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TickTock > 第61章 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

第61章 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西奥多载着科登,骑着摩托车在隧道内飞驰。

他渴望尽快驶出地面,发动机的蜂鸣声震耳欲聋。

摩托车高速移动中,空气稀薄,道路通畅,却如行驶在迷宫般令人迷茫。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苏美冷战热化了吗?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吗?

苏联有用原子弹这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毁灭美国的自由市场吗?

“很平淡。”,科登的话出乎意料。

“平淡?世界格局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吗?”

“1991年苏联解体了,但人们的生活依旧要平淡地度过下去。”

“解体?”,西奥多从来没想象过苏联解体。

这庞然大物如在星火中诞生的蝴蝶,振翅燎原,燃起世界革命的雄雄烈火。

他总是以为改变不会那么快到来,环境稳定,万物规律,上班工作的人井然有序排队前进。

两年后,这只蝴蝶就会结痂,在不朽的星火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黯淡,褪光消失,散于星火。

不朽的星火,工人阶级渴望的星火。

“是的,到时候,世界会融合。”,科登冷冷地说道。

“成为一体?”

“这是这个时代的必然结果,无法抗拒,也无法再如从前一般被拆分。”

何谓不朽?

为时代的伟大的目标服务,才是不朽-苏联

西奥多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他并不知道未来离他这么近。

“话说,为何你听到关于克拉拉死亡的真相并不感到惊讶?”,科登疑惑道。

“生活又不是侦探,我对朋友,或认识的人去世去都会感到难过,她已经……消失了,无法改变,消失的原因便变得没有那么让人惊讶。”

“你有没有想过,身边的人总会有一天消失,最后,在你消失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就消失了。”

“死亡的哲学?没有,我……时髦地说,我活在当下。”

“像规律平稳的生活一般吗?人都喜爱稳定的。”

“我不知道,就像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我说不出来那种感受,像是周遭事物变化太快就会令我不适应,缓慢地变化又能让人接受,好比温水煮蛙,呱呱呱呱。”,西奥多呱呱道。

“别担心,一切都还好,现在我们要担心的是施奈德。”,科登并不知道施奈德有没有杀死费恩,有没有因此坐牢。

但他记得,拉普拉斯妖说过他无法见到施奈德。

……

“不不不不不。”,三眼的古代中国人摇头说道,“没有哪一刻是平稳的,有‘金钱’就不会平稳。”

时之沙的众多时间旅行者们看向他。

“历史像是在循环,平稳的变动是平稳的还是变动的?”,古代印度人模样的时间旅行者问道。

“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出生与死亡,那每个人是否都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同一个人?”,一位时间旅行者反驳道。

“不一样,不要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也不能将人物化,我们并不是在讨论21世纪初的日本。”,一个全身被日本武士铠甲包裹的时间旅行者回答道。

“阶级、阶层、生产力都不一样,他提到了‘金钱’和‘平稳’,本意是特定的人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你们可否听过‘富不过三代和穷不过三代的传说’?”,赫利俄斯问道。

大家不说话,又看向他。

赫利俄斯:“穷不过三代是因为在全世界的范围,只有富人才有资格繁衍后代,穷人往往是自动绝后,人们都以为连续平淡度过三代后,会有一代突然富起来,但真相是连续穷三代后这个血脉就会绝后,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几百年里,家族都是会有社会权贵地位的祖先存在。这点又会类似于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如此,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往上几百年都是穷人,有钱人会妻妾成群,后代遍地开花。”

“自动绝后?不婚不育,单身主义?”,一位时间旅人惊讶地发现,历史与现在以及未来,一直如此。

“自动降级为淘汰阶层,你会发现一个地域的人群外貌具有当地人的特点。”,赫利俄斯冷静地可怕,或者只是他说出的话语非常可怕。

“看吧,又是‘经济’,这让我想到了辩论赛的经典题目《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结局总是模棱两可的,正方与反方都没有答案,最后,只有评委中庸地说钱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它只是工具。”,一直醉醺醺的欧洲古代时间旅人说道。

“平稳”与“金钱”?

经济危机,金融风暴,规律起来,有迹可循既是“平稳”的吗?

场内聚集沙尘,幻化人形,一场辩论赛的模仿开始了。

模仿,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形式吗?

……

正方的沙幻化成耶稣的形象,即使原本的耶稣长什么样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模糊,不可分辨,他说:《圣经》中“失乐园”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并非生来就是喜好做恶的。

是因为那个食用后会获得智慧的果实吗?

他又变成中国古代的圣贤孟子: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他还要变成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人因为无知而作恶,而德行和正义则是智慧的表现。

这沙还要变成中国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那人类究竟是因为智慧还是无知而变恶或作恶呢?

