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脸上的表情顿时比吃了苍蝇还难受,现在他的名声已经臭到全国了,结果还一分钱没捞着。
“丞相啊,我知道这么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名誉损失,不过无所谓,我已经替你将你应得的那一部分以你的名义捐出去了,你现在可是一等一的善人啊。”
看着刘三水一副不用谢我的表情,曹操忍不住老泪纵横,他承认他很风流,很多时候甚至还以此为荣,但现在他却彻彻底底沦为了下流。
“大将军,你能做个人吗,我都快五十的人了,你让我以后的日子怎么活?”曹操低声对刘三水说道。
“宰相肚里能乘船嘛,不就男女之间那点儿事儿吗,这阵风过去就好了。”刘三水轻描淡写的说道。
妈的,你说得轻巧,现在大汉一共有多少人,能卖出这么多册,肯定有人一次性买了好多本,这明显是要珍藏的。
这种话曹操也只能想想,根本就不敢说出来,他低着头,犹如霜打的茄子,一声不吭,但心里面却恨死了刘三水。
刘三水自然不在乎被他恨,反正只要给曹操机会,他一定会置自己于死地,这是他和曹操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他相信曹操永远也没有这个机会。
只要他感觉到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一定不会让曹操看见第二天的太阳,现在对曹操的容忍,是因为他对自己构不成任何威胁。
而且还能留着折磨,时不时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曹操的痛苦之上,也算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刘三水没想到,不可一世的公孙度居然是个怂蛋,在他接到朝廷的圣旨之后,吓得寝食难安。
他当然不是真的怕朝廷,而是害怕刘三水,刘三水能降服交趾,降服他自然也不在话下,而且相比于交趾,辽东离洛阳近得多。
思前想后,他决定单方面毁掉和单于的盟约,直接退兵。
退兵之后,公孙度还是感觉不安全,因为圣旨上斥责他为汉贼,事实上他也的确做了不少称得上汉贼的事情。
他很想洗脱这个罪名,但最好的洗罪方式莫过于帮助朝廷击败匈奴,但这明显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
思前想后,他一狠心,将袁尚和袁熙杀了,并将人头寄给朝廷,以此表明他对朝廷的忠心。
即便如此,公孙度心里还是不能踏实,因为他的手上可是沾满了大汉百姓的鲜血,曾经他多次帮助单于洗劫幽州和并州的百姓。
幽州和并州的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一旦那些事情捅到朝廷,他必死无疑。
但他又没有胆量和朝廷对着干,一旦惹怒刘三水,他就要冒着被灭族的风险。
因为有觊觎天下的心,所以公孙度密切关注朝廷和中原的一举一动,刘三水的每个动作他都清楚,所以也就清楚他和刘三水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至于单于,他更指望不上了,一个张辽就将单于揍得东躲西蹿,最终还需要借助自己使阴招,才敢和张辽硬碰一下。
一旦刘三水亲率大军,单于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未知数。
横竖找不到自救办法的公孙度,一夜白发,并一病不起,最后居然一命呜呼了,临死之前,告诫儿子公孙康,千万不要和刘三水作对。
相比于公孙度,公孙康的历史至少是干净的,他并没有做太多损害大汉百姓的事情,公孙度相信只要公孙康的态度端正,刘三水应该能放公孙康一马。
公孙康刚开始还是真的遵循公孙度的遗愿,继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朝廷表达忠心,并足额缴齐这些年欠下的朝奉。
并告知朝廷,只要朝廷需要,他可以立即出兵讨伐单于。
刘三水本来是打算在讨伐单于的时候,顺便将公孙度也给灭了的,结果公孙康态度如此的好,再加上公孙康也没有什么黑历史,讨伐辽东还真师出无名。
在公孙度撤军之后,单于成功说服了鲜卑人。
鲜卑人曾经被单于征服过,算得上世仇,所以鲜卑和大汉的关系不错,时不时还帮大汉,对付一下匈奴人的骚扰。
但是随着大汉的局势日渐混乱,鲜卑人自然也想趁浑水摸鱼,而此时的鲜卑实力已经超过了匈奴人,正在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单于主动要求和它合作,它自然求之不得。
反正出事儿了,有匈奴人顶在前面,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赶紧跑路,远离大汉就行。
所以公孙度撤军之后,张辽的处境反而变得更加的危险,原本由公孙度负责的地方,全部换成了鲜卑人。
公孙度手下的士兵好歹也是汉朝人,对付张辽的士兵多少会留一些情面,不至于太过残忍。
但是鲜卑人就不同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一上来就往死里揍,让张辽损失了上万的士兵。
就在张辽快要招架不住的时候,马超杀到。
鲜卑的副首领宇文华鲁根本就没有将远道而来的马超放在眼里,趁马超立足未稳,立即发动进攻。
两军相遇在白狼山脚下的一块平地上,宇文华鲁手持狼羊棒,遥指马超。
“何方小贼,赶紧报上名来。”
“你马超爷爷是也。”马超拍马而出,大声答道。
“猖狂小贼,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宇文华鲁怒声说道,催马向前。
