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姝瑶还是乖巧点头。
温云峰他们下山去了,汪氏跟朱秀凤继续收拾山洞,温云川炮制兔皮。
温姝瑶跟温云溪蹲在山洞口玩。
玩着玩着,温姝瑶突然又喊人,“娘,娘,奶奶,奶奶,你们快来……”
连温云溪也跟着喊“娘,娘……”
汪氏,朱秀凤,还有温云川,以及温云行,温云展,温云景三个孩子,都快速的跑到了山洞门口,然后等看见洞口的情景时,人就傻了。
他们眨巴眨巴眼,一时间都忘了做出其他的动作。
到时候温姝瑶指着那些在泥水里扑腾的鱼跟大虾,着急出声“娘,二叔,好多鱼跟虾,我们快抓……”
她说着,人就要往大雨里冲。
还是温云川眼疾手快的抓住了她,“二叔去。”
温云川看着那些扑腾的鱼跟虾,虽然心也跟着扑腾,可还是一头扎进了雨幕里。
在温云川的记忆里,有过一个鬼故事,那就是河里莫名出现的大鱼,是鬼变的,你若是去捞,必然会出事,就会被鬼带走了。
如今眼前的情况比记忆中的鬼故事还离奇,莫名出现在山顶的大鱼……
真比那头肥羊,还有昨天昏死的兔子还让人心里扑腾。
可扑腾归扑腾,只要鱼是真的鱼,那就赶紧抓回去。
温云川一头扎进雨幕里还不忘喊“娘,快去拿个桶来。”
这次倒是朱秀凤反应快一些“我去拿!”
她说着,飞快进山洞内拿了一个木桶出来。
木桶是家里平日用来挑水用的,不小,可等把那些鱼装进去,居然满满当当的,隐约还有些装不下去的趋势……
还有很多虾都没抓呢,桶里也没装水呢!
朱秀凤又赶紧去拿了一个盆。
然后又装了满满一盆大虾。
虾跟鱼都装完,汪氏才回神,喃喃出声“我还从来没听过山上有鱼有虾的说法……”
温姝瑶:没事,没事,都是菩萨赏赐的,千万别多想,千万别多想。
喃喃完,汪氏就双手合十“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果然,汪氏认为是神明保佑。
不止汪氏,朱秀凤还有温云川也是默认的。
不然,山上有鱼有虾的事,实在是太离谱了。
就是……
“娘,这么多的鱼,晚上吃吗?”
温云川说着,不忘伸手捞起一条鱼,“这一条鱼得有五六斤吧?”
“足足六条,一天一条都够我们吃六天了,还有这虾……也是真大。”
汪氏没说吃不吃,只是道:“赶紧去外面接点水,别死了。”
不死可以多吃两天,死了就不成了。
逮着一顿嚯嚯,可不是浪费东西嘛,说到底还是舍不得吃。
温云川立马又拿了一个桶去外面接水。
桶里跟盆里都接了水,之后温姝瑶几个人就都蹲在桶跟盆的旁边,他们讨论着那条鱼更肥,哪只虾更大。
还有就是,鱼烤着好吃,还是煮汤好吃。
说着,说着,几小只就开始咽口水。
汪氏跟朱秀凤婆媳坐在一起,听着几个孩子嘀嘀咕咕,再看看那些东西也忍不住说起话来,汪氏说“这先头姝宝那孩子寻回来的鸡蛋,还有鸭蛋都没舍得吃。”
“后来的马铃薯也还没吃完,也就昨天烤了一只兔子,今天这孩子又发现这么多的鱼跟虾,”汪氏看向自己儿媳妇“凤,你说,这观音娘娘是不是觉得孩子在咱家过的太苦了?”
“而且觉得我这老太婆小气?”
没等朱秀凤说话,汪氏就又继续“肯定是觉得我小气了,觉得送给孩子吃的东西,都被我克扣了,这才不停的送。”
“你瞧瞧,这前头也就是几个鸭蛋,二十来个鸡蛋。”
“这后面可好,送羊的时候,还顺带给了几十斤的白面。”
“隔天就有送兔子,还一次给三只,身上还背着菜。”
“这又送鱼,根本吃不完。”
汪氏说着这些话,自我反思的同时,脸上也全是笑意,她环似这山洞,偌大的山洞,才刚住进来呢,已经堆满了东西,而且堆的都是吃食。
吃不完的同时,也代表着饿不死。
在这会吃糠咽菜的时候,有这些吃食,真是……汪氏再次双手合十“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并且做了保证“菩萨放心,老婆子我之后肯定不会再小气了,您给姝宝那孩子的吃食,我肯定都做给孩子吃,一定不让孩子跟着我们受委屈。”
朱秀凤这时候也不敢说太多话安慰自己的婆婆,因为她自己也吃不准是个什么情况。
只是说“我们算是跟着姝宝后面喝汤了。”
“可不是这个话,姝宝真是我们家的小福星,”汪氏认可儿媳妇的话。
汪氏说完,又是双手合十“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了。”
因为几小只一直蹲在鱼虾旁边,念念叨叨,汪氏又反思是不是因为自己对孙女太苛刻了,所以导致菩萨一直送东西过来,所以看见孙女一直蹲在鱼虾旁边,立马就下了决心,“秀凤,待会你去抓点米,我洗上几个虾,中午煮点咸粥给姝宝吃。”
“啊?”朱秀凤有一瞬间的怔愣,“中……中午?”
朱秀凤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们这样的穷苦人家是不吃中午饭的,毕竟粮食有限,一天两顿尚且不能果腹,更何况一天三顿呢?
一天三顿,那是权贵人家的享受。
汪氏点头“嗯,就中午,大人不吃没事,可孩子得吃。”
末了,汪氏又小声的补了一句“不能让菩萨说我小气。”
这会汪氏还觉得自己在往大方走着,可等到第二天,汪氏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她一时间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样,才能让菩萨认为她不小气了。
巴掌长短的大虾,二十好几个,汪氏剁了三个放在铁锅里,放了一小把糙米,然后一起煮着,即使只放了盐巴,很快也是冒出了香味。
温云溪他们咽口水的动作更频繁了。
铁锅咕哝了一会,汪氏掀开锅盖,拿了碗,给温云行他们每个人都盛了一碗,尤其是温姝瑶碗里,有不少虾。
温云行他们每人碗里只有两小截虾,虾几乎全放在了温姝瑶的碗里。
温姝瑶碗里,米汤都没有,不是虾,就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