好像聪明的人更能在社会上获利,更能衡量利弊,即使作恶多端也能保全自身,那这人是已知还是无知?

正方的沙又变成正义与法律的女神像,宙斯的姑妈和第二位妻子-忒弥斯: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但人们对钱的欲望,使得社会过度商业化,股票原来是作为实体经济的辅助,房子的作用也只有让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婚姻和男欢女爱之事本就纯净,慈善捐钱也本是公共福利事业,是钱!让这些过度商品化,让一切接近“经济”的事物脱离本质而被毁灭。

中国财神爷:第二,钱可以使得非商品成为商品,人也可以被异化,物化,商品化,人类创造的工具,人类膜拜的人造物,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筹码。

他不是新神“经济”的形象,但仍旧让时间旅人们忌惮,这个从诞生以来,到“经济”消失之前,都是人类最崇拜的旧神,“拜金教”显然胜过耶稣的弟弟-洪秀全的“拜上帝教”。

你在瞎想什么?

……

轮到反方的沙了。

反方的沙也幻化成正义与法律的女神忒弥斯:合法合规地赚取的劳动报酬,难道能说这劳动报酬是恶的吗?

沙又幻化成爱情、性欲与美丽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她天生丽质,身体美如晨间白霞,颊肤如拂面桃花,卷发似金丝散发柔光,眼蕴湛蓝碧波:“源于情感纠纷而生的恶。”

她因拒绝宙斯的追求,而被许配给既丑陋又瘸腿的火神铁匠赫菲斯托斯作妻子,对此不满的阿佛洛狄忒为了报复,使宙斯变得风流成性,让被他冷落的妻子赫拉去惩罚他的情人和后代。

她爱慕战神阿瑞斯,对丈夫赫菲斯托斯不忠,婚外情生下许多子嗣,赫菲斯托斯发现妻子和阿瑞斯通奸,便制作金网将二人抓奸在床,召来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前来公示,阿波罗心生情欲却羞于表达,便问赫尔墨斯有何感想,赫尔墨斯大胆地表达了对爱神的情感,海神波塞冬出面调解,才说服赫菲斯托斯放了这一对偷情男女。

因赫尔墨斯大胆地向她表达了爱意,以及波塞冬帮忙调解,她便分别与二神孕育了赫马佛洛狄忒斯与厄律克斯。

“爱与情欲为何归于罪恶?”

沙又幻化成北欧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奥丁:“源于权力争夺而生的恶。”

北欧神话,始于莱茵河底的黄金,那是一块魔金,如果有人能将它铸成戒指,戴上后就会拥有统治世界的力量,且只有断绝爱情的人才能完成这一壮举。

为什么是黄金?不是洋葱圈,不是土豆泥?

为何要做到统治世界,就必须断绝爱情?

象征着权力的指环,流落到哪,哪就会发生悲剧,谁得到指环,就必然会死亡。

现实也是如此。

政治斗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保护自身何罪之有?怎么能说这是恶呢?

均衡相对的教派?

绝对的对立局势下,内部自然不会太平。

必然要容忍对立面的存在才能长时间持续发展,敌人是老师。

不过都只是时间上的延续。

反方的沙还变成了孟德斯鸠:世界有十种可怕的罪恶;第一恶,没有人性的政治;第二恶,没有思想的崇拜;第三恶,没有人文的科学;第四恶,没有道德的商业;第五恶,没有良知的知识;第六恶,没有真实的历史;第七恶,没有独立的精神;第八恶,没有自由的幸福;第九恶,没有劳动的富裕;第十恶,没有制约的权力。

所以反方的沙将其总结:

第一,正当所得的金钱财富不能算恶,罪恶的并非是金钱,而是人的向恶的欲望,金钱只是人为创造的概念,对于宝石和麦穗,公鸡自然会选择麦穗,人类会选择对自身具有价值利益的宝石,麦穗对于公鸡而言并非罪恶,一般等价物对于人类而言也不具备罪恶的属性。

第二,恶有多种,金钱并不能作为罪恶的源头,没有客观的恶,只有人类定义的恶,如要追溯源头,既是人类定义和创造恶,“人类”既是由“人类定义之恶的范围或框架内”的万恶之源。

那将人类灭绝再造一批更纯净的人类不就好了?

