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时间匆匆而过,顾芸夏的行李有一部分已经提前邮寄到八五三农场,主要是棉被衣服鞋子搪瓷盆等一些比较占体积的东西。
何丽萍给女儿新做了床足足八斤的棉被,一双棉手套,两身粗布厚工装和两双厚胶鞋,线袜、毛袜、毡袜各有好几双,加上原本的一条六斤左有的棉被,两床褥子,两床换洗的被罩,床单,枕头枕巾,毛毯加上衣服,包袱的规模着实很惊人。
顾思源给小妹准备了一顶羊皮帽,一双皮手套还有一双军用大头鞋,里面有厚实的毛还特地买大了一个号,因为冬天得穿厚袜子,顾芸夏很感动,二哥手里的钱不多,这是他尽力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顾为民则给女儿尽可能多的买了一些常用药,还想办法硬凑了二十根白蒜腊肠出来。
刘娟得知顾芸夏要下乡狠狠哭了一场,给顾芸夏去友谊商店买了一斤三块二一斤的巧克力,一瓶两块钱一瓶的蜂乳和一盒上海梅林罐头,都是顾芸夏平时爱吃的。
“夏夏你不能忘了我,一定给我写信。”顾芸夏也舍不得这个好姐妹,“我到了燕窝岛就给你写信!”
此外顾芸夏自己也买了不少,数量不多,种类取胜,有蛋糕(槽糕)、桃酥、酥皮、牛舌饼、江米条、小排叉、绿豆糕和萨其马,再就是面包和饼干,统统收在聆泉阁的储物格里,保鲜保温,随吃随拿。
顾芸夏把手头的副食票花的干干净净,大舅说过,燕窝岛物资紧缺,多备些有备无患。这些地道的京北点心,味道极为正宗,买了不亏。
其他的像大白兔奶糖,红糖白糖等,聆泉阁均可以拿粮食兑换,不用额外准备,除去一些老手艺人做的东西,没法兑换,聆泉阁基本涵盖了主人所有生活所需,简直太贴心。
此外,顾芸夏用聆泉阁土地产的粮食额外做了十斤麦芽糖,十斤桂花糕,十斤枣糕,还蒸了几锅肉包子,肉干也做了不少。
何丽萍给女儿准备了两个行李箱,一个皮的一个柳条包的,还有两套钥匙锁,放上全家人给买的东西,蛤蜊油,洗头膏,香皂,牙粉牙刷,毛巾,月事袋,镜子梳子,针头线脑,备用纽扣,劳保手套,手电筒……来来回回检查了多遍,才准备妥当。
走前何丽萍抽时间给女儿炒了两大瓶肉沫雪里红,应该算是咸菜中的顶级美味了。顾芸夏又在何丽萍的陪同下,凭着"上山下乡购物证明",到指定的一家商店以比较优惠的价格购买了一条线毯、一只帆布背包和一只铁皮镂花的暖水瓶。
临走前,表哥何超寄来了一大包高杂拌儿(什锦果脯)和一罐炸肉松,大哥顾思辰寄了两根火腿和一件九成新的军大衣,还有几张糖票。
顾芸夏心知,大哥恐怕是把自己穿的军大衣寄了回来,“妈你把大衣给大哥寄回去吧,我有穿的。冻坏大哥怎么办?”
