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驻所检察室办公室的那扇深橙色的木门,贾忠遥的内心不自觉嘀咕起来,暗暗胡思道:“这贾娟,名字好熟悉,似曾相识。哦,对了。”贾忠遥一拍自己的脑门,继续想到:“自己初三的时候,同桌的一名女同学就是贾娟。现在想想一恍至少二十年了,真是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哪!但不知眼下这贾娟倒是什么模样?是高的还是矮的?是胖的还是瘦的?是俊俏的还是丑陋的?”贾忠遥在天马行空的乱想当中,便踱步回到了视频监控室。
初春的天空,蓝蓝的。在这湛蓝色的天幕上,白云若棉花、若柳絮,有时又如一锅滚烫的开水中,落入一碗鸡蛋清。面对这贾娟,贾忠遥有种说不上来的兴奋,贾忠遥急切的想知道这贾娟到底长着什么样子,会不会如同自己的中学同学贾娟一样:乌黑的蘑菇头下,一张圆脸如十六的月亮,白净而皎洁。窗外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远处树枝上的杜鹃鸟不时扯着嗓子叫几声“布谷——布谷——布谷”。
贾忠遥两眼恍惚的对着那无尽的虚空,两耳漫无目的听着子规鸟的啼叫,心海里面却是“贾娟”这两个字,在上下翻腾,那段久远的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新。这段记忆,贾忠遥将它封存在心底,并不曾对外人吐露过半点,只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每碰到相似的人、相似的情境,由象入心,自己或感慨或温存罢了。什么事情?此处暂不提。
屋里一片寂静,唯有那视频监控设备发出“嗡嗡嗡”的机器低吟声。贾忠遥将目光从远处的山峦撤了回来,复又盯着那硕大的液晶显示屏,但见这显示屏块块如耕田,每一个小格子里面都是一组图像,这图像里面尽是着蓝色号服的在押人员,这些在押人员或蹲或坐,或看书或攀谈,个别者扯下裤子在拉屎尿尿。这乱哄哄的场景,如同朋友聚会,但是一点温馨也是没有的。短暂的放松过后,贾忠遥的耳边便传来了,监区内的铿锵有力的喇叭声——“各号房在押人员,回自己的座位按顺序坐好,现在进行国学诵读!”视频监控里乱动的人影,此刻便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一般,慌乱中又十分秩序地排出了一字长龙,双手平放在膝盖上,恭恭敬敬的盯着前面人的后脑勺。
这规规整整的队伍形成以后,约莫一分钟,喇叭里便又传来了一阵威严的女音:“乡村四月,宋温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喇叭里的管教干部朗读一句,号房里的在押人员便跟着诵读一句。此刻,仿佛这里不是那个冷冰冰的羁押人的场所,而是一个启蒙学习的大教室。
闪闪烁烁的液晶显示屏,间隔32秒便会更新一次,这术语叫作“图像轮巡”。贾忠遥盯着806号房仔细看了起来,心里细想:“这贾娟,应该也在这里面吧?听田主任讲,贾娟的判决已经下来了。如果下来了,那么就肯定在这806号房。看着看守所执法规定,在押人员一旦被判决,便会集中关押,分别教育,这法律术语叫‘分管分押’。”贾忠遥转过身来,伏在桌子上,手里捏着鼠标,眼睛盯着桌子上的电脑,对着“停止轮巡”进行了双击,随即又对着806号房所控制的图像进行了放大处理。墙上硕大的液晶显示屏便全部是806号房的图像了。贾忠遥直起身走到液晶显示屏前,两手背在后面,双眼如鹰一般,开始仔细搜索。你道他搜索什么?忠遥搜索的不是别人,正是贾娟。欲知贾忠遥能搜索到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