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芸夏的世界 > 第26章 牛掰的交际能力

第26章 牛掰的交际能力

吃过饭,高大军先问问大伙儿吃没吃饱,得到肯定答复后才说道,“同志们,欢迎来到燕窝岛,成为一名光荣的兵团知青……”

大家热烈鼓掌,接着书记李正开始讲话,从燕窝岛的过去聊到现在和远景规划,从分场规模,生产部署到上交粮食多少,人员结构等等。一边说着,一边把桌子上的花生瓜子放到每个人面前;大伙儿更感兴趣的是桌子上摆上的几个红红的大萝卜,每个足有七八斤重。

场长高大军看出我们的好奇,“这是这里的特产燕窝岛大苹果,你们尝尝。”顾芸夏几人一吃,果然甜丝丝的,有点儿沙窝萝卜的味道。

燕窝岛地肥水美,长出来的萝卜又大又甜,确实与众不同。顾芸夏想着买些给家里寄回去尝尝鲜,就听到政治部主任江长征说起接下来的安排。

先在分场进行三个月的集训,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在学习期间请有关人员介绍燕窝岛的光荣开发史,转业官兵在岛上艰苦奋斗的优秀事迹。这是很有必要的,刚来北大荒,一切是那么陌生,需要有个过渡阶段,连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要从头学起。

集训结束后,组织会根据战士们的表现,调入不同的工作岗位。江主任着重说了一下知青们关心的待遇问题,“每人每月工资32元,粮票五十斤不分男女,饭费一个月十块钱,不限量吃饱为止,请假一天扣掉一块钱。只要大家好好干,每个月都能存下二十块钱。”

知青们听完个个摩拳擦掌,热血沸腾,到兵团做知青有食堂,有工资,还有医疗补助,比下乡插队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这年月工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块钱,燕窝岛的待遇不算低了。

顾芸夏没什么反应,工作强度往往与工资待遇成正比,她把注意力放到了许英身上。她刚刚看到,许英对着今天那个带路的战士绽放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两个人视线相撞的瞬间,好像有火花闪现。

哦呦!看来,有好事发生哦。

高大军看到知青们兴奋的样子,适时泼了一盆冷水,总而言之,工作要认真,达不到要求会被扣工资,新知青一年内不许谈对象,一旦违反纪律会受到严格的惩罚云云。

在此期间,知青们单独成一个连队,由转业军人荀斌暂代连长一职。荀斌起身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最后下了个通知。

“下午知青连集体休息半天,晚上六点半,分场将为新来的知青战士们召开欢迎会。有才艺的知青同志们欢迎踊跃报名!”荀斌言语简练,铿锵有力。许英两眼放光,盯着荀斌看了好半天。

“好,大家解散!”出了食堂,大家都去找厕所,有壮着胆子问荀连长的,荀连长指向职工宿舍后面,用板子搭建的简易厕所。大家一窝蜂的往厕所跑去。

“国艳,许英,你们今天晚上表演节目吗?”顾芸夏要去找荀斌报名,特意问问这两个人。郑国艳摇摇头,“我没啥才艺,唱歌也一般,我就不去了,你想表演啥?”顾芸夏笑笑,“我想跳舞,许英你呢?”

许英想想,“我会吹口琴,可以帮你伴奏,你跳什么曲子的舞蹈。”顾芸夏一喜,“《我们新疆好地方》。”许英点头,“没问题,我会吹那首曲子,下午我们俩再磨合一下。”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找到荀斌报了名。

荀斌看到许英的时候还愣了愣,他记得很清楚,刚刚在食堂这个女同志冲自己笑的很甜,掏出本子把二人的节目写到纸上,荀斌只说了句,“好好准备!提前半小时到场!”就急急忙忙走人了,留下莫名其妙的顾芸夏和笑的合不拢嘴的许英。

“不是要排练节目吗?别浪费时间了,先去厕所。”郑国艳拉着两个人去厕所,只见厕所里面简陋无比,只有随便搭起来的几块木板看着安全系数很低,尤其是下面的深坑,深得可怕。

怪不得厕所外面围了好几圈的女知青没有一个人进来,顾芸夏和郑国艳都有些犹豫,许英率先做示范,“上吧,很安全。”

又来了,又是这幅熟稔的模样,好像许英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这些事一样。

顾芸夏吸了口气,赶紧脱下裤子解决完,真想再也不来这里了。又冷又吓人,呜呜!

李桂英和王秀丽也吓得不轻,几个人一同返回宿舍。

郑国艳犯愁,“刚刚开会,也没说在哪里打水洗澡啊?”炕头的刘青衣嘟囔道,“我是不出去了,外头冻死个人。”

顾芸夏发言,“我们总得打点水,难不成连水也不喝了?”许英点头,“我们还得抱些柴火,要不晚上炕该凉了。”

李桂英和王秀丽见状也不好意思上炕了,五个人在一块儿商量出去打水,抱柴,如果能问到场部小卖部的位置,就去买些煤油回来。

“刘青衣,我们要一起出去打水,抱柴,买煤油。你去不去?”许英直接站在炕头问话,刘青衣很烦,但是不敢反驳,这是集体行动,如果她不去,她能肯定许英会不许她喝水。

等刘青衣不情不愿的出门,几个姑娘们一起行动起来,连着问了好几个知青,才知道两排宿舍把头的房间是水房,有带井头的压井,柴火去食堂后院去抱。小卖部不远,过了食堂再走五分钟就到了,许英与几人商量。

“这样,我们今天先一起行动,熟悉一下流程。明天开始,我们轮流打水,抱柴烧炕,怎么样?”顾芸夏首先表示,“许英,我没有意见。”“就这么办!”

几个姑娘先去了一趟小卖部,许英出钱买了煤油和一把六七成新的门锁,旧是旧了点但是不要工业券,一只塑料水桶和扫帚簸箕一套,顾芸夏瞧了一眼,场部的备用钥匙都是六把,可见事先都是安排好了的。

小卖部大多都是农具,吃的像点心,糖果,鸡蛋,肉都没有的卖,红糖更是稀缺资源,顾芸夏看到墙角堆了不少燕窝大苹果一口气买了十个,“芸夏,你买这么多萝卜干啥?当饭吃啊?”郑国艳奇怪,“我想着给家里寄回去几个尝尝鲜。”

听顾芸夏这么说,郑国艳和许英也各自买了几个,一分钱一斤的大萝卜可以论个卖,又粗又壮看着格外喜人。

小卖部的婶子见顾芸夏买的多,开口提醒道,“同志,出门右拐直走员工宿舍第三间就是咱们场部邮递员老李的家,你们可以先把萝卜提过去。明天一早他就能给你们拉到县城寄上。”

“谢谢婶子,一看您就觉得格外亲切,我叫顾芸夏,是新来的知青。”顾芸夏小嘴叭叭叭的几句话就和赵琴婶子聊得火热,看的旁边的几人目瞪口呆。

“赵琴姐,这个带回去给孩子们甜甜嘴。”顾芸夏趁着没人注意塞了一小包红糖给赵琴,数量不多大概三两左右,赵琴心里热烘烘的,脸上的笑容更真诚几分。

等顾芸夏离开的时候,她的手上多了一只冻梨和一只带着一丁点小缺口的木瓢,郑国艳被顾芸夏强大的社交能力打败了,还能说啥,就是一个字,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