何丽萍也心疼儿子,“那是你大哥的心意,你收着吧,妈给你改小些,等过阵子有了棉花票,我给你哥再做件新棉衣。”顾芸夏想着,走前再去一趟收购站,看看有没有棉花票。
结果连着去了两次收购站,顾芸夏也没有找到棉花票,只能冒险去了趟黑市,用工业券换了几张棉花票回家。回家后顾芸夏被顾为民一顿数落,何丽萍悄悄掉泪,知道女儿这是心疼大哥。
很快到了顾芸夏离开家的这天,下午四点半的火车,何丽萍特意给女儿包了羊肉水饺,顾芸夏含泪吃了一碗,顾为民把一小包大顺斋的糖火烧,一饭盒饺子和一饭盒懒龙,十个水煮蛋,给女儿放到军挎包里。
顾思源给小妹灌了壶红糖水。大舅提前过来了,郑重将一把极为锋利的匕首交给外甥女,是一把大约三寸长的精巧匕首,方便携带,女生用来防身再合适不过,顾芸夏很喜欢,“夏夏,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你的平安是第一位的,护住自己,我们等你回来”。何向阳不放心的嘱咐。
顾芸夏看着面前的亲人牵挂的目光,心中愈发不舍,“大舅,爸妈,二哥,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自己。你们也要保重身体。”
火车站里人头攒动,顾芸夏被家人护着,很快到了站点,顾芸夏挨个抱了抱自己的亲人,由顾为民亲自送上火车,何家给顾芸夏买的是软卧,一个车厢只有四张软卧,人少又清净,空间也大,车厢门一关自成一个小世界,隔绝了各种噪音不说,气味也小了不少。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绿皮火车,车厢中总是充斥着难以言表的味道,汗味、烟味,甚至脚丫子味等,那味道真的太酸爽太难忘了。
顾芸夏很满意,她跟在老爸身后,慢慢往前移动,“夏夏,你来了,我这边有位置,你坐我身边吧?”顾芸夏听到动静,扭头看到了老熟人,顾芸秋。
真是阴魂不散厚脸皮,现在还好意思和自己打招呼,谁给她的脸呢?顾芸夏眼中都是嘲弄。
顾芸秋此刻的心情难以形容,简直五味杂陈。
她知道她不应该搭腔,可是她没有办法了,知青补贴丢了之后,爸妈除了给她补了火车票,就给了她二十块钱和半斤红糖,加上自己平时攒的32块钱,顾芸秋如今手里只有52块钱,票也不多,所以她没敢添置很多东西,只买了一盒牙粉,一瓶洗头膏和一块肥皂,香皂都省了,再就是半斤水果硬糖,棉被还是自己一直用的那床,里面的棉花已经两三年没动过。
更可气的事张凤英还把她的软和褥子扣下,塞了张补丁摞补丁的旧褥子给她。
漂亮衣服都不让带,说下乡劳作带了也不能穿。张凤英把自己的几件旧衣服拿给女儿,顾芸秋看着那些打补丁磨的发白的衣服只想哭。除去一件旧毛衣,她浑身上下唯一保暖的东西就是当时知青办发给她的棉衣棉裤和军大衣。顾为国好歹给女儿买了双新棉鞋,但再多就没了。
和其他京北知青大包小包比起来,她的行李少的可怜,一个装着被褥衣服鞋子的大编织袋,一个装着饭盒,搪瓷缸和搪瓷盆的网兜,再加上一个布挎包,就是她全部的家当。
走前,张凤英蒸了十多个粗粮窝头和一个芥菜疙瘩给她当口粮,顾芸秋哭求了半天,才多要来了三个水煮蛋和几张粮票。
“小秋,以后出门在外,收敛收敛自己的脾气,顾好自个儿。家里帮不了你什么,你好自为之。”张凤英的话令顾芸秋清楚的知道,离开了京北,以后她只能靠自己了。
到了火车站,看着人山人海的送别场景,顾芸秋后悔了,爸妈弟妹没有一个人送她,家人都对她失望了,她怕了,她想着她和顾芸夏去一个地方插队,就算之前得罪了她,火车上这么多人,她总不至于撕破脸。
她决定好好哄哄顾芸夏,毕竟顾芸夏在家那么受宠,下乡之后有她补贴自己,日子能好过不少。为了自己的生活,顾芸秋最终还是张口了。
“你,你是顾芸秋?你害我家人还不够,又不经过我同意偷着给我报名下乡,这些我可记得清清楚楚,如今你又想打什么鬼主意?难得你非要害死我你才满足吗?”顾芸夏双目含泪,摇摇欲坠,手指指着顾芸秋的“大猪头”,是的没错,顾芸秋过敏了,不仅是脸,脖子和嘴唇都红肿了,嘴唇不知道为何还破了皮,看着着实令人倒胃口。
顾芸夏身子颤抖,美人含泪,可怜兮兮的模样,马上勾起了车厢内众人的同情心,很快就有人帮腔说话,“这位同志,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这么恶毒?不经过别人同意就给人报名下乡,这不是害人吗?”
