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景虎当然清楚毕竟连最开始的自己也把日本人叫做鬼子来着。
只可惜现在的自己…
不过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为了避免日后的华夏多灾多难,景虎要把眼前的这个国家和华夏的命运绑在一起。
让两个国家友好相处下去,同时日本国内的科技底蕴太过浅薄,为了未来的国内争霸去大明国学习经验和技术,还有那缺到极点的硝石。
这些巨大的诱惑对于景虎来说比起风险又算的了什么。
而且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除却眼下的时间节点,一旦卷入武田北条的战事之中。
那么景虎想去大明也没有时间过去,尤其是眼下的大内家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西国无双侍大将陶晴贤把自己上位的欢喜冤家,把大内家的主公在大宁寺给干掉了。
眼下的勘察贸易对于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打定主意的景虎此次秘密行动只跟直江景纲,恩师宇佐美通过信详说。
只是前者表示一个头大整天担心后怕,后者则哈哈大笑表示越后地盘帮景虎看好不会让别人占到便宜。
景虎对于二位只能报以歉意,多劳两位费心了。
如果有什么意外就拥立姐姐的儿子自己的外甥成为新任家主吧。
本该是秘密的行动的小虎还乡,却还是被两位夫人所洞察。
她们相处多年自然知道景虎的脾性,索性也不劝景虎直接带着景甜一起踏上了前往未知国土的旅途。
景虎无奈同时也从私心里想带她们去见识见识华夏的伟大,所以只有在加派人手方面做足了准备。
五艘大船,数百位军士,连景虎都舍不得用的坑爹火绳枪都大吐血的购买了十支。
五艘大船离开了越后的日本海范围,向着黄海方向开去。
虽然此次的航行景虎做了充足的准备。
可是海上的事情突发多变,也算经历了不少的磨难才终于进入了渤海的范围。
其中光是海盗就遇上了两次,结果打来打去发现其中海盗大多数是老乡华夏人,少数日本国内混不下的浪人。
当得知自己的首级一个十五两白银时,连景虎都怀疑自己就这么去大明会不会被那些腐败的官兵直接杀了领功去呢。
进入渤海不久后船队偶尔可以见到稀松的渔船。
只是景虎听到那船上熟悉的乡音时,景虎一脸懵逼。
“我艹,好多倭寇哇!快跑啊!”
景虎欲哭无泪,遥想以前她也是骂人的一方,可如今只能哭唧唧。
虽然表示着友好,景虎大喊:“我们的老乡的干活,不是坏人的啦的啦。”
毕竟说了那么多年的日语,自己的华夏语未免多了些家乡的味道。
颇有一副太君的感觉,就连景虎都感觉到好笑。
那渔船上的百姓听了这话还得了,跑的更加麻溜了,这里有个懂中国话的鬼子。
生怕她打击报复他们刚才说出的国粹。
景虎欲哭无泪,手下士兵不明所以都还纷纷赞扬景虎大人威名远扬,这大明的百姓都畏惧您的威严。
显然这些马屁拍在了马腿上,没有什么好的作用。
景虎为了重新找回原来说话的味道天天练习着普通话,景甜也跟着无聊的学了起来。
大明虽然禁海,但这渤海上还有零星的渔船,看来在哪里都不缺提脑袋吃饭的人啊。
而此时的大明朝已是嘉靖皇帝在位的第二十五年。
登州卫所,一位年轻人正听着登州百姓的详细介绍。
虽然知道海禁,但官府对这些可怜的海里求生存的家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人正是承祖上职位,到任不到两年的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
此时的戚继光也只有十八岁,那只传说的强军戚家军也还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
“你说倭寇有大船五艘,船上人数有数百之多?”
这两年来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物保受倭寇侵犯,倭寇性情残忍烧杀劫掠为祸一方。
他们少说三五成群,战斗力方面更是一绝,远不是武备废驰的卫所兵所能抵挡的。
每每上岸作恶都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镇压。
看着作恶多端的倭寇,戚继光更是立下了“封侯非吾志,但愿海波平。”的伟大心愿。
如今有这么重要的情报,五艘大船数百人的带甲的倭寇,显然将会是登州的一大劫难。
“老伯,你确信你看到的没有错误?”
不是戚继光不愿相信,只是倭寇们往往都是单独作恶,少有这么大的规模,更何况全是带甲。
“老夫亲眼所见,不曾有误,那倭寇之中还有一女子会说汉话。”
戚继光当下便打定了主义向上官都指挥使大人上报倭寇登陆的消息,请求支援。
这股规模的倭寇已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卫所可以对付的了的。
要是让这股倭寇上了岸,又要有多少黎民百姓将会遭遇灭顶之灾。
当年争贡一事,数百倭寇硬是在陆地上打了几百里来回,尽然无人能管。
倭寇的凶悍和大明士兵的糟糕表现可见一般。
那老伯领了赏钱便喜笑颜开的离去了。
“会说汉话的倭女?遇到了如此规模的倭寇,这老伯又是如何逃生的呢?”
虽然戚继光的心中还有很多疑问但是眼下可不是去担忧这些的时候。
戚继光看着登州沿海的布防图思考着这股倭寇可能登陆的地方。
此时的景虎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和华夏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将会有这样一场的邂逅。
事后的她都要庆幸,得亏戚继光将军还在幼年体,要不然一只无敌的戚家军贴脸暴揍,自己恐怕真要GG了。
登州沿岸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连百姓们都自发的巡逻帮助卫所兵防备着倭寇的上岸。
毕竟在这里生活的人就没有和倭寇没有血海深仇的大恨。
只是景虎还任然不知迎接自己的将会是多么大的阵仗。
“可恶,都指挥使大人的援军怎么还没来?”
戚继光忧心忡忡,可等来的却是向自己要钱的口信。
都指挥使大人说了:“要援军的话,戚将军都花些代价,很多兄弟还等着戚将军的开拔钱呢。”
戚继光脸涨的青紫,大明海防涣散如此被倭寇数十人横行乡里无人能制,从很大的层面上来说就是因为这些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