结果仅仅三十回合,宇文华鲁一个不小心被马超斩落马下,他的弟弟催马来救,也被马超一波带走。
宇文华鲁在鲜卑有战神的称号,结果没想到被马超打成了战鬼,战神都被打死了,其他人那里还有胆量应战,鲜卑人一溃千里。
在知道救兵赶到时,张辽军也士气大振,主动对单于发动进攻,最后在两人合力之下,将匈奴人杀得片甲不留,单于是躲在尸体里面,才侥幸逃生。
袁尚和袁熙被公孙度杀死,袁潭自然坐不住了,虽然这两个人活着的时候,和他斗得死去活来,但毕竟他们是兄弟。
杀兄之仇还是要报的,所以他举全军之力攻击公孙康。
公孙康刚开始被袁潭的阵仗吓得不行,他甚至想过要弃辽东而逃,但是实在没有好的去处了,他就只好和袁潭放手一搏。
其实袁潭最大的错误就是将公孙康逼得太死,十分高调的宣传,要夷灭公孙康的三族,将全歼辽东兵,不接受投降。
至于辽东的百姓,女娼男奴。
这些话喊出来,辽东上下还能不齐心协力。袁潭之所以敢喊这些口号,不是不懂兵法,而是太过自负,他认为以他的能力,收拾一个小小的公孙康完全没问题。
以前公孙度在的时候,那个老狐狸还有点儿东西,他或许还会谨慎一下,现在换成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公孙度,他还不是手拿把掐。
实话实说,正常情况下公孙康的确不是袁潭的对手,毕竟袁潭是袁绍的长子,从小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稍长之后,更是亲自带兵。
良好的家境让他从小都有十分丰富的军事理论,再加上施展经验也比较丰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好。
但是公孙康却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即便只是秋天,辽东的天气就已经十分的寒冷,冷风一吹,就得穿上厚重的棉袄。
袁潭本着速战速决的想法,并没有带太多的辎重,他喊出的口号是,天冷了,那就去扒辽东人身上的衣服,饿了,就去吃辽东人锅里的食物。
因为太过轻敌,战前袁潭并没有做充分的情报工作,以至于对辽东的地形仅凭潦草的地图了解个大概,结果就是,地图上和实际严重不符,导致他不得不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袁潭三战三捷,追到了公孙康的家门口,最后却被公孙康用口袋战术围歼,他自己也死于乱军途中。
袁氏三兄弟先后丧命,曾经不可一世的袁氏家族,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看在甄宓的份上,刘三水厚葬了袁尚和袁熙两兄弟。
刚给袁氏兄弟办完葬礼,刘三水就遇见一件真正让他伤心的事情,一直处于重病状态的郭嘉,不治身亡。
郭嘉的死亡甚至比原三国世界还要早,这让刘三水十分沮丧,他本来以为他可以改变郭嘉的命运,让他成为三国第一谋士。
刘三水知道王允和汉献帝让郭嘉坐过水牢,这大概是导致郭嘉早夭的直接原因。这件事情是郭嘉告诉刘三水的,而郭嘉告诉刘三水这件事情,不是向刘三水告状,而是为了替王允和汉献帝求情。
纸包不住火,这种事情刘三水一定会知道的,而且知道得越晚,只会越生气,要是在郭嘉死后才知道这件事情,他真有可能让王允去给郭嘉陪葬。
郭嘉知道刘三水将来一定会当皇帝,所以希望刘三水能够少一些杀戮,多一些宅心仁厚,他说,作为帝王,一定要接受自己只是普通人的事实。
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一定要坦然接受,不能被已经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实影响自己的情绪。
刘三水流着泪说,郭嘉死的不是时候,因为真正的天下一统还没有开始。
郭嘉却摇了摇头,十分坦然的说道:“大将军,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天下一统就已经结束了。”
刘三水心里一惊,赶紧小声问道:“奉孝,你难道知道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如果这个都感觉不到,我岂不是太笨了。”郭嘉笑着说道。
“那你知道我是来自哪里吗?”刘三水接着问道。
“我不需要知道,也不想知道,只要你能善待我们这个世界和时代,你来自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郭嘉笑着说道。
“难道你心里就没有一点儿想知道的事情,或者说未实现的遗憾?”刘三水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郭嘉给他的感觉有种不真实的超脱。
“如果非要说的话,还真有一件,你能不能再让我喝一口你说的伏特加?”郭嘉笑着说道。
郭嘉向来不注重饮食,当初刘三水用伏特加诱惑他的时候,他也只是象征性的闻了一下,淡淡的说了一句不错。
结果没想到临死的时候,不善饮酒的郭嘉居然提出要尝一口伏特加。
刘三水赶紧从系统商城里面给他弄了一瓶,郭嘉缓缓的张开嘴,示意刘三水直接往他嘴里倒。
“奉孝,医生说了,你不能饮酒。”刘三水将酒瓶子都拿起来了,突然低声说道。
“哈哈……咳咳咳……大将军,你觉得我还在乎这个吗,你我都不是俗人,来吧!”
刘三水将酒置于郭嘉的正上方,然后慢慢的倾泻,一根酒香四溢的柱子直接插入郭嘉的嘴中,郭嘉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一瓶酒刚到一半的时候,咕咚声戛然而止,刘三水颓然的放下酒瓶,用毛巾轻轻擦拭沾染在郭嘉身上的酒渍,随后冲着门外大喊。
“奉孝已走,马上准备后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