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忠遥摊开《西游记》,贪婪的在里面徜徉起来。如果说,一个人的肉身需要锻炼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心同样需要锻炼。肉身锻炼有游泳池可以游泳,那么,对于这颗红彤彤的心的锻炼,则是书本。不久前,贾忠遥翻开《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在给长子曾纪泽的信中,就提到,读书要“涵泳”,贾忠遥粗浅地意识道,此处“涵泳”不就是游泳的意思吗?所谓修炼自己,提升自己,不外乎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刚毅,不论是碰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能够安然处之,至少能够做到不失控。贾忠遥一边想着曾国藩对儿子的训导,一边呼啦啦(1.拟声词:形容旗帜飘动等的声音)地翻阅着那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蓝皮简装《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本神魔小说,但是它又有别于一般的神魔志怪小说,它不仅写鬼怪狐仙的故事,更在其中参杂大量的儒释道文化,比如从佛家来说:我们可以把孙悟空比作一个人的心,常常心猿意马,一个念头就是十万八千里;我们可以把猪八戒比作一个人的肉身,身上各种贪嗔痴,各种一般人所熟知的欲望——贪吃、好色、懒惰等等;我们可以把沙和尚比作一个人肉身的另一面,即虽然内心有各种欲望,但是在社会法则下,又得装得像个人,至少看上去不那么坏,有人之所以为人的礼仪;我们可以把唐僧比作一个人的心的另一面,内心坚定,有理想,朝着一个目标——西方大雷音寺前进。简而言之,《西游记》这本书就是一本告诉你如何修身得道的书,古老的《易经》早就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动的结果,雌性当中有雄性,雄性当中有雌性,男人当中有女人性,女人当中亦有男人性。一件事如果带给你的是挑战,那么它背后肯定也暗含机遇。一件事带给你的是烦恼,那么这烦恼背后就蕴含智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阴阳观念是古老的智慧,落到今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辩证法”。
贾忠遥许是坐的久了,于是借给水杯添水的时机,伸伸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忠遥站在窗户前,看着外面那块灰蒙蒙的天幕,心下沉思道:“人是非常情绪化的动物,就拿这天空来说,一般人看到这灰蒙蒙的色彩,很容易联想到‘灰败’、‘凄惨’的感觉,特别是当自己心理受挫以后,这种隐射作用就愈加明显。殊不知,个人的心情与这天空的灰,能有多大联系呢?”贾忠遥右手托着玻璃杯,那杯中的茶叶已经舒展的如少女的身姿一般,静静地躺在杯底,忠遥左手轻轻地拧开黑色塑料盖,将杯沿靠近自己的嘴唇,轻轻地拿茶水润了一下喉咙,继续思想到:“人们只知道这天空的灰,殊不知,这灰的上面便是那湛蓝的天空,以及那光彩夺目的太阳。可是,就这一层薄薄的灰,不知道要困住多少人的心呢?”贾忠遥一边感叹辩证法的强大,一边回转身子,轻轻地放下茶杯,挪开椅子坐了进去,反将那本《西游记》合起来,闭着眼睛,让自己的心静静地休息一下。
此刻,贾忠遥不住地咀嚼着这经典的味道,一种豁然开朗的阅读体验给人一种无比爽快的感觉。取经的师徒四人,其实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与肉身。唐僧与孙悟空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心,即精神,这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只不过分开来叙述更集中更亦给读者代入感而已。你想想,我们一个人的心是不是总会心猿意马,一个念头就美国,一个念头就朝鲜,甚至一个念头就外太空,这就是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而唐僧呢?就一个念头即到西天大雷音寺取经,不管路遇什么险阻,就一个心思:向西。这是一种坚如磐石的信念。再比如猪八戒与沙和尚,它是人肉身的一体两面,里子是猪八戒,外表则是沙和尚。里子里是各种人欲,各种贪嗔痴,但是外表却必须符合社会的法则,装也得装的像一个好人,实则多数人却是伪君子而已。人就是这么矛盾,忠遥不断地感慨。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