……

“暂停。”,生命在时之沙内表述意见。

正反的沙融为一体,暂停了辩论,缩为极点,消散不见。

“我们知道金钱的本质,但未明细‘恶’的概念,以及这次的辩论基础是在人类社会的框架之中,我们讨论的是‘人的恶’,而非动物的恶,如动物无法生存延续族群既是恶;矮人的恶,如不能快乐的生活,享受每一刻既是恶;精灵的恶,如违背自然,使得族群社会混乱既是恶。不同框架,既是不同的思维。”,生命顿了顿,大厅内的时间旅人们一言不发,等待生命继续说下去。

“人类的邪恶的对立面,既是正义、法律、无义务的善良和道德,终是建立与维护人类社会的相对‘秩序’,并非绝对,如白日梦中权力平等分予世界上每一个拥有世界的人,这颗蓝色的星球本就属于全人类,那权力就不再成为罪,而是说‘权力自由了、特权死了’;如白日梦般的人绝对独立,无需承诺二人互相拥有,如财产般商业化的‘爱情合约’,那便再无出轨与婚外情,人在爱情的交互之中又只剩下‘爱’,甚至‘性’与‘爱’分离,我们又会说‘爱自由,性解放’,就无法构成罪恶。”

性爱分离?

难道‘性’不是‘爱’的最神圣的表达形式吗?

有些时间旅人想起了《悲伤的贝拉多娜》。

这并非是女性主义的作品,视角是通过女性,主题却是“人”。

“所以说人类的‘秩序’是相对的,其对立面是‘自由’,不管哪一方走向绝对,都会造成灾难,就像乌托邦在人间出现,结果必然是巨大的灾难,人类并未准备好,哪怕是这天枰过于倾向任意一方。”

什么是准备好?

免费送西瓜,每人一个西瓜的库存,有的人拿麻袋装许多个,有的人一个也没领到,晚上还将明日后天的库存用货车全部拉走,施行盗窃。

“反正都是免费的,先到先得,有便宜干嘛不占?”

篮球场上放一个泡沫箱,里面有各种冰冻饮料和水,标好价格,收款码放其中,卖水的人下午前去收箱子,该收到的金额一分没少。

如果说,人越缺什么就对什么更在意,那富裕之前如何变成富人?

恶人成为善良的人之前,如何使得这人行善?

哦!

那人成为优秀的作家之前,如何让这人写出优秀的作品?

谁都知道回答:正在进行时。

……

绝对?

秩序?“已知命运”下生存,完美地平和诞生,再完美地善终,一个完美,童话般的人生,知晓未来还未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所有事物,甚至得知星盘,则知何时何地如何死亡。

这太无趣了!

这是折磨!

这人连明天吃多少,吃的什么,拉多少,排泄出什么形状都知晓的分毫不差!

所有的一切都是设定好的!

“这人恐惧地看向你。”

他问:“还是,你更喜欢……”

“自由?一切极端地混乱无序,满怀信念英勇抗争。”

“与其在天堂为奴,不如在地狱称王!”,上帝创造的最完美的天使-路西法站在地狱之火上发出鼓舞人心的誓言,他有坚定的信念与立场,英勇、不屈、强大的领导力、执行力、信念,这时他是具有反抗色彩的英雄,是不折不扣的王。

他的力量与上帝不差上下,他爱他的父亲。

上帝将耶稣放在宝座上,并告诉天使们要把耶稣当作上帝对待。

他认为同样作为上帝之子应当平等。

而现在上帝将继承之位传予其子,耶稣被崇拜,自己被遗忘,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他否定上帝的权威,不遗余力地要推翻上帝。

他精明,他迷茫,他多变,他矛盾复杂,自信又具有反叛精神,他傲慢且缺乏理性,他嫉妒,他恐惧,他羞愧与懊悔,他用报复掩饰内心,无法得以救赎后,决心继续行恶,最终彻底堕落。

这是以宗教作为研究课题的中立方的观点。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 el)在1868年创作了一副名为《堕落天使(fallen angel)》的学院派名画。

路西法以微微后躺的姿势坐在一块岩石旁,眼中流下一滴眼泪。

关键是他的眼睛。

我们很容易就被他的眼睛吸引,那种复杂的情绪,甚至无法将其一一列举阐述。

但他貌似在看着画外世界,向世人提出关于他故事的问题。

自由之后能否平等?

还是说,平等既是自由?

……

够了。,生命要做出最后的……疑问?

“人类通过集体共同认识的想象,创造了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掌控的‘经济’,源于想象的‘经济’作为工具,通过这种‘工具’诞生‘恶’,这行为既是罪恶,并非来源于‘经济’,而是来源于人类。但人类不可能回到原始的源,既是‘万恶之源’中的‘源’,不可能愿意回到诞生‘经济’之前,回到生产资料免费之时,这会引发巨大灾难,而且人类没有‘秩序’做到回溯到过去,这种行为上的‘自由’。”

“……嗯。”,生命继续说道:“也许可行,如你们所诉,用‘时间’代替‘经济’,杀死这位新神,尽管‘经济’毫无过错可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