“是啊,怎么能这样?”……
听着大家指责自己,顾芸秋赶紧垂眸擦泪,顾芸夏撇撇嘴,本来嘛,她不过敏的时候做这个动作很好看,现在简直是辣眼睛,“我只是想着,我和堂妹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想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支援农村建设,才头脑一热一起给她报了名,这样方便我能随时照顾她,因为我担心她从小娇生惯养的,不会干活,受不了苦。没想到,她如此曲解我的好意。”
这不是含沙射影的说自己手不能抗肩不能提吗?见众人打量自己,顾芸夏双手抱胸,“那我可真要谢谢你,你妈看到你成天无所事事在家,什么都不干还白吃白住的让你下乡锻炼锻炼,我可是每天认真工作的上进青年,你见我工作马上转正了,偷偷给我报名下乡,原来是为了照顾我,你对我可真好啊!”
众人一听,这人人品不行啊,现在工作多难找,人家小姑娘工作的好好的,你给人偷摸报名,还说,是为了照顾人家,脸真大。
顾为民转身见找不到女儿,又折返回来。恰好听到顾芸秋的一番说辞,瞬间怒目而视,“顾芸秋,你做的那些事,是我看在你曾经喊我一声叔叔的份上,没有报公安,如果你再敢伤害我的女儿,到时候咱们就新账旧账一起算。另外,攀关系的话不要再说了,我们两家已经登报断绝关系了,好好下乡去提高自己的觉悟,做你该干的事。”
哇哦,好大一个瓜,对方的家人都说了这样的话,不知道这个女同志做了多么人神共愤的事,瞬间,顾芸秋周围成了真空地带。
顾芸秋无比委屈,刚刚她没有注意,顾为民也在车厢里。“顾叔叔,对不起,我错了。”
“爸,和她这样的人犯不上生气,我们赶紧走吧!”顾芸夏哄着顾为民,两个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顾芸夏心情好的很,因为她第二个任务马上完成了,顾芸秋给自己报名下乡。何家不会没有动作,顾芸秋恐怕现在还不知道,等着她的是多么偏远的黑省农村,那可是大舅千挑万选出来的最穷管理最混乱的生产大队,“顾芸秋,你慢慢享受吧,希望你在没钱没物资的情况下能坚持的住。”否则一个不小心,就得嫁人喽。
很快,顾为民带女儿找到了所在的车厢,此时车厢里已经有两个人,一男一女,都是知青,显然彼此熟悉,女知青睡上铺,男知青睡下铺,顾芸夏也是下铺,她的行李不多,往床下一塞即可,至于挎包里的食物除去糖火烧,其他早都被收她进储物格,到时候找机会拿出来吃就好了。
顾为民摸摸女儿的头,低声嘱咐了几句,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顾芸夏靠在窗前,把车窗打开,伸出头去,向家人挥手告别。
“小妹,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缺什么就说!”顾思源看火车发动了,双手靠拢,边跑边喊,后面是爸妈和大舅,“夏夏,到了给家里拍个电报……”
“爸妈,大舅,二哥,我爱你们!多保重!”顾芸夏用尽力气,喊出这句话,这个年代,人们表达感情很是含蓄,所以顾芸夏此举令不少人震惊当场,家人虽然害羞却很是激动,何丽萍一个劲的抹泪,顾思源眼圈都红了,追了很远才停下,直到火车走远看不到了,一家人才慢慢往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