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看看嘛?”姜茶疑惑的问季然。
今天是周大海出院的日子。
季然摇摇头,“不去了,周家有人不希望我总是去。”
“唉,你这人.......”
姜茶眉心蹙了蹙,叹口气,明明想弄白的要死,还死鸭子嘴硬说不在乎。
“去吧,去吧,我看大队人都去了,我们不出也不好。”姜茶找了一个理由。
李宪章回来正好听了个话尾,“你们不用去了。”
姜茶疑惑的皱皱眉,“为么?”
“我刚从周家回来,去看周大伯的人太多了,周家乱糟糟的,周大娘让看了一眼,就把人请了出去,还说这几天家里不待客。”
李宪章说完哒哒的跑到屋里,给自己倒水喝。
姜茶伸长脖子向屋里喊道:“宪章哥,最近大队有什么事?给我们讲讲。”
他们三个就李宪章在红旗大队混的最好。
李宪章擦擦擦嘴,“能有啥事,就是每天上工。”
他现在觉得红旗大队挺好,不用下地,每天上工和上班似的。
“你们的蘑菇怎么样了?”
大队其他产业都在良性发展,就香菇大棚刚起步。
姜茶一下子就笑起来,菇架已经搭好,菌袋已经码上,剩下的就是监控湿度和温度,防止香菇病变,等待香菇出菇。
“还行,就等着香菇长出来了。”
“等收了香菇,我要拿工分和大队换点,给我娘寄回去。”
在京市,他们也不能经常能吃到菌子。
蒽?提起京市姜茶想起来,“不知道我寄的信,赵春英他们收到没有啊”
“收到了吧。”都这么多天了。
姜茶发愁,不知道她的信能不能给她带来惊喜。
赵海生收到信有一段时间了,收到当天他还纳闷,姜茶怎么会寄信回来,还有包裹。
晚上回到家,赵春英看到赵海生手里的信一脸兴奋,说话时,连声音都不自觉提高了菊粉“爹,是姜茶的信吗?快看看里面写的什么。”
赵海生怀疑的看了她一眼,他刚进门,她怎么知道是姜茶的信。
先拆开包裹,杂粮,野菜?这都是什么?
下乡过的这么不好吗?赵海生一时有些不忍心,想着是不是给姜茶寄点东西去。
拆开信,赵海生才知道,是春英这死丫头先写信寄过去的,“你给姜茶寄信了?都写什么了?”
赵春英一听赵海生语气不善,她知道赵海生不想和姜茶多联系。
是她一时得意忘了。
一时间,赵春英手心里竟全都是汗,她可不敢和姜茶一样,和赵海生作对。
赵海生对姜茶没办法,不代表对她赵春英也没办法。
布兜里几把杂粮,两把野菜,刘二妹撇撇嘴,她现在可看不上这些,“是我让春英寄信的,咱儿子这不是出生了,有弟弟了也要告诉她当姐姐的一声。”
赵春英感激的朝娘笑笑,低下头默认刘二妹的话。
赵海生最近有子万事足,看刘二妹格外顺眼,“这次就算了,以后我没说,就不要寄信了。”
姜茶走后,他连番活动,有个职位差不多已经十拿九稳,这种时候赵海生不想节外生枝。
“嗯嗯。”刘二妹点点头,“姜茶寄回来的这些东西?要是有人问起?”
赵海生看着眼前的东西,眉毛都要打结了,“不要和别人说寄回来的是这些东西。”
他怕有人说闲话,说他心狠,说姜茶过的不好。
“爹,咱们要说。”赵春英不同意,她想让别人都知道,姜茶已经不是以前的姜茶,她现在在乡下吃苦受累,啃野菜。
赵春英在心里幸灾乐祸,“村里人都这么吃,没什么不好,说了才能证明姜茶下乡是有效果的,有在认真建设农村。”
乡下就吃这些吗?杂粮野菜?赵海生已经记不清,以前他是不是也吃过这些,这几年回农村老家,家里也是专门做好的。
“是啊,这已经是不错的粮食了,村里这时节可不是吃野菜。”刘二妹的话,证明了赵春英说的是对的。
赵海生最后同意了赵春英的想法,可以出去和街坊邻居的说说,姜茶在农村是多么的吃苦耐劳。
李厂长也有包裹,赵海生知道,但是也没多想。
他知道姜茶不缺钱,不过现在光有钱不成, 有些东西有钱没票一样没用。
他认为李思明的东西和他差不多。
“以后出去,可别和别人说咱家收到的是什么,知道吗?”
下班后李思明匆匆回到家,嘱咐家里人。
今天他可是听说,赵海生收到的东西和他不一样。
为了不惹麻烦,还是保密的好。
李家人点点头,他们也听说了。
赵家是野菜,他们家可是肉,得了好处,自己知道就行,不敢出去说,再给姜茶招事。
“你说,他们过的是好还是不好?”李宪章娘好奇道。
“看你儿子就知道了。”李宪章寄信回来,详细说了他过的怎么好。
他过的都好,更别提姜茶和季然了。“姜茶还给院里几个小年轻寄信,不知道说些什么?”
“你管那些干什么,好朋友信件来往是正常事。”
李思明无奈的看着她,要是好朋友,他不就不担心了,这不是姜茶和那几个一直不对付,突然寄信,他担心是有什么事。
“你给那几个家伙信上写的什么?”
季然问姜茶,那天到了邮局他才发现多了几封信。
姜茶想起信的内容,偷偷笑了下,“坑了赵春英一把。”
“怎么坑的?”
李宪章不明白这里面的关系。
姜茶高兴的道:“她不是说和我关系好吗?我就给留在京市的"好朋友”写信,让他们多照顾照顾赵春英。”
季然挑眉看了她一眼,那样赵春英可要被他们好好关照了。
李宪章无语,你哪里是照顾啊。
“他们真要去照顾赵春英,到时候受罪的,就不止是赵春英了。”
姜茶点点头,同意季然的说法。
李宪章看了一眼一脸淡定的季然,就羡慕季然这脑子,怎么长的,“别卖关子了,说说。”
他还没听明白呢。
季然给李宪章好好捋了捋这件事。
在京市那几个家伙,天天拿他和姜茶成分说事,他俩能忍,是因为他们成分确实不好。
几个人没脑子,他们会把信当成姜茶下的战书,抓不到姜茶,还怕找不到赵春英。
赵春英跟姜茶和季然可不一样,成分特别好,不会忍着干受欺负,就是赵海生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不管。姜茶那时候忍了,赵春英被欺负再忍,赵海生在厂子里就别混了。
他会往大了闹,厂里知道也不会不管,要知道厂里等着收拾这几粒老鼠屎很久了。
李宪章听完这话,就摸摸脑门,所以这里面这么多套路吗?
姜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她主要是想收拾他们对不对?
赵海英做了一回借刀杀人的刀。
“他们几个但凡长点脑子,不找赵春英麻烦,谁还能把他们怎么样了不成。”季然嘲讽的扯唇一笑。
不是瞧不起他们,那几个就没长脑子,这种人人都有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