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出色的作家,应该时时刻刻保持“烟火气”。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好一个“人法地”。作为自然界的小小的一份子,人是渺小的。这点是从人的动物属性来说的。这个小小的人,必须如同别的猴子老虎狮子豹子等等一样,遵从自然法则,去生存。无一例外。但与此同时,人类又是伟大的,这是从人类的社会属性来探讨的。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其原因或许也在此。人是唯一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拥有丰富情感的动物。从这点来说,人是伟大的。在渺小与伟大之间,我们人类个人如何选择呢?贾忠遥认为,那就是遵道而行。在自然界,人类要服从自然法则。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学会保护我们的家园,让绿水青山常在;在社会当中,更要遵道而行。人与人之间的结合谓之社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的聚集为主要特征,其间有道德、有法律诸多规则,这些规则就是道的外化,或外在展示形式。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安稳,必须在人类生活中,也遵道而行;人,作为一个渺小而伟大的个体,除了要面对自然、社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象需要你去面对,那就是自己。作为兼具动物性与社会性的个体来说,一个人唯有正确面对自己,才能提高认知,才能幸福而有价值地生活下去。古人云:“饮食男女,食色性也。”人类如同别的动物一般,也是有欲望的物种,如何正确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解决人类面对自身的问题中,目前,宗教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宗教以佛、上帝、默罕默德等的形式,活跃于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的脑海里,间接地充当了人类如何面对自身的人生导师,起着慰藉心灵的作用。其实,作为中国人是极其幸福的,我们传统文化,是不主张有宗教的,因为作为宗教,它要求人要服从某个不可知的东西,这东西可以是上帝、耶稣或者真主等等。如果你信,你才可以得救。其实,这有一点荒谬。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坏人就可以抱着“上帝”而天天去干坏事去了。事实上,这也是说不通的事情。我们传统文化中,有伏羲、老子、庄子所倡导的道家文化,也有以孔子、孟子、王阳明、曾国藩所倡导的儒家文化,参透这些东西,其实就可以做一个有追求、幸福的,能够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个体。宗教,有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差了一点点。目前,我信奉《道德经》。
淡泊名利的真正含义。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人间世,作为一个普通个体,不可能不受名利的左右,事实上,名与利也是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有自己的名字,别人有对你评价的权利,别人说你是个好人或者坏人,直接影响着你对自己的看法。说你是好人,你高兴;说你是坏蛋,你可能就会沮丧,至少是不以为意。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再说利,利对应物质基础。一个人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怎么去供养你这副皮囊呢?既然,名利傍人左右,那么如何看待名利呢?孔子告诉我们,就是不追不抢,顺应自然。这也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一再重申的“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