甥,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舅。
李自成原本是驿站驿卒,崇祯继位后为了节省开支削减各地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归家。
这年头生活不易,尤其山陕地区,李自成没了收入来源,便开始借债维生。
当时他的老家米脂县有个举人姓艾,由于长期借债还不起钱,李自成被艾举人告到了县衙。
县令大人对这种案子轻车熟路,直接把李自成绑起来游街示众,并约定期限,再不还钱就判死罪。
李自成可不是善茬,少年时期就曾因债务问题杀过人,而且杀的正是举人。
这次也不例外。
李自成被亲友自狱中救出,直接跑到债主家里杀死了艾举人,接着逃回家,又赶上自己老婆和村里人通奸,直接把老婆也给杀了。
两条人命了,但饶是如此,李自成依然没有立刻造反,而是带着自己的侄子到甘肃投军去了。
而且因为作战悍勇,居然还很快被提拔成了把总!
可惜李自成终归不是善茬,两年前己巳之变,甘肃守军进京勤王,途中,因发不起军饷,李自成杀官造反,带着乱兵投靠了闯军。
最后就混成了他舅舅高迎祥的手下,高迎祥称闯王,李自成称闯将。
李自成确实勇猛,随着陕西形势逆转,竟带着人直接进攻西安,屡次进攻还差点得手。
鉴于民军声势浩大,张煊向崇祯提议,启用旧臣孙传庭,前往陕西镇压暴动。
孙传庭,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却自幼尚武,初授知县,任内喜欢谈论边关事务,后来在天启年间的教派起义中防备有功,被调入朝中任职。
做过吏部验封司主事,也做过稽勋司郎中,因与魏忠贤不和,弃官回乡。
崇祯很高兴。
崇祯平生最痛恨的就是魏忠贤,一听说孙传庭是因为与魏忠贤不合才辞官的,甚是喜爱,直接同意了张煊提议。
“孙传庭接旨~”
代州,孙传庭祖宅。
一处庄园之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授孙传庭陕西巡抚,着即日起,立刻前往西安履职,不得延误,钦此~~”
孙传庭接过圣旨,整个人有些发懵。
虽说因天下糜烂,自他赋闲归乡,也没忘报国,时常担忧边关情势,立志要澄清天下。
可是这些年来,他与朝中从无来往,陛下也从不识我,为何突然会给我降旨?
而且今日所授官职之高,实在超乎他的想象。
陕西巡抚!
这不是官复原职,也不是重新启用,这是直接升了好几级啊!
陛下为何如此?
赶紧给传旨太监塞了些银两,一问才知道,原来自己竟是被现任京营总督张煊张大人推荐的!
“张大人为何要推荐我?”
上次他来山西,我们都未曾见面……
传旨太监走后,孙传庭想破头也没想明白。
旁边走来一人,是他的门生冯容,得知孙传庭被重新启用,劝说他道:“恩师,国政糜烂,满朝昏庸,天下事殆不可为,不如不去。”
在他想来,大明已经没救了,与其去为朝廷东征西讨,不如留在家中读书治学舒心。
孙传庭眉头一皱,严厉说道:“为之自吾开始,济不济,命也。”
不管怎么说,对于张煊的推荐和提拔,孙传庭万分感激。
又道:“况且,还有似张大人这般一心为国,不收礼便能推荐我做巡抚,如此高风亮节,怎能说满朝都是昏庸?”
当天,孙传庭紧急收拾行装,赶往西安。
京师,皇太极出兵的目的终于明确了。
“报~~”
一份最新军情被送到了兵部。
“张大人,太好了张大人,皇太极没有南下,皇太极真的没有南下,径直向西去了……”
熊明遇第一时间向张煊报喜。
另一边,大同以北,草原之上。
“不好啦,大事不好啦~~”
一个蒙古兵慌慌张张冲进了林丹汗大帐。
“启禀大汗,皇太极没有南下攻打明朝,径直朝我们来了~~”
“什么?”
林丹汗正在修炼大欢喜禅,闻听这个消息,一个哆嗦,直接痿了。
“皇太极要来打我?
“快,快找笔墨来,我要写信,赶紧给张大人写信!”
林丹汗追悔莫及,自知凭借他自己察哈尔部的实力根本无法抵挡住皇太极,只能向张煊求援。
为表郑重,书信一式两份,同样送去明朝京师,一份递给崇祯皇帝和满朝大臣,一份递到了张煊手中。
“陛下,臣以为张大人应该去,一则御敌于国门之外,一则张大人练兵半年有余,正好借此机会检验京军战力,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张煊还没说什么,大臣们先坐不住了。
纷纷跑到崇祯这里来进言。
因为他们发现,这是一个排挤张煊绝佳的机会。
让张煊带兵出征蒙古,打赢了还好说,万一要是打败了,那他们可就有了足够的理由进行攻讦。
当然这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万一张煊打了胜仗,那他的声望就会变得更强,也会更受崇祯信任,大臣们想要排挤张煊也就基本不可能了。
但没有办法,若非如此的话,他们也实在找不到攻讦张煊的理由。
只能赌一赌了。
怂恿皇帝让张煊出征!
就赌京军战力不足,张煊打不了胜仗。
崇祯也很心动。
跟大臣们的想法完全不同,他盼着张煊打胜仗。
崇祯为了钱,现在一心要查贪腐,张煊却总是说要等京军可战之时才行,那么就让他出征,打了胜仗回来,自己这个皇帝也就有兵可用了。
到时候,手握着一支能够打败皇太极的超强部队,谁还敢佛逆朕的心意?
一拍即合,连张煊的意见都没问,直接一道旨意下去,催促张煊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