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全家流放后,我靠系统振兴古代 > 第2章 纷争

第2章 纷争

一路上,崔巧巧好奇地向车外打量,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不同于现世沿海的繁华,海德森林植被茂密,重峦叠嶂,走上一里路才能看到零星几户人家。正如崔王氏所言,家家户户门口都搭着捕鱼网或晒着鱼干,空气中似乎都透着一股子海腥味。

即便才刚刚进入五月,天气已然十分炎热,才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时辰,崔巧巧手腕处就被蚊子叮了两口,偏生她皮肤白嫩,令人看着触目惊心。

好在泠东村和泠西村距离海德县不远,倒是让她少受几分罪。

崔赞怕她无聊,便给她讲起了两个村子的传闻。

泠东村和泠西村都是陈姓宗族居多,往上数三代还是一家人。只是后来,一支齐姓家族迁徙至此,当时的齐家族长也是个能人,带领族人男耕女织,逐渐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随着两姓开始通婚,不少陈氏女嫁入齐家,竟带着娘家也富裕了起来,更是出现举家迁入齐氏的情况。直至十年前,陈齐两姓分居东西两头,便形成了如今两村的格局。

原本两个村共同打理着寮湾,每月单日由泠东村陈氏出海捕鱼,双日则轮到了泠西村齐氏。

说来也巧,自上个月起每到单日,海面上乌云密布,天气恶劣;轮到双日则晴空万里,甚至难见一片云朵。这便导致陈氏族人每每无功而返,眼睁睁看着齐家人满载而归。

这对靠海吃饭的泠东村民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陈姓的年轻后生竟不顾村规偷偷下海捕鱼,被齐家人逮了个正着。原本就积怨已深的两家人,终于,在今日爆发了矛盾。

崔巧巧听得入迷,脑子里却想着,也不知寮湾鱼类种类多不多,若是能遇上些虾蟹贝类,也算不枉此行了。

此时,不远处传来嘈杂声,县丞恭敬地声音从车门外传来:

“崔大人,咱们到了。”

崔赞应了一声,示意自己已经知晓,待牛车停稳立刻整理了下官袍,严肃从容地下了车。

“县太爷来了!”不知是哪个眼尖的村民见着崔赞一身官袍,连忙大声喊了一句。

原本争得面红耳赤的村民纷纷放下手里的镰刀斧子,往后退了一步,留出一大块空地来。

衙役举着杀威棒,气势汹汹地走上前来,大声喊道:

“崔大人来了,还不快散开,不然小心我手中的杀威棒不留情面。”

不少村民这辈子都没见到过县太爷,听了衙役的话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大呼县太爷万岁。

崔赞不赞同地看了眼衙役,转而换了张和善的笑脸,对两村的村民说:

“大家快快起来,不必如此多礼。”

原本藏在人群身后的陈氏族长见状,立刻上前点头哈腰地作揖,诉苦道:

“崔大人,草民要状告齐盛身为族长,撺掇泠西村村民故意打伤我陈家儿郎!”

相较于陈氏族长的吹胡子瞪眼,齐氏族长就显得沉稳得多,礼数周全地朝崔赞行了大礼,

“晚生齐盛,见过大人。

陈长庚所言有失偏颇,晚生亦有冤情向大人述说。”

崔巧巧透过车帘看着横眉竖眼的两姓村民,心里只出现了两个字:难搞。

崔赞捋着胡须冷眼瞧着,泠东村的村民大多皮肤黝黑,身着寻常麻布衣裳,人群中有几名年轻后生身上还带着伤,正满眼恨意地盯着对面,显然就是今日偷偷下海捕鱼被抓的几人。

相较于泠东村,泠西村的人身量高挑,五官更加深邃,从身着的棉布衣裳来看,泠东村村民生活更为富裕。

崔赞心中已有了盘算,端正了身子,摆出县太爷的谱,将两位族长招至跟前,一脸严肃地说:

“自古以和为贵,两位既是族长,更加应该约束族人,和平相处才是,可今日却闹得如此难看,当真是不应该。”

陈长庚狠狠剜了齐盛一眼,随即苦哈哈地对崔赞说:

“崔大人,您有所不知。咱们靠海生存的人,若是连着一个多月都没有收获,这不等于是断了我们的活路吗?

之前我就想同齐族长商量,可他却一口回绝了,说什么,无规矩不成方圆?

崔大人啊,要是陈氏全族都活不下去了,还要规矩做什么?”

齐盛听了他的话,忍不住冷哼一声,义正言辞地说:

“陈长庚,在崔大人面前,你又何必睁眼说瞎话?这段日子泠东村出海,当真无功而返?

莫非你真的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当旁人都是傻子吗?

在下劝你最好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告诉崔大人,省得东窗事发,累及全族。”

陈长庚被他话头一堵,眼神竟有几分躲闪,显然是心里藏了事。

崔赞见他这副模样,心中也生了疑,难道当中真的有什么隐情?

陈长庚额角布满了细细密密的汗珠,他的心里又惊又怕,到底是谁泄露秘密,竟然都传到了齐盛的耳朵里。

若是他今后倒打一耙,恐怕整个泠东村都会被殃及。

崔赞有些恼怒,语气也加重了几分:

“陈族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你连本官都要瞒着吗?若是你不好开口,那便由齐族长来说。”

说完,崔赞真的看向齐盛,等着他的下文。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陈长庚浑身止不住地颤抖起来,说话也变得结结巴巴:

“崔……崔大人,草民不是故意想要瞒你,而是……”

“而是什么?”崔赞继续追问。

陈长庚不愿在族人面前露怯,只得咬咬牙对崔赞说:

“还请崔大人移步。”

崔赞思量片刻,随即点了点头,可还是看了眼齐盛说:

“齐族长也随我一同前往,其他人都散了吧。”

牛车上,崔巧巧百无聊赖地倚在车帘边,见崔赞似乎要跟着村民离开,干脆抓起身旁的惟帽,轻快地跳下了车,朝人群走去。

跟在母亲身边看热闹的孩童,惊喜地唤了声:

“阿娘,你看海神娘娘!”

孩子的声音清亮,瞬间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纷纷朝那边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